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习大大在与200余名县委书记的座谈中说道:“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因为我当时是看书还是谁跟我讲了一句很智慧的话,说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工作是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次针眼只能穿过一条线。后来我就想了一个,今天(晚上)做到12点,就不做了睡大觉,第二天重新来过。” 那么,网友们对此是怎么看的呢?为此青年君特意在中国青年网官方微博上发起了“习大大喊你睡觉啦”的话题微博,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短时间内转发量达到260次,70%的网友都表示自己常常熬夜,并表示2015年起要听习大大的话改变作息时间,更有很多热心网友向习大大隔空喊话:“习大大还是蛮关心年轻人的!真爱习大大!”。 青年君也特意走访了几位身在不同岗位的年轻人,看看他们每天都是几点睡的,是如何看待“熬夜”这件事儿的? 晚上9:00,颖文陪客户吃完晚餐后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中国青年网记者 金硕摄
颖文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销售员,从事这项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也已经做得有模有样。在青年网记者采访她时,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她已经接了4、5个电话。说起下班后的安排颖文显得有点儿无奈:“销售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班下班,为了业绩不得不占用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经记者了解,她下班后的时间除了陪伴家人以外,更多的是花在约见客户上。平均每天到家时间是十点多,整理一天的工作后睡觉基本在12点左右。 但是颖文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觉得付出和回报都是成正比的。当记者问到她对于熬夜的看法时,她笑着对记者说:“我严重同意习大大的看法,由于对于女孩子来说睡眠真的太重要了。2015年我也要开始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了,不能还没找到男朋友就先老了。” 晚上10:00,段晓萌为了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依然在寒风中拍摄。 中国青年网记者 金硕摄 摄影发烧友段晓萌钟爱摄影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一说起相机和照片就掩饰不住自己兴奋的神情。而立之年的他选择了在一家摄影网站做编辑记者,用他的话说这是爱好与事业相结合。 “大家都说我是个文艺男青年,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称呼。业余时间我基本都是花在摄影上了,对此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是少数把爱好当成事业的人。”小萌骄傲的告诉青年网记者。 小萌每天基本都要夜里一两点才睡觉,修片子、剪视频、做策划......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二点,用他的话说,要不是真的喜欢,一般人还真是坚持不下来。去年小萌也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对于2015年的他说:“今年我要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也不再是一个人了,我要对我家人和爱人负责。” 晚上9:30,赵思童正在自己的饭馆里紧张的忙碌着。 中国青年网记者 金硕摄 赵思童是一个80后,也是地道的北京小伙儿,自从去年开了属于自己的饭馆后,他的生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其实一直看别人开餐厅好像都挺容易的,自己真干起来才切身体会到其中的不容易啊!餐厅的营业间是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一点,要是遇到喝酒的客人可能一两点都关不了门。第二天起床后还要去进货购置食材,生活真的是没有什么规律。”赵思童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对于2015的期待赵思童说:“这一年多来我把餐厅就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它废寝忘食也是心甘情愿。现在餐厅也算是步入正轨了,新的一年我也要多注意身体了,听习大大的话!只要条件允许,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晚上11:00,李萌在仔细核对着病人服药情况。本人供图 李萌是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护士,也是一名90后。医院的工作很忙碌也很辛苦,经常是早班中班夜班三班倒,生活规律全部是打乱的。记者在采访时她刚下夜班,年轻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疲惫。 “护士的工作你也知道,想要作息规律基本是不可能的了。要是遇到大手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是常有的。除了日常的工作我们还经常要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所以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是用来补觉了。”李萌说。 李萌还告诉记者:“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落实大大的不要熬夜,但是依然觉得很温暖。习大大真的很关心爱护我们年轻人,就像家人一样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青年也该用更多的努力来回报社会,不辜负他对我们的期望。” 晚上10:00,安然在书桌前阅读写作类书籍。 中国青年网记者金硕摄 安然之前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文案策划,去年底辞去了收入不错的工作,目前正在家读书充电,想要稍作整理后,2015年重新起航。 “之前的公司节奏真的很快,一年下来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加班频繁到每天都要十一点多才下班,第二天一早又要早早到公司继续新一天的工作,真的觉得业余时间被压榨的一干二净,身体也不如之前了。所以在年底的时候我做出决定,辞职、整顿、再出发!” 辞职后的这段时间安然每天早睡早起,读书充电,生活也规律起来了,她笑着跟记者说:“我这可是乖乖听了习大大的话哦!” 晚上9:30,纪昊君还在耐心的为顾客介绍产品。 中国青年网记者金硕摄 纪昊君今年28岁,是一家知名婚庆公司的VIP婚礼顾问,每年都会为上百对新人策划执行婚礼,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件有爱的工作,用开门见喜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记者采访纪昊君的时候他还在为客户分析产品,尽管客人不停的提出困惑和疑问,他依然面带微笑的耐心讲解。他告诉青年网记者:“我其实六点就下班了,但是因为客人今天有需求要晚点过来,我下班后就一直等到现在。干我们这行的加班都是家常便饭,赶上结婚旺季常常一个月都不休息。在我印象里已经有几年没在12点前睡过觉了。” 新的一年纪昊君也有新的愿望,除了希望2015业绩能再创新高外,他也希望自己的作息时间能规律一些:“习大大都说了,一个针头一次只能穿一根线,我也得好好规划生活了。” 