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我佛慈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仰佛教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07-1-5 12:3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开个玩笑
下面是正版的,有字幕让你看到它到底唱的是什么
http://tv.mofile.com/BLYJSCKZ/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6:5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89楼dark-knight2007-01-05 04:52发表的“”:
楼主同好可否在此 解释下“我执”的含义

                          谢谢

个人的看法,我执可分为二.
一为 我 .
我,就是我相.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智慧的,重要的,宇宙无二的我的存在.
当然,我 的确是存在的.但不是自己认为的相对静止的存在.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此时的我,并非过去的,亦非将来的.然而,此时之短,如光流逝.因此,我,此时的我只是存在于此时.尤其指我们的肉体.于是,一切关于我们物理存在的利益,都是暂时的,或者不长久的.但由于我们"在什么是我"这个问题上的个人的看法行为等等都受到和我们物理存在的利益的影响,所以,我们的看法行为等等有时候就会带有过于浓厚的"我"的概念,比如,我的健康,我的前途,我的权势,我的财富等等.凡事会以我为中心的进行考虑和分析.
二则为 执 .
执,就是执着,固执.这种执着一方面表现在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追逐上,包括执着的学佛.因为这种行为往往会使当事人深陷其中,所谓"当局者迷".由于对此事物的眷恋,向往或者其他动机,执着的人有时候将无法认清事物的本源真相,从而导致无法理性正确的对待所执着的事物,并对外界信息进行抵制和不公正对待.通俗的认为,执就是过分的肯定和迷恋,不能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比如:这是对的,错不了.这是苹果,肯定不是梨子.就要这个,其他的都不行.

而我执,就是以上两者的结合.既执着于我相.

见解浅薄,请多见谅.
193#
发表于 2007-1-5 17:03 | 只看该作者
万法唯一,普度众生……
194#
发表于 2007-1-6 11:45 | 只看该作者
聆闻妙音,不胜感激
195#
发表于 2007-1-7 21:54 | 只看该作者
善哉,善哉,大师,你就从了贫尼吧!!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15:5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94楼dark-knight2007-01-06 11:45发表的“”:
聆闻妙音,不胜感激

不敢不敢,交流见解而已~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17:53 | 只看该作者
好人歌 愿望人人做好人


天地生万物,惟人最为贵。人中有好人,更出人中类。


好人先忠信,好人重孝弟。好人知廉耻,好人守礼义。


好人不纵酒,好人不恋妓。好人不赌钱,好人不尚气。


好人不仗富,好人不倚势。好人不欠粮,好人不侵地。


好人不教唆,好人不妒忌。好人不说谎,好人不谑戏。


好人没闲言,好人不谤议。好人没歹朋,好人没浪会。


好人不村野,好人不狂悖。好人不懒惰,好人不妄费。


好人不轻浮,好人不华丽。好人不邋遢,好人不跷蹊。


好人不强梁,好人不暗昧。好人救患难,好人施恩惠。


好人行方便,好人让便宜。恶人骂好人,好人不答对。


恶人打好人,好人只躲避。不论大小人,好人不得罪。


不论大小事,好人合天理。富人做好人,阴功及后世。


贵人做好人,乡党不咒詈。贫人做好人,说甚千顷地。


贱人做好人,不数王侯贵。少年做好人,德望等前辈。


老年做好人,遮尽一生罪。弱汉做好人,强人自羞愧。


恶人做好人,声名重千倍。好人乡邦宝,好人家国瑞。


好人动鬼神,好人感天地。不枉做场人,替天出口气。

吁嗟乎!百年一去永不还,休做恶人涴世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10:5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天生 释迦·自然弥陀

作者:如本 文章来源:摘自《心地法门》
   
  大乘佛法以圆成佛果为其目的,以法性空慧为方便,摄导万行趣证无上菩提。要达到成佛的果位,必须发大誓愿,行菩萨道,广行六度万行,证悟甚深不二法门,中道实相义,诸法尽证无余,始成佛道。

修行要亲自实践,亲自与诸法义谛相应;若不实践三藏圣典,身心懈怠,沉迷五欲六尘,口但说空,行在有中,此人欲证成佛道,遥遥无期,终无是处。

口口声声喊要成佛,而身心所为皆不与佛法相应,业力所牵引,身不由己,无法控制,心地奔驰于世间染污之欲,此人愚昧,如说食数宝,终不可得,佛门谓之痴人说梦话。

有少数人懂得一点佛法,因而自满自得,就不想再向前迈进;又有些人学点佛法之后,内心生大我慢,贡高凌人,藐视同道,甚至狂妄着魔,而不得自知;自谓我是某古佛某菩萨降世,我是祖师转世,某真人投生,内心毫无惭愧之念,更不懂得羞耻;因而,自导自演自唱,不休不止,甚可怜悯!十方诸佛对此辈之人亦无奈,诸菩萨亦摇头,祖师皆叹气!

众生造业自缚,挡也挡不住,劝也劝不听,说也说不动,度也度不了。众生没有正知正见,再加上自己业障深重,习气不断流露,心作不了主,坚固的我执意识,顽抗到底,业障到底是业障,如钢钉钉在墙壁,始终拔不起来。这么一来,最后岂不是自己受倒霉吗?吃亏会是谁呢?轮回生死的又是谁呢?当凡夫受尽无量苦难那么好玩吗?

