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人际交往中有两个关键:一是要心宽,二是要善于抓住表达的机会。
如果把人的交际面比作一个舞台,有句话就说的很好: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交际是一种超越双相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效沟通。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交际是人与儿女之间心的碰撞。一个真诚坦白的人不介意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不介意让人观察和理解;他不介意展现自己的优势,但也不掩饰自己的弱点;他会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严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准则;他会展示自己的想法,也会展示自己的动机。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心胸坦荡荡。人非圣贤,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毛病,只要不是病得太深,一般我们都会接受你。心宽会显得你更真实,更自信,更单纯,更负责任,更受人尊重。相反,我想大家反而难以去接受一个似乎“完美”的人,因为你越完美,别人会越猜疑,甚至怀疑你是否是真实的你,甚者会让人感觉做作反胃。一旦你的虚伪别人看破,你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你在与人交际时如果给人一个宽广的舞台,别人就会信任你,觉得你给他了平等的地位,他就会愿意与你交流。如果你的舞台只有容得下你一个人,你不会觉得转不过身而不自在吗?你怎么让别人与你交流?难道让他在舞台下仰着头与你说话?——你有不是明星级人物!所以,自己感觉口才不好,不会说话的人、家庭环境一般的人、学习成绩平平的人、甚至貌不惊人的人、等等等等……放下担子,摘下面纱,让别人认识你,理解你,我相信大多人会接受你,而且平等得看待你,因为他也想别人认可他的缺陷,平等得看待他。也许你有钱,并不等于你长的漂亮,你家庭美满……等等等等。总结起来:任何人都有有点,也有缺点,任何人都需要别人能包容他的缺点,所以他也不会无故不包容你。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不想看到虚伪假象受人蒙骗。敞开胸襟,真实地展现自己,就是你尊重别人。
要善于抓住表达的机会。表达是人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不否认人的表达能力是有强弱之分,而且与先天、后天环境、经历、阅历、人的性格、世界观等等等等都有很大关系。但人需要表达,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放弃表达的权利那就是等于放弃做人的权利,要做动物。我对表达的最深领会就是:要自信,不要小看自己。说白点就是不要怕!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在同学面前会滔滔不绝,在显得德高望重甚至地位稍比你高的人面前就语无伦次?那你是否想:我要是能与我同学面前的表现在重要台面上多好!是的,第一,这说明你的表达能力没有很大缺陷;第二,在重要场合(或地位比你高的人面前)适度胆却是人之常情,关键是你的心态,李开复开始也不敢在比尔面前发言,江主席也坦言在记者招待会上会紧张。本人表达天赋也不好,而且多经磨练进步缓慢,但自己还是认为对我影响非浅。大胆地去说!苹果公司有以为经理叫西恩,在公司里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让公司的人钦佩不已。当有人讨教他有效沟通的秘诀时,他说:“秘诀很简单,我并不是抢着发言;当我不懂或不确定时,我的嘴是闭得紧紧的;但是,当我有好的意见时,我绝不错过良机——如果不让我发言,我就不让会议结束。如果别人抢着说话,我会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下一个该轮到我发言啦!比如举起手、发出特殊响声,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让我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确实霸占了所有的发言的机会,我就会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摘自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决不放弃每一个发言的机会!这就是秘诀。也许人都有一股惰性,能不讲也就过去了,其实你是放弃了一次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是放弃了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你把自己成熟的观点说出来,说不定你就会感受被人认识与赞许的甜美。其实我在会议时也不怎么愿多发言,但一旦鼓足勇气把意见说出来,就有同学曾多对我说:你真会说!还有人说:你不是那天说话的那个人吗,我那天就开始认识你了!呵呵,找个机会感受下吧。
点滴感受,不见成熟。如有兴趣,还望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