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啸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若飞絮那篇“关于那篇大学“处女率”的帖子”若干想法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7-7-22 01: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7-7-22 14:3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95楼啸啸2007-07-21 18:18发表的“”:
你都承认宋人挖出过,只是其内容真实行不被认可,和我说的有什么两样??天啊!是您老理解有问题,还是我有问题??
最后回一帖,就把想说的说完:
1.说自己研究<周易>78年!如若是真的,别说在海院这个小地方,就是浙江省您也因该是个众人皆知的大人物.显然是在吹牛.人贵有诚信,本人历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也说了对易没有深入的了解.但像您这样的有78年易学修养的又有深厚法律基础的人物实在不敢恭维,也许下个回帖你就是挂家主席或者国家中统了吧?都随便你了,反正我也不会再来看了,和吹牛的人真的没什么好说.
论坛也多亏有你这样的人,不然没人气~~
2.我父亲不敢说研究,学习风水也有十几年,我从他那里听闻的都已经是他把书面语口头化后的表达.你却鸡蛋挑骨头在网上找来些书面化东西进行反驳,还注明出处,这算治学严谨??同时我也没觉得本意有什么不同~
3.我最初的本意相信看完的人都很明了,后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中心,同时取百家之所长,经过2000多年,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加之男权统治产生了"处女情节".现在的基因学也证明"保留处女情节"对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影响.
4.再次说明,易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渊源关系,有也只是通过儒学产生的些许间接影响.


.......

说法当然有两样.你是在确定不失传的基础上认为不被认可,而我是在不认可的基础上认为是失传,两者的概念迥然不同,逻辑因果相异.怎么会一样呢?看来你果然不适合从事辩论和研究.

至于我是否研究<周易>七八年,是否是大人物,我看没有联系吧.天下研究<周易>的人多的数不胜数,难道每一个都非要是众人皆知的大人物不可?显然你的是谬论.

不过,还是很高兴看到你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愚昧,那么既然这样,你何必又要在开始的时候对别人横加指责,说什么你系统的了解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吗?------似乎你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其实呢?你自己清楚你有没有资格这样说.如果你连<周易>的概念都搞不清,我想你的确不应该再来看这个帖子了,因为你以后必定会为你的幼稚的和猥琐的言论感到惭愧和悔恨.

当然,我并没有侮辱攻击你父亲的意思,只不过,我觉得你这种不负责任的口语化行为,不仅会误导广大尚需更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学,更会对你父亲十几年来的学习造成恶劣的影响,抹杀你父亲这十几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只是,估计你也不会再把你那些不负责的言论编辑掉了,真是为你父亲可惜.

另外,关于这个帖子的本意,我的理解就是某些人为了卖弄自己少的可怜的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拿着鸡毛当令箭般的大肆宣扬自己的一套不知道源于何支的歪理邪说,妄图通过用并不通顺的语句和肮脏的词汇对观点异己者进行打压,以便在散布那些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观点的过程中,凸显自己的浅薄学识,树立自己的缺德形象,同时以时不时的瞎扯和对别人的鄙视来维护自己的毫无根据的权威,展示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所谓的辩手风采.
唉,我真是为你不值.

PS:"你说易学与处不处无关???儒家尊《易经》为群经之首,正是以为二者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哲学范畴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思想又是处不处的最初起因~您说两着有关系没有?"(79楼)->4.再次说明,易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渊源关系,有也只是通过儒学产生的些许间接影响.
出尔反尔,你辩论的功夫和做人的功夫着实令人心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7-7-22 14:4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97楼敲棋斗草2007-07-21 18:39发表的“”:
正确答案……我很费解。是哪位领导说的?原话引用给我看一下。如果没有,我就只能认为是阁下自己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意识。什么是正确答案?一个自称要传承中国文化的人能说出这个词组真是让我啼笑皆非。文化和历史一样,从历史学的角度上而言,没有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只有比较可靠的答案,连这点都不懂,亏你好意思谈易学
我想,如果没有周易对易学主旨的屏弃,恐怕也就没有阁下这句自嘲的话了,或许,在学术研究上天真和幼稚的确是一件好事吧,倒不知阁下这样的人才如何传承中国文化
翻书,手不累啊
.......
说实在我对你的话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你还没有看懂,甚至于看过这个帖子的争论部分.
建议你好好看看整个帖子.否则发表这些令人发笑的言论我感觉你的面子上挂不住,你看你还是个版主,何必为了这点小小的争论就抛弃你客观评判的美好形象呢?

