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099|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企业老板应该掌握的财务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给私企当会计的时候,发现老板了解财务知识的不多,我凭借自己多年对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试着跟老板解答过一些会计上的问题。
    今天我把这些内容整理一下,发在这里,也希望跟各位探讨。
    
    
    有兴趣的朋友,先回答下面的问题,测试一下自己作为老板,对财务了解的程度:
    
    回答“是”,得10分,回答“差不多”,得5分,回答“否”,得0分。
    
    1. 你知道会计的工作范围吗?
    2. 随便找个人当会计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吗?
    3. 你能看懂会计的账本吗?
    4. 你能看懂会计报表吗?
    5. 你懂财务管理吗?
    6.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越少越好吗?
    7. 负债率40%合适吗?
    8. 借款买的设备算自己的资产吗?
    9. 现金为王这话对吧?
    10.利润率越高越好吗?
    
    分数出来了吧?如果你打60分以上,恭喜一下,说明你对财务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打60分以下,别灰心,以后我会在帖子里陆续写一些老板应该掌握的财务知识,到最后保证你打90分,打100分也说不定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步——了解会计知识
  
  
  在会计学体系里,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企业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在企业会计里,又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现在有出现了税务会计、法务会计,等等。
  以前,在大学的会计专业,还有管理会计。有人把会计分为两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前者叫外部会计,后者叫内部会计。可实际上执行管理会计的很少,企业更注重财务管理。
  作为老板,你没必要对会计业务很精通,但要知道资金是怎么来的,还要知道它是怎么没的,至少心里有本账。平时你交代会计工作的时候,使用一些专业俗语,让他知道你不是外行,他做起事来就不敢蒙你了。
  不管怎么说吧,了解点财务会计,懂点财务管理,至少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一、会计要素
  在会计上,把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分为六个部分,叫六大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反映是经营成果。前三个要素组成的会计报表叫资产负债表,后三个要素组成的会计报表叫利润表。
  《小企业会计制度》里的会计报表有三张,也就是常说的三大报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开始逐一介绍。
  
  (一)资产
  教科书里的概念是这样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说白了,有权支配的有形物和无形物,都是你的资产。以后不说概念了,以理解为主。
  比如:库存里的现金、银行里的存款、销售应收的欠款、商品等流动资产,拥有产权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还有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不管是怎么来的,只要在你这里功能使用和耗费,就是你的资产。
  (二)负债
  买资产的时候,自己的钱不够,就要借外债、赊货,这就是负债。
  比如银行贷款,是欠银行的;应付账款,是欠客户的;应付税款,是欠税务局的;应付工作,是欠员工的。凡是欠别人的就是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也叫股东权益,公司开始时投资者投入的钱,经营一段时间后,企业积累的钱,这些都属于所有者权益。
  用公式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里能看到的东西,是资产,比如材料、库存商品、生产用的设备、厂房,还有看不到的无形资产;你的资金周转不灵时借的款项或者买货赊款等,就是负债;资产减去负债,就是所有者权益了,那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家底。如果负债大于资产,就叫资不抵债,企业就要破产了,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把上面三个要素联系起来举个例子:企业购进一批设备需要80万元,你只有30万元,怎么办?你从银行贷款50万元,这样就把设备买回来了。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80万元,负债50万元,所有者权益30万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四)收入
  日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获取的就是收入。
  如果你是生产电饭锅的企业,那么卖电饭锅的收入叫“主营业务收入”,你把加工剩下的废旧材料卖掉了,叫 “其他业务收入”,这些都是收入。
  (五)费用
  会计要素里的费用是个大概念,包括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成本,工业是指生产成本,商业是指进货成本。
  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和消费税,还有城市维护建设税。
  期间费用一共有三个: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六)利润
  利润,就是经营成果,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8 | 只看该作者
  收入、费用、利润,这三个要素举例说明:
  假如你是一般纳税人的工厂,本月销售电饭锅一个500元,单位成本300元,销售过程中会产生费用100元。
  收入是500元,费用是300+100=400元,利润是500-400=100元。
  顺便讲个故事:月底,会计报给老板一份会计报表,老板发现这个月的管理费用达18万元,以前每个月是12万元左右;上个月还盈利呢,这个月就接近亏损了。连忙找来会计问怎么回事。会计告诉他,上个月,你买来的小轿车,这个月开始折旧,多出3千多,还有参加展会,支出1万多,还有一笔欠款4万多的欠款,已经三年多了,算坏账,计入了“管理费用”。所以这个月的费用一下就增加了,费用增加了,利润就减少了。
  
