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20日下午2时10分,首批辽宁省红十字会赴四川灾区救援队一行三人,在省红十字会杨笑秘书长的带领下,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出发,乘上四川航空公司的航班,准备进入灾区,为灾区人民送上红十字会的爱心,履行红十字工作者的使命。
刚登上飞机,我们衣服上鲜明的红十字标识就引来了其他乘客的关注,有的人向我们挑起大拇指,表示钦佩;有的希望加入我们的队伍;还有的人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给予支持。当机组乘务人员得知我们要深入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时,特意为我们安排了比较宽松的座位,说一路旅途能感觉轻松一点。后来机组乘务长还专门找到我们,为我们深施一躬,说要代表所有四川人民感谢我们去援助灾民。乘务长还透露,这个航班中就有服务人员家里是四川灾区的,到现在还没和家里人联系上呢,说着说着眼圈就开始发红,我们鼻子也直发酸,不由得更加坚定信念,一定要早点进入灾区,早点为灾区人民做出我们红十字人的贡献。
坐在我们附近有两个小伙子,听说我们是辽宁红十字会的要进入灾区,他们很兴奋,原来他们是天津电视台的,也要进入灾区,去寻找之前天津派到绵阳的志愿者,他们怕联系不上要找的人,委托我们如果看到天津的志愿者,一定要通知他们。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号码,目光对视中,有一种并肩作战的感觉。
我们坐好等待飞机起飞的时候,无意间向窗外张望,突然发现有大量的整理箱摆放在飞机下面,正准备往飞机的货舱里装,而且感觉包装特别熟悉,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我们前天夜里通过航空托运的装有棉被、毛毯、毛巾、牙具等物资的救灾箱嘛!一下子感觉好亲切,也特别高兴,我们的救灾物资能和我们一起到四川灾区了。(事后得知,我们18日共托运3000箱救助物资,由于装载空间有限,这次共装载了其中的303箱,分批进入四川灾区。还有2500顶帐篷将在22日左右通过专机运送到灾区。目前辽宁省红十字会已向地震灾区汇出救灾款1000万元,接下来还将准备支援700万元的医疗器械和消杀药。)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飞机起飞前正在装载救灾物资
飞机起飞不久,我们听到机组广播,有一位女教师,自发到灾区从事志愿服务,目前是一个人前行,如果飞机上有同行的志愿者,希望能够结伴而行。听到广播,天津电视台的两名记者马上走向了这位女教师的座位。我们注意到,随后还有几个人也在飞机上找这位志愿者的座位,他们也都是要进入灾区的志愿者。看到有这么多志愿者愿意深赴灾区,那种同胞大家庭的感觉,真是让人很感动。
飞机起飞约一小时十分,降落在天津机场经停。我们正常办理了相关手续,20分钟后,再次回到航班,等着飞机起飞,进入四川。可是等了好久,飞机一直也没有起飞,司乘人员解释说现在成都双龙国际机场有大量专门运载救灾物资的飞机,为了保障救灾物资及时到达灾区,要进行飞行管制,我们的航班需要排队,只有得到起飞指令的时候,我们才能起飞。没办法,我们只能等。正常经停20分钟的过程,我们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焦急的心情变得更加急迫。等到飞机终于起飞,机组人员说,这几天为了给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提供方便,每次在天津经停都要3个小时以上。这次因为我们的飞机上也装载着救灾物资,一个多小时就起飞,她们因此都能够早点到成都回家,也算是借了我们红十字会的光了。
晚上8点30分,飞机终于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降落。还没出机场在等行李得时候,有一个人看到我们衣服上“辽宁省红十字会”字样的标识,就上前询问我们是不是要去援助灾区,有没有车。他是中铁某局的,负责在机场接送救灾物资,然后运到灾区。如果我们没有车,他愿意送我们。由于我们之前联系好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就婉言谢绝了,但那种热情真是让人心里感觉有暖流涌动。刚出机场检票口,就看见旁边有人拿着站牌在接我们。那是一个非常热情地小伙子,跑前跑后,帮我们拿沉重的行李,我们向他简单询问灾区的基本情况还有四川红十字会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他只给我们说了一点,说其余的他也不清楚,原来他是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自愿用自己得车帮助红十字会接送人员。现在四川红十字会实在是忙不开了,所有的人都有任务在身,这时候志愿者就发挥作用了。
进入成都的一路上我们能看见很多满载救灾物资的车辆,来自各个省份的哪的都有,路边也有好多抗震救灾的标语,让我们感觉到全国各地都在关注灾区人民,都在尽力伸出充满爱心的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我们再次被这种氛围感动。
晚上9点10分,我们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办公地点,这里已经忙的不可开交。我们报了到,简单得开了个会,初步确定第二天的任务。我们三个人中,杨笑秘书长带领我协助四川红十字会开展宣传协调工作,葛英伟同志帮助中国红十字会成都备灾救灾中心开展物资统计、分配发放等工作。接下来我们研究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回到住处休息时,已经是5月21日凌晨2点。
(新闻来源:辽宁省红十字会网站)
[s: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