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出头的岁数,多少有些令人尴尬,它要求你对于一切,都要自己选择,却又不给你充分的时间,去变得成熟。面对选择的困境,往往是难以选择的焦灼。影片<独自等待>关注的正是这个年纪的故事。
这名充满热情与幻想的青年叫陈文,生活在这座繁华都市之中的某个角落,为了挚爱的小说创作,他放弃了大学的学业,然后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古董店,以便能够全神贯注的进行创作,并等待心中的姑娘。
陈文爱上了刘荣,于是毫不犹豫的追求她,想当初选择退学一样坚决。可惜刘荣是个精明的姑娘,对于陈文的告白,她不明确回应,只选择暧昧感觉。刘荣说,和陈文是朋友,这点破了我们每个人小小的、自私的心愿,谁不希望身边有个这样的人呢,永远陪伴左右?不是容易变质的爱情,也不是淡而无味的友情,那种暧昧不清的微妙,就像一根稻草,成为我们脆弱时的一点寄托。
影片<独自等待>讲述了两段等待的故事,这第二段就是李静对陈文的等待。李静是陈文最好朋友的妹妹,时尚的外表下是脆弱不堪的内心。陈文拿它当铁哥们儿,她却一直暗恋着陈文,甚至可以假扮女朋友,帮陈文追刘荣。
对于陈文的等待,被李静封存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就如同这个盒子,每天心疼地摩挲,却发现它依然布满灰尘。等待不可怕,可怕是的在一场等待中错伤了另一场等待。
最终,陈文拒绝了刘荣的暧昧,李静也将踏上去往南方的火车。两段等待各自开始了。
看似老套的故事,却鲜明地再现了当下年轻人骨子里张扬的个性和生活中的迷茫,挣扎,寂寞,彷徨,伪装,虚荣,还有简单,执着,善良,这些更为真实而感性的东西。
李静的离开,打破了大团员的商业电影陈规。但哀而不伤的挥手,充满了年轻的希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依然保有乐观和朝气,全片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那一句“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年轻人用一种浑不吝式的语言,点明了生命真正的要害:既然我们不能随意结束生命,那就一定要活得精彩。片尾,陈文在自己的小说上写下“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看上去满是忧伤,一个人的等待早就无所谓对错,这种不完美的结局,是导演追求的风格,也是青春必须要有的遗憾。与其说这是一幕独自等待的爱情,不如说这是一场学会正视自己的等待。陈文对于两个女孩的态度,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意义,比如生活,比如家庭,比如很多很多事情,我们总是那样急切地追寻所谓的完满,却忽略了脚踏实地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