  
  会计知识掌握一点就够用了,主要是财务管理,对于老板老说还是很主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8 | 只看该作者
  再举个例子:有个商店这个月出售电脑30台,单价6 000元,收到货款180 000元;这批电脑的进价是每台5 000元,应交增值税5 100元,其他附加税510元;销售人员工资、发生的运输费等6 000元,经理、会计等工资、部门水电费、招待费、折旧等共计20 000元。算一下收入、费用和利润。
  
  结果是这样的:
  收入:180 000(元)
  费用:6 000+20 000+(5 000×30)+510=176 510(元)
  利润:180 000-176 510=3 490(元)
  你算的跟我的结果不一样吧,差多少?差5 100元对不对?
  因为增值税金是价外税,你向购买者收取的,要交给税务机关,所以不涉及在税金里。
  这道题最后计算出来的是利润,是税前利润,而不是净利润,因为净利润要减去所得税,所得税是依据纳税所得计算出来的,这道题里没提供数据,计算到这里,理解这三个要素就行了。
  
  
  都理解了吗?这部分就过去了,明天说下一部分——会计科目。
  
  其实,会计知识掌握一点就够用了,对于老板来说会看会计报表、懂财务管理才是最主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8 | 只看该作者
  前边的会计要素都知道了吧,再把它们进行细分类,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里的会计科目有156个,包括各行各业的,而《小企业会计制度》里只有60个,简化很多。两者的科目名称略有差别。
  
  小企业一般使用《小企业会计制度》,所以我以《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写。
  
  我把常用的会计科目列出来:
  (一)资产类科目——现金、银行存款、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应付工资、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润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五)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得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9 | 只看该作者
  会计凭证
  (一)原始凭证
  会计接到第一手票据,比如收到的银行存款单据,收到报销的费用fa.piao,收到的借据或者欠据,工资单、入库单、出库单等等,这些都叫原始凭证。
  (二)记账凭证
  根据原始凭证处理业务使用的凭证,叫记账凭证。
  
  
  借贷记账法
  在账本里,也能看到“借”和“贷”的字样,它们是干什么的呢?
  这里的“借”和“贷”,你别在字面上找解释,它们只是会计上的记账符号。
  
  
  举个例子:老板招待客户花了800元,拿到出纳那儿报销,然后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招待费 800
   贷:现金 800
  看见没有,不管借或者贷,金额都是一样的,而且每一笔业务,都要有借方和贷方。
  会计都知道一句经典的话,那就是著名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再举个例子:卖一批价值2 000元的产品,收到支票一张。
  遇到日常经营收入,使用“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用“贷”表示;收到的支票,使用“银行存款”,增加用“借”表示,写出来就是这样的:
  借:银行存款 2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现在明白了“借”和“贷”的用法了吧?你理解就行了,至于怎处理是会计的事,你不用学怎么做凭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9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说的是财务会计,下面简单地说说管理会计:
  
  在会计学体系中,有两大子系统:一个是传统的财务会计,一个是新兴的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负责人往往重视财务会计,而忽视了管理会计,其实,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还是很重要的。
  
  从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上看,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最早是西方研究出来的,改革开放后才引进我国,还不到30年。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把财务会计比作是士兵的话,那么管理会计就是参谋。
  
  现在的财务会计,实际属于“报账型”的会计,它的工作重点是面向过去算“呆账”,单纯地提供历史数据和解释信息,多数是报给外边的人士看的,是“外部会计”。管理会计则属于“经营型”的事前会计,它不仅评价过去,还能决策现在,预测未来,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叫“内部会计”。管理会计可以和财务会计一道,里应外合地共同为企业服务。
  
  从管理会计的职能上看,它与企业管理是息息相关的。你看企业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再看看管理会计的职能——规划、决策、控制、评价,差不多吧。
  管理会计的内容有: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等等。尤其是本量利的分析,对生产和销售都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就是成本;量, 就是销售量;利,就是利润。
  这样拆开了说,你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了吧?对,就是成本、销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利润,就能计算出需要销售多少产品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或者有了销量、有了成本,就可以计算出净利润。
  
  通过这些关系,进行保本点——也就是盈亏平衡点的预测,这个在企业很实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