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8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基本跟我学] 之 | 音乐行话用语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6 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Original Title:原始标题<BR>English Title:英文标题<BR>Description:描述<BR>Romaji Lyrics:罗马字发音歌词<BR>English Translation:英文翻译<BR>Kanji:带日文汉字的歌词<BR><BR>OP:(opening)即片头曲。<BR>ED:(ending)即片尾曲。<BR>theme:主题曲<BR>Op. Theme:片头主题曲<BR>End Theme:片尾主题曲<BR>single song:单曲<BR>Insert Song:插曲<BR><BR>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BR><BR>BGM:(BACKGROUND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BR><BR>ユレクション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 COLLECTION有BESTCOLLECTION、THEMESCOLLECTION、SINGLECOLLECTION、 DIRECTORSCOLLECTION等。<BR><BR>ィメ-ジ•アルバムIMAGE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BR><BR>IMAGESONG:印象曲,基本同上,不过这个是单曲<BR><BR>MIX/REMIX: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BR><BR>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BR><BR>VOCAL: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BR><BR>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BR><BR>THEME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BR><BR>BONU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可有可无。<BR><BR>SINGLE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BR>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BR><BR>VOCALBOOK:有声CD书。就像是关上屏幕看VCD一样。<BR><BR>SM:(不是性虐待!)笙美贸易有限公司。似乎是一个主营日本进口动画CD的公司,目前国内不管是哪个版本的D版或Z版的此类CD都是从这个公司里出来的。(原版的SMCD似乎也价格不菲)<BR><BR>CD编号: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动画CD都会有一个GGG\A&G\GA\GM之类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对应一张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张CD找不到对应的CD编号,则是非官方发布的CD。可能是D版的D版,质量更值得怀疑,建议大家不要买此类CD。<BR><BR>CV: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BR><BR>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BR><BR>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n(也叫OAV),直接发行录影带版本的作品,没有先在戏院或电视上放映。<BR><BR><BR>制作/处理技术详解篇<BR><BR><BR>CD:索尼和飞利浦公司联手研制的一种数字音乐光盘,有12cm直径和8cm直径两种规格,以前者最为常见,它能提供74分钟的高质量音乐。<BR><BR>MD:索尼公司研制的迷你可录音乐光盘,外型象电脑用3.5英寸软盘,但采用光学信号拾取系统,类似CD。MD使用高效的压缩技术来达到与CD相同的记录时间,音质则接近CD。<BR><BR>ATRAC:MD的一种压缩技术,它是根据心里声学原理,把人耳所不能分辨的声音信号的强度、方位、音调、音色舍去,从而在一张容量不大的MD空白碟片上存储高品质的音乐。从概念上说,这种压缩方式比MP3更科学。<BR><BR>DVD -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ISC;为一日、美、欧之Recording Association)共同制订的规格,也是DVD家族中重要的一环。相较于DVD-Video压缩过的16位元、48kHz取样频率的音乐,DVD- Audio的六声道更清脆,可达到24位元、96kHz的取样音乐的潜力,甚至听力不大好的人也可区分出二者的差别,但是这两种格式都远远超越了CD平板式、16位元、44.1kHz的声音。由于DVD-Audio所支援的格式显然比DVD-Video和CD的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码调变)音乐有更高的品质,因此它可以表现更丰富的3D环场音效,其动态频率的范围比CD还要大四倍。<BR><BR>SACD: Super Audio CD的缩写,是索尼和飞利浦在它们联合开发的MMCD(单面双层结构的高密度光碟)基础上研制推出的新数字音频格式。SACD采用了名为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数字流编码)的新编码方式,信息储存量为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达2.8224MHz的采样频率(为CD44.1Khz的6 倍)把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量化为1bit的数字音频信号,当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重播时,所还原的波型与原先音乐的模拟波型几乎毫无二致,比CD (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为完整。因此其声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频率范围内的动态范围达120dB。 SACD容量与DVD-Audio相同,均为4.7GB。<BR><BR>比特流:飞利浦公司的一种将CD数码信号转换成模拟音乐信号的技术。<BR><BR>比特率:是另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电脑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 1411.2×1024比特的数据),近乎于CD音质的MP3数字音乐需要的比特率大约是112Kbps~128Kbps。<BR><BR>编码:通过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BR><BR>解码:通过解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BR><BR>采样率: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44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BR><BR>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一种将后方效果声道编码至立体声信道中的声音。重放时需要一台解码器将环绕声信号从编码的声音中分离出来。<BR><BR>量化级: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通常用bit做单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级记录声音的数据是用16位的二进制数,因此,量化级也是数字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形容数字声音的质量,通常就描述为24bit(量化级)、48KHz采样,比如标准CD音乐的质量就是16bit、44.1KHz采样。