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D___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企业老板应该掌握的财务知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30 | 只看该作者
  接着上面的内容,盈亏平衡点也叫保本点,公式是:
  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单价×保本量
  其中,固定成本,是不管你是否生产,都要付出的费用,它不受业务量的影响。比如设备的折旧,每个月需要计提1 000元,就算这个月不生产,也要计提这么多,这就是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跟固定成本正相反,是随着产量变化的。比如材料费、人工费,产量越多,费用越多,但是单位变动成本变化不大。
  通俗点说,比如我们租房子,每月900元,不管你住不住,每天都是30元,但是水电费你用一次,就耗费一次,这个费用是跟你使用的数量成正比的。
  例如: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100元,一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是60元,全部固定成本是20 000元,保本点是多少呢?
  保本量:20 000÷(100-60)=500(件)
  保本额: 100×500=50 000(元)
  这样看,保本量是500件,保本额是50 000元。
  其实计算出保本量就可以了,超过500件,企业就开始盈利了,销得越多,盈利越多。低于500件,就是亏损。
  还有一个保本价格的问题,它是随着销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企业定价有参考作用,尤其是跟商家签合同的时候。
  保本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预计销量)
  例如: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是60元,固定成本总额是20 000元,那么出售500件的时候,保本价的多少,800件的时候,1 000件的时候呢?
  销售500件时的保本价格:60+(20 000÷500)=100(元)
  这个结果跟上题计算出来的保本价格是一样的吧。
  销售800件时的保本价格:60+(20 000÷800)=85(元)
  你看,当销量达到800件的时候,单价85元就是保本价了,如果卖100元,那么每件就赚取15元的利润,你现在知道客商买得越多越便宜的道理的了吧。
  销售1 000件的留给你算吧,单价会更便宜。
  这是说的保本价,还有一个保利价,什么意思呢?就是企业要设定目标利润,看什么单价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保本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预计销量]
  例如:还以上面的题为例,老板说,这次签合同,要赚5万元,如果销售500件,应该定价多少?如果销售700件,定价是多少呢?会计开始计算了。
  保本价格:60+[(20 000+50 000)÷500]=200(元)
  你看,前边我们计算出来的保本价是100元,如果赚取5万元的利润,定价就要200元。这是销售500件的情况,那么销售700件的时候,定价多少能保证赚取5万元的利润呢?
  保本价格: 60+[(20 000+50 000)÷700]=160(元)
  价格降低不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30 | 只看该作者
  在本量利分析中,还有一个实用的——边际贡献,也叫贡献边际或叫贡献毛益,也是搞预测的。
  计算公式: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例如: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100元,一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是60元,全部固定成本是20 000元,如果销售3 000件,会有多少利润呢?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60=40(元)
  边际贡献总额=40×3 000=120 000(元)
  利润=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20 000-20 000=100 000(元)
  你看,这管理会计有用吧。
  此外,管理会计决策的职能也不可小视。
  在工作中,我们常有这种情况:车间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更新设备,老板凭感觉就派采购员到生产厂家去订货,讨价还价之后交钱把设备运回企业。这时如果找个管理会计,用内含报酬率法算一下,就能判断出是买设备划算还是租设备划算了,这样就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投资之前,除了要做市场调查外,还要做前景预测,至少要做一下产品成本分析,计算一下利润和资金的回报率,然后再决定是否投资,这样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胜算率,可惜的是企业没有几家能做到这一点。
  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经验的重点在决策,正确的决策能保证企业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收益。企业经营和居家过日子一样,也要精打细算。
  管理会计的决策范围还不止这些,比如生产哪些品种利润最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产品如何定价?设备何时更新?面对这些困惑,管理会计自有一套决策方法,比如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法、净现值法等等,就能轻松做出判断,给你一个正确的da-an。因此把管理会计叫做“决策会计”也不为过。
  关于管理会计就说这么多了,想必你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以后再招聘会计的时候,这个也可以作为一个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1-28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有用  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3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森林里面木头多 回复日期:2010-01-08 07:24:44 
  