记者手记: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当代青年熬夜的情况确实比较普遍。尽管大家都觉得熬夜不好,但有时也的确无可奈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充满正能量的青年人正在为生活和理想在奋力拼搏着。青年君在此祝福这些年轻人在崭新的2015年能有更大的收获,新年新气象,2015真正从不熬夜开始。 晚上9:00,颖文陪客户吃完晚餐后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中国青年网记者 金硕摄 颖文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销售员,从事这项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也已经做得有模有样。在青年网记者采访她时,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她已经接了4、5个电话。说起下班后的安排颖文显得有点儿无奈:“销售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班下班,为了业绩不得不占用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经记者了解,她下班后的时间除了陪伴家人以外,更多的是花在约见客户上。平均每天到家时间是十点多,整理一天的工作后睡觉基本在12点左右。 但是颖文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觉得付出和回报都是成正比的。当记者问到她对于熬夜的看法时,她笑着对记者说:“我严重同意习大大的看法,由于对于女孩子来说睡眠真的太重要了。2015年我也要开始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了,不能还没找到男朋友就先老了。” 晚上10:00,段晓萌为了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依然在寒风中拍摄。 中国青年网记者 金硕摄 摄影发烧友段晓萌钟爱摄影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一说起相机和照片就掩饰不住自己兴奋的神情。而立之年的他选择了在一家摄影网站做编辑记者,用他的话说这是爱好与事业相结合。 “大家都说我是个文艺男青年,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称呼。业余时间我基本都是花在摄影上了,对此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是少数把爱好当成事业的人。”小萌骄傲的告诉青年网记者。 小萌每天基本都要夜里一两点才睡觉,修片子、剪视频、做策划......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二点,用他的话说,要不是真的喜欢,一般人还真是坚持不下来。去年小萌也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对于2015年的他说:“今年我要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也不再是一个人了,我要对我家人和爱人负责。” 晚上9:30,赵思童正在自己的饭馆里紧张的忙碌着。 中国青年网记者 金硕摄 赵思童是一个80后,也是地道的北京小伙儿,自从去年开了属于自己的饭馆后,他的生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其实一直看别人开餐厅好像都挺容易的,自己真干起来才切身体会到其中的不容易啊!餐厅的营业间是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一点,要是遇到喝酒的客人可能一两点都关不了门。第二天起床后还要去进货购置食材,生活真的是没有什么规律。”赵思童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对于2015的期待赵思童说:“这一年多来我把餐厅就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它废寝忘食也是心甘情愿。现在餐厅也算是步入正轨了,新的一年我也要多注意身体了,听习大大的话!只要条件允许,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晚上11:00,李萌在仔细核对着病人服药情况。本人供图 李萌是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护士,也是一名90后。医院的工作很忙碌也很辛苦,经常是早班中班夜班三班倒,生活规律全部是打乱的。记者在采访时她刚下夜班,年轻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疲惫。 “护士的工作你也知道,想要作息规律基本是不可能的了。要是遇到大手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是常有的。除了日常的工作我们还经常要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所以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是用来补觉了。”李萌说。 李萌还告诉记者:“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落实大大的不要熬夜,但是依然觉得很温暖。习大大真的很关心爱护我们年轻人,就像家人一样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青年也该用更多的努力来回报社会,不辜负他对我们的期望。” 晚上10:00,安然在书桌前阅读写作类书籍。 中国青年网记者金硕摄 安然之前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文案策划,去年底辞去了收入不错的工作,目前正在家读书充电,想要稍作整理后,2015年重新起航。 “之前的公司节奏真的很快,一年下来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加班频繁到每天都要十一点多才下班,第二天一早又要早早到公司继续新一天的工作,真的觉得业余时间被压榨的一干二净,身体也不如之前了。所以在年底的时候我做出决定,辞职、整顿、再出发!” 辞职后的这段时间安然每天早睡早起,读书充电,生活也规律起来了,她笑着跟记者说:“我这可是乖乖听了习大大的话哦!” 晚上9:30,纪昊君还在耐心的为顾客介绍产品。 中国青年网记者金硕摄 纪昊君今年28岁,是一家知名婚庆公司的VIP婚礼顾问,每年都会为上百对新人策划执行婚礼,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件有爱的工作,用开门见喜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记者采访纪昊君的时候他还在为客户分析产品,尽管客人不停的提出困惑和疑问,他依然面带微笑的耐心讲解。他告诉青年网记者:“我其实六点就下班了,但是因为客人今天有需求要晚点过来,我下班后就一直等到现在。干我们这行的加班都是家常便饭,赶上结婚旺季常常一个月都不休息。在我印象里已经有几年没在12点前睡过觉了。” 新的一年纪昊君也有新的愿望,除了希望2015业绩能再创新高外,他也希望自己的作息时间能规律一些:“习大大都说了,一个针头一次只能穿一根线,我也得好好规划生活了。” 记者手记: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当代青年熬夜的情况确实比较普遍。尽管大家都觉得熬夜不好,但有时也的确无可奈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充满正能量的青年人正在为生活和理想在奋力拼搏着。青年君在此祝福这些年轻人在崭新的2015年能有更大的收获,新年新气象,2015真正从不熬夜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