<BR><BR>压缩率:通常指音乐文件压缩前和压缩后大小的比值,用来简单描述数字声音的压缩效率。<BR><BR>A3D (A3D1.0):A3D是由aureal所推出的一项3D音效技术,是利用以前所提到的HRTF的原理,通过两个音箱的输出,达到3D音效的标准。刚开始时,A3D的规格只有Aureal所推出的Vortex一代芯片支持,而后由于这项规格的3D音效定位颇佳,加上只需两声道音箱就可模拟出3D音效,所以后来许多非Vortex的芯片组也将此一规格纳入。(A3D2.0)A3D2.0为Aureal在推出Vortex二代芯片时所发布的新音效规格,与 1.0版最大的差异在于提高声音的分辨率。它可兼容DS3D,并且加上具有独特的“Wave Tracing”声波追踪功能,可以更真实地呈现环境音效,但是目前只有Vortex2AU8830芯片可以完整的支持这项规格。<BR><BR>DirectSound3D: DirectSound3D是微软公司所推出的,它利用声音大小的比例调整与都卜勒效应,来达到以软件来模拟3D音效的效果。任何应用程序透过它和支持 DirectSound3D的声卡,便可以获得所需的效果。由于这是许多声卡厂商与微软共同制定的,现在大部分的声卡都支持这项技术。<BR><BR>HDCD:先进的音响编码技术,以专利方式记录音响数据,其深度及细致程度,就如在专业录音室的水平一样,逼真而细腻。HDCD是以20-bits的编码速度,比一般以16-bits编制的CD,更能表现音响效果的层次感,不但让声音表达其远近距离,同时也令人声部份及纯音乐显得更自然及清澈。通过HDCD解码及精确过滤器,SD-K330除能读取HDCD碟外,当播放一般CD时,更能丰富其播放音质。<BR><BR>VBR:全称是Variable Bit 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和传统的CBR编码的MP3不同,传统的CBR(Constents Bit 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 224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VBR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 MP3的音质<BR><BR>MP3:由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目前一般指在计算机上压缩和存储音乐文件的一种格式。MP3是技术术语的缩写,也就是 MPEG-1AudioLayer-3的缩写,相信MPEG这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就是动态影像压缩处理小组的意思,大家所看到的VCD就是使用的MPEG-1技术,而DVD是使用更进一步MPEG-2的技术。MP3 是MPEG里的一项技术分支,主要用来压缩声音。一共分三个等级(Layer),分别是Layer-1(MP1),Layer-2(MP2),r- Laye3(MP3)。<BR><BR>CDDB:内存有演唱者,专辑名及歌名的数据库。<BR><BR>ID3:MP3文件的标签,上注明该MP3文件(歌曲)的标题和作者。<BR><BR>SRSWOW:是SRS Labs公司针对MP3等新一代的音频格式而开发的一种音质增强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人耳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原理,深入挖掘了立体声音响中的三维环绕信息,可显著扩展声场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使声音变得更加自然、悦耳,久听不易疲劳。而且,它还将SRS的TruBass低音增强技术融入其中,可以产生更加深邃、浑厚、富有弹性的低音,在用容积较小的多媒体音箱重放时所产生的低音效果几乎可以和大音箱相媲美。它所产生的虚拟声场的范围要比扬声器自身产生的声场范围大了许多,相应地,最佳听音区的范围也大了许多。<BR><BR>mp3PRO:利用的是由Coding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codes enhancement技术和Thomson与Fraunhofer共同开发的mp3技术。当制作mp3PRO文件时,编码器将音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音频数据中德低频段部分分离出来,通过传统的mp3技术而编码得出的正常的mp3音频流,此举可令到mp3编码器可以专注于低频段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压缩质量,而且原来的mp3播放器也可播放mp3PRO文件。另一部分则是将分离出来的高频段信号进行编码并嵌入到mp3流中,传统的mp3播放器会将其忽略掉,而新的mp3PRO播放器则可从中还原出高频信号,并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高质量的全带宽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技术,使得mp3PRO能在 64kbps的编码率便可提供与128kbps的mp3相同的质量。<BR><BR>VQF:实际指的是Twin 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日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是其文件的扩展名。简单地说,它和MP3的实现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采用有失真的算法来将声音进行压缩,不过它与MP3的压缩技术相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VQF的目的是对音乐而不是声音进行压缩,因此, 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 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人耳敏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BR><BR>ASF、ASX、WMA、WAX等:ASF和WMA都是微软公司针对Real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网上流式数字音频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的特点是同时兼顾了保真度和网络传输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是由于微软的影响力,这种音频格式现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BR><BR>EAX: EAX全名为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这是创新公司在推出SB Live声卡时所推出的API插槽标准,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音乐厅、走廊、房间、洞窟等,作成声音效果器,当电脑需要特殊音效时,可以透过 DirectX和驱动程序让声卡处理,可以展现出不同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并且通过多件式音箱的方式,达到立体的声音效果。EAX在刚推出时为1.0 版,目前是2.0版,而许多游戏目前也都支持此项规格。<BR><BR>经典的WAVE<BR>WAVE文件作为最经典的Windows多媒体音频格式,应用非常广泛,它使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声音:采样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数。<BR>声道有单声道和立体声之分,采样频率一般有11025Hz(11kHz)、22050Hz(22kHz)和44100Hz(44kHz)三种。WAVE文件所占容量=(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声道)×时间/8(1字节=8bit)。实际应用时以wav为文件后缀。<BR><BR>传统的MOD<BR>MOD是一种类似波表的音乐格式,但它的结构却类似 MIDI,使用真实采样,体积很小,在以前的DOS年代,MOD经常被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现在的MOD可以包含很多音轨,而且格式众多,如S3M、NST、669、MTM、XM、IT、XT和RT等。<BR><BR>电脑音乐MIDI<BR>MIDI 是Musical Instrument Data Interface的简称,它采用数字方式对乐器所奏出来的声音进行记录(每个音符记录为一个数字),然后,播放时再对这些记录通过FM或波表合成:FM 合成是通过多个频率的声音混合来模拟乐器的声音;波表合成是将乐器的声音样本存储在声卡波形表中,播放时从波形表中取出产生声音。