不过,我怎么感觉以前版主你不是这样的嘛.你不是一向来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的吗?你不是一向只会阻止争论,不会激化争论的吗?现在你是怎么拉?难道现在是有人盗了你的号在用?
看来要强烈建议总版主关注此事,把保护版主的账号放在头等大事来落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7-7-22 15:0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85楼领导2007-07-19 23:04发表的“”:
LS资料查得真辛苦

有本事你象啸啸那样辩论去啊

干吗窝在背后啊
.......

今天还有点时间,顺便把这个帖也回了.

真的很抱歉没有被领导你说中,其实我也参加过学校的辩论赛.
记得当时是东科选拔赛,我和其他三位同学在二幢共同完成的.
很凑巧,当时的对手之中,就有楼主.具体的情况我记不清了,不过结果可能是我们一方取得了更大的优势.我也被选拔进入东科辩论赛决赛.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很多的原因,最终我决定弃权.或许是人员的重组,使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搭档了.
我想,辩论可以是一个人的.但是辩论赛,是四个人的.

我想这句话也可以送给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7-7-22 22:1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惹飞絮2007-07-08 20:42发表的“”:
看来LZ对这个问题研究相当丰富,"中国人就要活出中国人的样子来",我实在不敢恭维,难道中国人的样子是以"处女情结"为特色的?民族自豪和民族自尊是靠"三纲五常"撑着的吗?如果这些就是你所说的思想进步,那么你的那些科学依据只是为你"爱处女膜剩过爱一个人"提供借口罢了.我想很多被强奸的女性本身没什么,就是被你这样的人逼死或逼疯的.相对而言,西方人就宽容的多,他们不会用这样的精神枷锁给一个受过害的人雪上加霜,而且他们许多人别人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何况是自己的.改革开放的一个目的就是向西方学习好的东西,其中人性化我觉得就是该学的一个方面.LZ你所说的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接受不能让我觉得你有多man,相反,体现了你一个大男人的传宗接代式的狭隘观念,不怪你,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了.再者,我所发的贴中似乎并没有说乱性有多好,我并不反对柏拉图式的爱情.只是强调性观念的禁锢对女性的伤害.就如你所说的青楼为例,古代青楼女子中多数是因为被逼为娼,成为男人的性玩偶.试问LZ,你为什么不站在女性角度考虑,从古到今,三妻四妾的是男人,鬼混嫖娼的也是男人.其实真正不遵守性道德的是男人.谁知道你身体里就没留下前任女友的基因.凭什么就能产生TMD的"处女情结"该反省的是你,还有所以类似不知悔改的男人!!!  PS:本人还是处女,只是不满与一个事实,请搞清楚状况再说话!!!!!
赞同,有适度的处女情节并不是不好,但单凭是否是处女而却取舍该不是爱那个女人固然是错的,也就是说原本你喜欢那个女人,但知道她不是处女后并对其进行鄙视,并且转而不喜欢,这便是愚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绾绾的梦想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6#
发表于 2007-7-22 22: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7-7-22 23:5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完了! [s:43] 太夸张啦````个人的思想喜好嘛,只要不伤及他人怎么想都行,但别强加到别人身上,没有谁一定要接受谁的观点的~~~~~~~~楼上的都牛 [s:70]  [s:70]  [s:33]  [s: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7-7-23 07:31 | 只看该作者

Re:all

鏃犲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7-7-23 07:48 | 只看该作者

Re:鍏充簬鑻ラ绲偅绡団

鏃犲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7-7-23 07:49 | 只看该作者

Re:鍏充簬鑻ラ绲偅绡団

鏃犲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