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具体研制情况。1957年第四季度,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两侧进气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正式完成打样设计,并进入工作图设计。此时航空工业局下达了新的关于设计一架前三点螺旋桨初级教练机的任务。
我国当时正在生产的初级教练机初教-5是按苏联雅克-18后三点式教练机仿制的,适应不了前三点飞机的训练要求。另外初教-5的钢骨架加外罩蒙布结构也已落后。由于雅克-18的电功率不够,无法采用国产的超短波电台时,这更促使国家决定由生产初教-5的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新型教练机。主要负责的设计师包括林家骅、徐舜寿、黄志千等。
其中林家骅同志原为320厂设计科副科长,对初教-5非常熟悉,其他设计人员同样具有相当的能力和经验,对自行研制初级教练机决心和信心很大。用后来参与者的话说:“何况当时连印度这样的国家都已有自己的初级教练机,所以,全室同志的决心是很大的。”这里可见科研界对印度的蔑视。
在此之前,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南昌厂已初具规模,完成了由修理阶段进入仿制阶段的转变,基本掌握了活塞式飞机的制造技术。因此初教-6的研制速度是惊人的。5月飞机设计室正式成立。第一架初装铆接只花了两个星期,总装装配仅用7个昼夜,试飞准备工作一天就全部完成。8月27日中国第一架自己设计、制造的螺旋桨教练机——初教-6首飞成功。从开始详细设计到首飞总共只用了7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