<BR><BR>龙头老大MP3<BR>MP3可谓是大名鼎鼎,它采用MPEG Audio Layer 3 技术,将声音用 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采样率为44kHz、比特率为112kbit/s。<BR>MP3音乐是以数字方式储存的音乐,如果要播放,就必须有相应的数字解码播放系统,一般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MP3数字音乐的解码,再还原成波形声音信号播放输出,这种软件就称为MP3播放器,如Winamp等。<BR><BR>网上霸主RA系列<BR>RA、RAM和RM都是Real公司成熟的网络音频格式,采用了“音频流”技术,所以非常适合网络广播。在制作时可以加入版权、演唱者、制作者、Mail 和歌曲的Title等信息。<BR>RA可以称为互联网上多媒体传播的霸主,适合于网络上进行实时播放,是目前在线收听网络音乐最好的一种格式。<BR><BR>高压缩比的VQF<BR>VQF即TwinVQ是由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同YAMAHA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BR>VQF 的音频压缩率比标准的MPEG音频压缩率高出近一倍,可以达到1∶18左右甚至更高。而像MP3、RA这些广为流行的压缩格式一般只有1∶12左右。但仍然不会影响音质,当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频采样率压缩音乐时,它的音质会优于44kHz-128kbit/s的MP3,以44kHz -96kbit/s压缩时,音乐接近44kHz-256kbit/s的MP3。<BR><BR>迷你光盘MD<BR>MD(即MiniDisc)是 SONY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一种完整的便携音乐格式,它所采用的压缩算法就是ATRAC技术(压缩比是1∶5)。MD又分为可录型MD (Recordable,有磁头和激光头两个头)和单放型MD(Pre-recorded,只有激光头)。<BR>强大的编辑功能是MD的强项,可以快速选曲、曲目移动、合并、分割、删除和曲名编辑等多项功能,比CD更具个性化,随时可以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MD专辑。□□的产品包括MD随身听、MD床头音响、MD汽车音响、□□录音卡座、MD摄像枪和MD驱动器等。<B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2:28 | 只看该作者
音乐CD<BR>即CD唱片,一张CD可以播放74分钟左右的声音文件,Windows系统中自带了一个CD播放机,另外多数声卡所附带的软件都提供了CD播放功能,甚至有一些光驱脱离电脑,只要接通电源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CD播放机使用。<BR><BR>潜力无限的WMA<BR>微软在开发自己的网络多媒体服务平台上主推ASF(Audio Steaming Format),这是一个开放支持在各种各样的网络和协议上的数据传输的标准。它支持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多媒体类型。而WMA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相当于只包含音频的ASF文件。<BR>WMA文件在80kbps、44kHz的模式下压缩比可达1∶18,基本上和VQF相同。而且压缩速度比MP3提高一倍。所以它应该比VQF更具有竞争力。<BR><BR>免费音乐格式Vorbis<BR>为了防止MP3音乐公司收取的专利费用上升,GMGI的iCast公司的程序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免费音乐格式Vorbis,其音质可以与MP3相媲美,甚至优于MP3。并且将通过网络发布,可以免费自由下载,不必担心会涉及侵权问题。但MP3在网上已经非常流行,微软的Windows Media技术也开始普及,Vorbis的前景还是不容乐观。<BR><BR>其它音频格式<BR>AIF/AIFF: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支持MAC平台,支持16位44.1kHz立体声。<BR>AU:SUN的AU压缩声音文件格式,只支持8位的声音,,是互连网上常用到的声音文件格式,多由SUN工作站创建。<BR>CDA:CD音轨文件。<BR>CMF:CREATIVE 公司开发的一种类似MIDI的声音文件。<BR>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的简称。通过提高信号处理方法,音质会极大地改善,歌曲会更悦耳动听。<BR>S3U:MP3播放文件列表<BR>RMI:MIDI乐器序列<BR><BR>有损压缩:<BR>AAC:在高比特率下音质仅次于MPC,在高比特率和低比特率下表象都很不错。就是编码速度太慢!<BR>MPC:低比特率下表现一般,不及Mp3Pro编码的MP3和OGG,高比特率下音质最好,编码速度快!<BR>OGG:低比特率下音质最好,高比特率同样也不错。编码速度稍慢。<BR>MP3(MP3Pro):在低比特率下音质次于OGG,其他方面同MP3<BR>WMA:高低比特率下差距较明显,支持VBR,VBR最高240-355kbit/s,无损470-940kbit/s(目前).<BR>无损压缩:<BR>FLAC:压缩率在四个中最差,编码速度不错,平台支持很好。<BR>PAC:稍慢的编码速度,压缩率排第三,平台支持良好。<BR>APE:编码速度最快、最好的压缩率,平台支持一般。<BR>WV:编码速度非常快,压缩率在四个种排第二,仅支持Windows平台。<BR><BR><BR>常用音乐术语详解篇<BR><BR>套曲Cycle<BR>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BR> <BR>组曲Suite<BR>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BR><BR>奏鸣曲Sonata<BR>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BR> <BR>交响曲symphony<BR>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BR> <BR>协奏曲concerto<BR>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BR> <BR>交响诗symphonic poem<BR>单乐章的标题□□响音乐<BR> <BR>音诗poeme<BR>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BR> <BR>序曲overture<BR>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BR> <BR>前奏曲prelude<BR>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BR> <BR>托卡塔toccata<BR>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BR> <BR>幻想曲fantasia<BR>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BR> <BR>随想曲capriccio<BR>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BR> <BR>狂想曲rhapsody<BR>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BR> <BR>练习曲study<BR>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BR> <BR>无词歌songs