    “在工作中,我们常有这种情况:车间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更新设备,老板凭感觉就派采购员到生产厂家去订货,讨价还价之后交钱把设备运回企业。这时如果找个管理会计,用内含报酬率法算一下,就能判断出是买设备划算还是租设备划算了,这样就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这块没看懂,初感觉应该和上面讲的无关吧,这个好像应该反映在现金流这块,最终在损益表、年终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内含报酬率法------------楼主说的比较含糊了 希望用租赁机器和购买机器的比较案例具体展开一下。
  
  
  很高兴看到有人提问题。
  
  我在前边介绍了财务会计,后边简单地介绍了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在我国基本还停留在学术研究上,掌握这种方法并能实际应用到工作中的不多。是在上个月吧,我国才进行了首批设奖,也只有7家大企业获得了“中国管理会计实践奖”,说明管理会计并没普及。
  
  你问得很专业,买设备划算还是租设备划算,用年金现值计算比较好;看这项投资是否可行,用内含报酬率分析最好。类似的决策方法有五种,最好是配合着使用。
  
  
  我把书上的两个例子拿出来,做个比较。
  
  企业拟购置一台自动化设备,需款120000元。该设备可用6年,使用期满有残值6000元。使用该项自动化设备可使企业每年增加净利13000元,同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若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4%。
  
  要求:采用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评价购置方案是否可行。
  
  (1)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原投资额/平均每年现金净流量=120 000/33 000=3.64(年)
  
  结论:该企业投资方案的预期回收期3.64年大于允许的最大回收期3(6/2)年,所以该方案不可行。
  
  (2)净现值法
  
  未来报酬的总现值=现金净流量折现现值+残值折现现值
   =[13 000+(120 000-6 000)/6 000]×3.889+6 000×0.458=127 184(元)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原投资额的现值
   =127 184-120 000=7 184(元)
  
  结论: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正数,说明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则方案可行。
  
  (3)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原投资额的现值
  =127 184/120 000=1.0599
  
  结论:该投资方案的现值指数大于1,则方案可行。
  
  (4)内含报酬率
  
  年金现值系数=原投资额的现值/各年现金净流量
  =120 000/33 000=3.636
  
  
  设:内含报酬率为X%,采用插值法得:
  16% X% 18%
  3.685 3.636 3.498
  
   所以:(X%-16%)/(18%-16%)=(3.636-3.685)/(3.498-3.685)
  
   X%=16.52%
  
  结论: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16.52%大于资金成本(14%),则方案可行。
  
  
  再来一题:
  
  企业需要一套设备,购买价10000元,可使用12年。如果租用,则每年年初需付租金1500元(不包括修理费)。假定货币的时间价值为5%。
  
  计算12年期的即付年金现值,比较购买和租用两个方案谁最优。
  
  解:12年租金的现值:1500×(8.306+1)=13 959(元)
  
  结论:12年租金的现值13 959元高于买价10 000元,还是买车划算。
  
  
  谢谢各位顶贴,让我有信心写下去。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会看会计报表、掌握财务分析、懂得财务管理,等等。顺便问问大家,老板了解上述的会计知识就可以了吧?在会计上你还需要什么内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4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381685696 回复日期:2010-01-11 16:39:11 
  
    楼主你好,我想知道做为一名销售经理需要懂得哪些财务知识?
  
  ——
   楼主你好,我想知道做为一名销售经理需要懂得哪些财务知识?
  
  ——销售部门跟财务的联系比较密切,一个是销售价格的问题,一个是往来账款的问题。
  
  1.在对外签订货合同的时候,要考虑增值税的问题。增值税是价外税,订合同时要明确定的价款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折扣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
  
  2.你的销售额,就是企业的收入额,会计上叫“主营业务收入”。当时能收回来货款的,老板高兴;暂时收不回来,叫挂账,就是挂往来账,会计上叫“应收账款”。
  
  有的企业催款是销售部门的事情,有的企业是财务的事情。
  
  销售部门为了多收款,它不管是否赊账,卖出去再说,反正有业绩了;而财务上把应收账款看得很紧,负责人的会计更是三番五次的催款,当账面上资金紧张的时候,他更需要及时回款。还有,在会计上好存在坏账问题,坏账就是损失嘛。
  
  还有一个就是差旅费,在会计上也叫挂账,你借款的时候,也要挂账:借“其他应收款”,回来报账后,贷“其他应收款”。因为不是货款,所以叫“其他应收款”。
  
  3.建议:跟财务部门多联系、勤沟通,别跟财务部门较劲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4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甲辛 回复日期:2010-01-11 18:07:32 
  