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外古今,有无数的聪明人,这些小聪明的人,哪个能够证成菩提的?全部被聪明所耽误了,耽误了他的青春,耽误了他的前途,耽误了他一生,耽误他的法身慧命,耽误他了生脱死的机缘,破坏了他的正知正见,因而堕落无明的窠臼里。

聪明与智慧是截然不同的,有何不同?不同在何处?分别如下:聪明是无明的反射,聪明会误事,聪明无法证见真相,聪明是分别外在人我是非的祸根,聪明是轮回生死的猴精,聪明是一切苦难的枢纽,聪明是私欲占有的枭雄,聪明是破坏正见的关键。

聪明是生活起居的滑头鬼,聪明的当下是缺陷而无知的,聪明是嗜好诤辩的鬼灵精,聪明是魔王的使者,聪明是三界内的历尽沧桑者,聪明者时常嚎哭落泪而无人知,聪明者是三界的苦命儿、六道的流浪汉!

何谓智慧?智慧是内在证悟的实相本体,智慧是证悟人生观与宇宙观的宝藏,智慧是证悟后所流露的见证,智慧与真相是一体的,智慧是佛。

智慧是度生死轮回的宝筏,智慧是透视魔境的一把无形利剑,智慧是游戏人间的摩尼珠,智慧是六道众生的眼目,智慧是登涅槃的法船,智慧是诸佛所证所护,智慧是十法界的大火炬,智慧是超越三界不离三界的明灯。

总而言之,聪明是世间法,聪明是染污黑暗的,聪明是我执私欲的,聪明是无明的,聪明是业障的流露而不自觉的;智慧是出世间法,智慧是清净光明的,智慧是破除三空之法的,智慧是灵灵觉觉的,智慧是证悟后的理念流露。

智慧不同于聪明,聪明不同于智慧,智慧与聪明有天壤之别;智慧与聪明两者之间,是迷悟之别,是染净之别,是佛魔之别,是邪正之别。

智慧与聪明自始至终,如同水火不相融,如猫与鼠不得相处,何以得知?因为智慧与聪明是不同的两个境界,是涅槃与生死不同的境界,是轮回与不轮回不同的境界,是光明与黑暗不同的境界,是超越三界与染污三界不同的境界,是觉悟与迷妄不同的境界,是佛境与魔境不同的境界。

综合上面所说,我们发过菩提心,行菩萨道,就应该很踏实而实践菩萨道,为证成无上菩提而勇猛精进,从中不得有懈怠、偷懒、学小聪明,因而狂妄着魔,而自己不知不觉,致使堕落生死轮回的深渊中。

菩萨道的行者,不得投机取巧,想走捷径,想不劳而获,叫别人替我消灾,替我修行;天天说修行,修行又怕苦,而自己却不肯修行,得过且过,恍恍惚惚度日,了此残生。如此之辈,最没有智慧,知见最差,业障最重,习气深厚,欲得成佛,望洋兴叹,遥遥无期,无有是处。

开悟的高僧大德,还须要大修特修呢!令无量劫以来的习气,一一的净化,逐渐革除,让自性更圆满、更庄严,不达佛道不罢休。开悟的高僧大德都如此这般了,何况我辈是沉沦苦难的众生!

高僧大德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如上所云,顿悟佛性之人,毕竟尚未成佛;见佛性之人,虽然知道佛性平等,佛性的功用在果位上,差别甚为悬殊。佛已净化了习气,已圆满自性,已到达佛的果位;见佛性之人,是悟了佛性平等之理,但是自己多生习气深重,亦不免受习气漂流牵制,不得自在。修就是修习气的净化与革除,普让光明自性显露罢了!

见佛性之人,犹如风已停止吹动,但是水波一时无法止息,仍然汹涌澎湃。水波迟早是会止息的,只是一时不能止息,还有余留水波浪力推动,但是肯定要停止的,需要有一段时间;见佛性之人,亦复如是,尚有多生习气所逼,当理念现前的时候,有时还会受习气所侵扰,而不得自在哩!所以说,刚悟性之人,不可与佛之佛性比伦,果位有差别故。

菩萨道之行者,能正见这一切的真相,内心不生贡高我慢,不生嫉妒,不生诽谤,不生懈怠偷懒,不生投机取巧,不走捷径,不学小聪明,因此,心地如如不动,光明赫赫,对菩萨道更勇猛精进,始终一心,不达佛道,不罢不休!

菩萨道的行者,内心在一切时处,永远是理念的,是真理的,与佛法共鸣相应的。菩萨心里明白,菩萨要成就万德庄严的佛道,也同样要经过三大阿僧抵劫修行才能证成无上庄严菩提圣果。

佛门所谓:“十方世界无有天生释迦•自然弥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07-5-8 20:2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写的,感悟颇深,现在的人绝大部分已利己为中心,甚至不折手段.我做不到大彻大悟,只求问心无愧.像你这样的不多了,希望你有大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07-5-8 20:4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信佛来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