wighout<BR>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BR> <BR>浪漫曲Romance<BR>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BR> <BR>叙事曲ballade<BR>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BR> <BR>夜曲nocturne<BR>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BR> <BR>小夜曲serenade<BR>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BR> <BR>谐谑曲scherzo<BR>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BR> <BR>间奏曲intermezzo<BR>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BR> <BR>赋格曲fugue<BR>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BR> <BR>卡农canon<BR>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BR> <BR>轮唱曲round<BR>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BR> <BR>创意曲invention<BR>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BR> <BR>练声曲vocalization<BR>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BR> <BR>回旋曲rondo<BR>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BR> <BR>变奏曲variation<BR>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BR> <BR>进行曲march<BR>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BR> <BR>特性曲character piece<BR>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BR> <BR>晨歌alborada<BR>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BR> <BR>田园曲pastorable<BR>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BR> <BR>船歌barcarolle<BR>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BR> <BR>悲歌elegy<BR>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BR> <BR>摇篮曲berceuse<BR>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BR> <BR>嬉游曲divertimento<BR>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BR> <BR>即兴曲impromptu<BR>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BR> <BR>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BR>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BR> <BR>小品bagatelle<BR>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BR> <BR>幽默曲humoreske<BR>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BR> <BR>新事曲novellette<BR>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BR> <BR>演绎曲paraphrase<BR>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BR> <BR>舞曲dance music<BR>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BR> <BR>小步舞曲menuet<BR>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BR> <BR>加沃特gavotte<BR>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BR> <BR>塔兰泰拉tarantella<BR>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BR> <BR>波尔卡polka<BR>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BR> <BR>华尔兹waltz<BR>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BR> <BR>马祖卡mazurka<BR>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BR> <BR>波罗乃兹polonaise<BR>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BR> <BR>哈巴涅拉habanera<BR>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BR> <BR>探戈tango<BR>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BR> <BR>独唱solo<BR>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BR> <BR>齐唱unison<BR>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BR> <BR>重唱ensemble<BR>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BR> <BR>领唱lead a chorus<BR>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BR> <BR>合唱chorus<BR>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BR> <BR>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BR>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BR> <BR>合奏ensemble<BR>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BR> <BR>伴奏accompaniment<BR>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BR> <BR>独奏solo<BR>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BR> <BR>齐奏unison<BR>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BR> <BR>室内乐chamber music<BR>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BR> <BR>二重奏Duet<BR>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BR> <BR>三重奏Trio<BR>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BR> <BR>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BR>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BR> <BR>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BR>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BR> <BR>四重奏quartet<BR>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BR> <BR>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BR>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BR> <BR>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BR>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