    想请问楼主,出纳和会计应该如何对帐,作为老板应该如何检查他们的工作是否合格。
  
  ——所说的对账,就是出纳的两本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跟会计的总账余额核对。出纳还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现金账跟库存里的现金核对,一个是银行账跟银行的对账单核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如何检查他们的账是否合格?
  1.出纳按着上述说的,账实相符,就没问题了,其他的工作呢,比如收到支票或者现金要及时存到账户,因为支票有十天的期限,如果钱多,完存几天就少收利息,这要看出纳的责任心了。现金日记账要求日清月结,现金流量大的,每天要有现金日报表。你可以抽查,或者直接要出纳报上来。
  
  2.会计要及时处理每天的业务,及时记账,要什么数据都能准确的给出来。
  
  从账上看,至少总账是平衡的,也就是借贷要相等,这是最起码的;其次,每个月的账都不能积压,房地产企业和是施工业的会计,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容易两三个月都不处理账务。餐饮业和商业比较及时。
  
  你可以每个月向会计要会计报表,根据总账看他的报表对不对。
  
  你要知道他是否合格,首先你要懂得账的来龙去脉。说起来就多了,我前边写的那些哪里看不懂或者缺乏的你告诉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4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dancingwolf88888 回复日期:2010-01-11 18:20:58 
  
    楼主,请问负债做为资产的一部分,怎么会大于资产呢?你对资不抵债的理解好象有问题
  
  ——当负债大于资产的时候,就叫资不抵债了,在上市公司里就有这种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公式,当负债大于资产的时候,所有者权益一定是出现负数的时候。
  
  比如我有100元的资产,外欠了110元债务,归我所有的权益是负数。这时候我就资不抵债了。这么说你明白没?
  
  
  
  作者:雁舒云 回复日期:2010-01-11 19:35:23 
  
    来天涯这么久竟然没发现这个版块,托楼主的福。
  
  ——过奖了,也托大家的福,前来捧场,在天涯这块宝地上,让我有信心写下去。
  
  
  作者:ct0418 回复日期:2010-01-11 20:06:56 
  
    我刚在公司校验税票,同事说当月校验的税票当月要抵扣,不知道为什么?如果我1月末校验税票SAP增加了应付贷方2月抵扣会影响不好吗?
  
  ——你是说进项税吧?当月认证的当月必须抵扣,这是税法规定的。你想2月抵扣到2月份再拿去认证,抵扣联有90天的期限呢。不过因为本月没有抵扣,应交增值税额会大。你懂得账务的处理就知道为什么要当月抵扣了。如果本月进货量大,销售少,也可以拿到下月去认证、抵扣。
  
  
  
  作者:机械猫与电子狗 回复日期:2010-01-11 20:25:34 
  
    谢谢楼主,希望楼主能够坚持不懈的将你的知识以通俗化、实例化的方式讲述出来,毕竟看这贴的人基本上都对财务原来一窍不通,碰到有些太专业的名词希望楼主也能解释下。
  
  ——谢谢你的提醒,也希望你帮我挑出没看懂的专业名词,我尽量把他们口语化。
  
  比如“负债”,书上的解释是这样的:所谓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公司、企业的现有债务,这种债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是这样解释的:买资产的时候,自己的钱不够,就要借外债、赊货,这就是负债。
  
  严格来说,我没有书上的说法严密,反正我们也不是为了考试,理解才是硬道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49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烧钱烤火 回复日期:2010-01-11 22:56:15 
  
    lz虽然我对你写的这些不感冒,因为我是注会,但是还是支持你扫盲的精神!
  
  ——我是高会,向注会敬礼!:)
  
  谢谢你的支持,我知道路过这个帖子的一定有高人,希望你常来关照。
  
  你说对了,这真是一个扫盲贴,针对的目标群体——老板。
  前边我讲的那些会计知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很浅很简单。因为我考虑到具体的工作有会计做,老板只要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就行了,至少要知道利润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知道从哪里入手,更好地增收节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比如,设备折旧,税法规定最低不能低于十年,会计一般是听税法的,他说十年就十年,因为折旧可以在税前扣除,当然越早提完越好。但是有的老板为了贷款什么的,想让企业的利润多一些,那么折旧年限就增加几年。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高,折旧分摊下去的费用会不少,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利润。
  
  记住:老板懂财务,谁也挡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5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qiujieying123 回复日期:2010-01-12 10:03:06 
  
    楼主 您好!请教一个问题。我们是软件开发类型的小公司,现在请的是代理会计公司做帐。
     我想请问如果判断一个代理会计公司好坏?另外请兼职会计好还是代理会计公司好呢?
   
