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215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杀,同居。。。拿什么拯救迷失的大学生(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5 2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暑期开始“星探”出动 甜言蜜语骗漂亮女大学生 <BR><BR><IMG src="http://img.news.tom.com/img/assets/200507/ft20050620183.jpg" border=0> <BR>“星探”暑期出击专“钓”女大学生 <BR><BR>暑期开始,“星探”出动。暑假以来,本报已接获多则女大学生在街头被“星探”以拍广告为名骗取钱财的投诉。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星探公司”多数是通过正当手续注册经营的,只是利用含混不清的合同大钻法律空子,这让工商部门也感到执法无门。 <BR><BR>  甜言美“星探”诱女生上钩 <BR><BR>  “庑┬翘焦咎啥窳耍遗?500元的生活费全被骗了!”昨日,一位母亲气愤地向本报投诉。 <BR><BR>  这位母亲的女儿阿敏是广州某高校大一女生。阿敏告诉记者,7月7日早晨,她逛街走到北京路广百大厦附近时,一位长相漂亮的女子拉住她,不住地赞叹她可爱、漂亮,很有明星的潜质,并问她有没有兴趣拍广告,还说如果拍得好,广告公司会考虑捧红她。阿敏说,当时她被夸得飘飘然,看这女孩不像骗子,于是就跟着该女子来到位于广百大厦楼上的某文化传播公司。 <BR><BR>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看见阿敏,纷纷认为阿敏“有明星潜力”,并立刻给她试拍了一套广告照片,劝说她做签约广告模特。阿敏说:“那公司的经理承诺,拍一次广告的最低报酬是1200元,一年随便联系几单活给我,就会有丰厚的收入,我当时就动心了。” <BR><BR>  简单看了该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阿敏就签了字。按合约,阿敏要交2600元市场推广费给该公司,该公司在今后的一年内帮助阿敏联系拍广告,2600元推广费一年后返还。 <BR><BR>  “我当时没带那么多钱,就问能不能第二天来交钱。但他们说可以刷卡,我卡里的1500元当即全被刷走了。公司让我次日补齐余额,还一再告诫我交完钱再告诉家人,好给家人一个惊喜。”阿敏说。 <BR><BR>  回到家后,阿敏还是将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当即感到女儿可能被骗了,“哪有做广告模特先交钱的道理?谁知道这个公司一年后还在不在呢?” 阿敏母亲遂投诉至本报。 <BR><BR>  缴齐2600元才能拿到合同 <BR><BR>  昨日上午,记者以朋友的身份陪阿敏一起去到广百大厦上的该文化传播公司。记者见到,整个公司被分成了若干小间,所谓的平面广告拍摄间仅仅是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看不到任何用作后期图像制作的电脑设备。 <BR><BR>  阿敏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母亲反对她拍广告,所以要求公司返还推广费。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合同一签,即已生效,只能按合同约定一年后返还。阿敏于是索要广告合作合同,但该负责人表示,阿敏需要把剩余的1100元缴齐,才能拿到合同,“不过,欠缴的推广费,可以在今后接拍的广告报酬中扣除”。当阿敏问一年能接拍几次广告时,该负责人说:“说不定。” <BR><BR>  记者细看阿敏与该公司签署的合同,多处条款语焉不详,推广费用一栏是手写的数额,而对于今后一年拍摄广告的次数也没有具体的约定。记者于是向负责人询问:“我们是阿敏的朋友,可不可以把她将要工作的内容透露一下?”该负责人显得很不耐烦,表示“没有必要透露”。 <BR><BR>  就在记者在该公司逗留的短短一个小时里,一个迎宾小姐不断带来一些年轻女孩。阿敏表示,那天她就是这样被带上来的。 <BR><BR><BR>北京市卫生局称首都大学生至少有10万患抑郁症 <BR><BR>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本周健康播报称,近期一项北京地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市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抑郁症,有30余万人正在受着抑郁障碍的困扰;而在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中,抑郁症患者不少于10万人。 <BR><BR>留宿异性被勒令退学 大一新生拒领退学通知(图) <BR><BR><IMG src="http://img.tom.com/news/2005053002512912782_0.jpg" border=0> <BR><BR>很多高校都进行过有组织的安全套发放活动 IC 图 <BR>  因为“留宿异性”,上海某大学大一学生小斌被勒令退学。一个月来,他和父母多次恳求学校再给一次机会,但校方坚持按校规处理。是否应在处罚前给学生一次申辩的机会,各方引发了强烈争议。 <BR><BR>  小斌回忆,今年3月24日他生病发烧,另一大学的一个女生朋友小娟来看他。因错过了返程班车,小斌本想安排小娟到学校旁网吧里待一晚,但网吧里全是陌生男子,小斌不放心只好带小娟溜进自己寝室,小斌让小娟睡他的床,自己则趴在写字台上。 <BR><BR>  到了凌晨,困得实在撑不住的小斌,上床借小娟脚后一块地方睡下。次日醒来,学生处的四五个老师突然站在他床前。老师让他交待事情的经过,小斌坚持自己什么也没做。得知可能被勒令退学,他到学生处跪着恳求老师给他一次机会。 <BR><BR>  但小斌的恳求没有得到该校的回应,4月24日,学校将勒令退学的通知发给了小斌。 <BR><BR>  该校学生处负责老师表示,按照校规,在寝室里留宿异性的学生可视情节轻重给予退学和开除的处分。正是考虑到小斌事后认错态度尚可,学校才仅给了退学处分。如不处分小斌,学校将无法向其他学生和家长交待,今后也难以继续管理学生。 <BR><BR>  小斌和其父母承认留宿异性违反了校规,但认为门卫未加阻止,校方也有过错。学校在作出如此严厉的处分前,应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BR><BR>  小斌至今没有领取那张退学通知,也没有搬走自己在学校的东西。他和父母还在向学校申诉,期待转机的出现。 <BR><BR>  各方评论 <BR><BR>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学校的做法没错 <BR><BR>  既然学校有禁止留宿异性的规定,大学生就应遵守,并承担因违反规定产生的后果。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门的管理正进行适度调整。但校园是个神圣的地方,大学校规的标准理应高于一般的法律标准。