  ——如果你对会计的要求只是记账的话,可以请代理公司,工商、税务上的事情全由他们打理,很省心。如果你要会计参与管理,就要谨慎选择了,应该选全职会计。
  
  至于怎么判断代理公司的好坏,只要税务局检查的时候不出现问题,就是对你负责的公司了。关键是签合同的时候,要把这个责任分清楚。
  
  因为开办代理公司的门槛不高——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所以代理公司也良莠不齐,有的是靠实力,有的是靠关系。
  
  兼职会计和代理公司的问题:从工作角度看都一样,两者都是记账的;从人工成本上看,付给兼职会计的工资比代理公司高一些;从工作质量看,如果遇到好的会计,什么都好,遇到不好的会计,还不如代理公司的呢。因为代理公司跟关系单位处理得应该不错,而兼职会计就稍逊一些。
  
  其实企业找会计,很大程度是对着税务机关的,所以,税务上处理得好,就是合格会计。
  
  以上观点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5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守宫的砂子 回复日期:2010-01-12 13:12:49 
  
    我也是学财会的,这些随便买本书就有。楼主还是教我们怎么做假帐吧!相信筒子们都有兴趣哦!
  
  ——的确,会计书很多,给老板看的也不少,就像我原来那个老板,他身后就有类似的书,他说术语太多看不进去,反而愿意听我口语化的讲解。因此,我开了这个贴,讲点通俗的财务知识给大伙听。这只是财务中的一部分——会计类,老板应该会看财务报表,而不是会记账。
  
  假账?你竟然敢公开教唆我讲假账,汗一个先……那我就说几句。
  
  假账,是老板最关心、国家最担心、会计最伤心的。
  
  现在,企业两套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会计为了自己不弄混,不约而同地称其为内账和外账,很形象吧。内账,就是给内部人看的,外账,就是给外部人看的,内外肯定有别。
  
  有的企业更厉害,为了少缴税,记一套隐瞒收入的账;为了多贷款,记一套利润高的账;为了自己看,记一套最真实的账。
  
  不是我吓唬你啊,如果有部门负责任地查账,没有查不出来的假账。
  
  做两套账不是不可以,看你怎么做,前提是不造假。
  
  现实情况是:因为企业的白条子是难免的,尤其是建筑行业。你的白条子多了,税务机关不让,你就得找个地方放起来。但是,太多的支出不能入账,收入难免增高,多缴税老板肯定不情愿,于是会计好像有责任帮老板把收入藏起来。这样就犯法了,查出来就会认定你偷税,税务机关才不管你白条子的问题,他只看你偷税的事实。
  
  你可能辩解:要fa.piao价格就高,不要fa.piao价格就低,采购员为了占便宜就不要fa.piao了。
  
  结果一步错百步歪,把你带到偷税的边缘,跳还是不跳?你选择吧。
  
  因此说,企业一定要杜绝白条子,落到账上的收入一定要入账,这样你被没必要做两套账了。
  
  或者你做了,那套账最好装在你心里,别麻烦也别难为会计了。
  
  对于两套账,你知道会计怎么看吗?
  
  他们打心里不想做也不愿意做又不得不做,他们私下里咬牙切齿地说:真想把给银行的报表送给税务局,让我和老板同归于尽。
  
  看把会计给逼得,死的心都有了。
  
  这时候你一定想问我——你是会计出身,你没做过假账吗?
  
  如果说会计没做过假账你信吗?
  
  我承认我做过,后来因为胆子太小就不干会计当老师了,当然不是去教做假账,而是教怎样把账做真实了。
  
  说真是,教你做假账——还没等我讲完,这个帖子可能就被和谐了。就算我讲完了,老板都拿去以账试法,东窗事发,找谁说理去?还是让老板安安稳稳地在这里学点财务知识,平平安安地赚大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