对大学生的管理不能失之于宽松,禁止大学生在寝室留宿异性的规定不能废除。 <BR><BR>  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向荣:学生受处分前有权申辩 <BR><BR>  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处分前,学生有权进行申辩。虽然该规定今年9月才将正式实施,但学校在对学生做出严厉处分前,最好给学生申辩的机会。 <BR><BR>  大学生小陶:退学的处分太严酷了 <BR><BR>  一方面大学校园里公然派发安全套,另一方面对留宿异性的学生勒令退学,这似乎不可思议。大学应当有校规,但不应再在学生生活问题上设置过多“高压线”,不能因学生在生活上违规就剥夺其学习的权利。留宿异性要退学的规定太严酷,也过时了。 <BR><BR><BR>北京一大学生为争女友斗殴 刀棒相加致情敌死亡 <BR><BR>21岁的首钢工学院学生赵某,为与他人争抢女友,竟纠集朋友与人械斗。争斗中,17岁的刘某被乱刀扎死。昨天,涉嫌故意伤害的赵某在二中院出庭受审。 <BR><BR>  公诉方指控,2004年10月4日22时许,赵某因纠缠刘某女友与刘发生矛盾,遂与刘某电话约定殴斗地点。当晚11时许,赵某纠集3个朋友与刘某等人发生械斗。殴斗中,4人持刀、棒围殴刘某,致刘某死亡,一人轻伤。 <BR><BR>  赵某当庭承认自己对刘某拳打脚踢,但称刘某不是他扎死的。赵某称,当天他本来只是想打电话给刘某的女友,没想到是刘某接的电话,并在电话里骂他。赵某称,自己一开始没想和对方发生冲突,是想与他们和解,但因为害怕,便打电话找来朋友一同前往。 <BR><BR>人大学生裸身跳楼续:所有的书都留给室友(图) <BR><BR><IMG src="http://news.tom.com/img/assets/200312/031207073409tuluoshen01.jpg" border=0> <BR><BR><IMG src="http://news.tom.com/img/assets/200312/031207073431tuluoshen02.jpg" border=0> <BR><BR>  人大一男生前晚坠楼身亡他在遗书中说——— <BR><BR><BR>  本报记者李天际报道“他把生前看过的书留给了我们。”昨天下午,从人民大学教学四楼坠落身亡的小王的同学说,“我们还是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班里有很多同学都哭了。” <BR><BR><BR>  裸体(专题,图库)跳下坠楼身亡 <BR><BR><BR>  前天晚上9点刚过,人大商学院大二男生小王从教学四楼上赤裸着身体跳下,经医务人员检查后确认死亡。 <BR><BR><BR>  记者事后了解到,小王坠落在教学四楼南侧出口前方的地上。当时他全身赤裸,似乎还面带微笑,随后有人在遗体上盖上被子。事件发生后,人大校卫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维护秩序。晚11时许,死者被抬上警车。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原因。 <BR><BR><BR>  同学感到痛心惋惜 <BR><BR><BR>  小王的突然离去让很多同学感到痛心和惋惜。小王生前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极端的事情?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他的同学。 <BR><BR><BR>  屡经辗转,记者找到了小王曾经住过的宿舍,他的同学到现在也无法接受小王已经永远离开他们的事实。一个同学告诉记者,左侧靠窗户的上铺就是小王的床。记者看到,蓝白格子相间的床单铺得很平整,床头摆放着电脑,书籍整齐地码放在钉在墙上的书架中。“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哲学类的书籍。他在临走之前,把这些书都做了整理,分别送给我们。” <BR><BR><BR>  小王平时性情温和 <BR><BR><BR>  小王的同学告诉记者,他来自陕西,是个性情温和的人,平时穿着简朴,和班里的同学关系很好,还是班里的篮球主力。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聊天、开玩笑。虽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但他学起来并不吃力。可能是他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有时会一个人发呆。 <BR><BR><BR>  “这些天他也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当天下午4点我出去的时候,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床上写着什么。没想到这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小王的同学回忆着说:“他留下了四封遗书,除了写给我们的一封外,还分别写给他的父母和小妹,最后一封遗书谈到了自杀的原因。” <BR><BR><BR>  “他曾经和寝室最好的同学谈起过生死的问题。”据他的同学介绍,小王可能是因为个人理想原因,才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妈妈常给他打电话,他也没有女朋友。我觉得不像是感情和家庭的原因。” <BR><BR><BR>  心理学专家认为,处于身心成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大学生,自然面临着自我认识、青春期自我确认、性别认知、恋爱及毕业择业等问题,这个过程或多或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在校务农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5-8-5 22: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校务农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5-8-5 22: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05-8-5 22:20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啊,看得头晕了!
5#
发表于 2005-8-5 22:24 | 只看该作者
<P>这个问题涉及的东西好严肃</P>
<P>大学教育的弊端</P>
6#
发表于 2005-8-5 22:36 | 只看该作者
让人看了心寒~~~
7#
发表于 2005-8-5 22:36 | 只看该作者
<P>不如明哲保身吧</P>
8#
发表于 2005-8-5 22:37 | 只看该作者
阿 门!!
9#
发表于 2005-8-5 22:40 | 只看该作者
主会保佑你平安的~~~
10#
发表于 2005-8-5 22:44 | 只看该作者
这叫好人一生平安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