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3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舟山的繁华与隐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4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舟山的繁华与隐痛
一座海洋城市的经济转型调查
作者:新金融记者 袁树勋
这是一座因海而兴的城市。
一座海洋经济占绝对比重的城市。
当传统的渔农经济让位于现代临海工业,舟山经济开始了迅速增长,在金融危机之前的6年里,GDP平均增速高达15%,一度领跑富庶的浙江。
曾经的“东海渔都”,化身为船舶制造基地和大型物流港。
奇迹般增长的背后,是在政府意志推动下不断涌进的外资。投资者带走了利润,留下的是猛增的GDP,包括舟山人梦寐以求的大型港口和跨海大桥。
光环背后,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的隐痛,也在孕生。
当“海洋经济”成为国家战略,这片被定为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异常富饶的海域,将迎来机会,也将面临挑战。
“渔都”转身
30年前,17岁的大学新生楼加金第一次来到舟山群岛时,这个在中学地理课本上被描述成“祖国渔仓”的地方,最大的岛上也只有区区几栋楼房,一条半街,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逛完。
没人想到,30年后,它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金融危机之前的6年里,GDP的平均增速超过15%,一度领跑富庶的浙江。在2010年的全国相对富裕十大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八位。
  另一个引发当地人热议的榜单,是由一家名为“宜居城市研究”的机构发布的《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舟山排名全国第十。以至于对房价不满的当地网友,将自己的城市自嘲为“小曼哈顿”。另一个理由是居高不下的物价,当地媒体最热衷的民生话题,是“为何菜价比上海还要贵”,而初到此地的旅行者,则常常为水果摊上四五十元一斤的葡萄标价而咋舌。
  当夜幕降临时,几乎每条繁华街道上,都挤满了娱乐场所。寒冬也没法降低人们的消费热情,从门口扎堆的奔驰、宝马轿车就能看出生意之旺盛。
  来自舟山市发改委的材料显示,2009年,舟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82元。
  当然,这个全国排名也能靠前的数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量不多的人口。舟山是浙江省最小的地级市,户籍人口迄今不过百万,外来人口约为其五分之一,1390个岛屿散布在茫茫东海之上。
  这也是一座因海而兴的城市。
  它最早被国人所熟知,源自于中小学地理课本上的描述,“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水产丰盛。在上世纪90年代前,40%的舟山人属于渔业户籍,渔业是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东海渔都”,是它最响亮的城市名片。
  但因为长期的高强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这片水域凸现出巨大的危机:水质恶化,鱼种急剧减少,产量式微。“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经是主要经济鱼类的大小黄鱼,几乎绝迹,舟山渔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曾任舟山市海洋和渔业局副局长的邬振元说。
  另一个冲击,是2001年前后生效的中日韩渔业协定,这意味着,舟山渔民必须退出济州岛、大小黑山等传统捕捞区域。当地政府随即成立了“双转”办公室,开始有计划地将渔民输送到其他岗位。
  这也预示着,持续多年的渔业支柱走到尽头,舟山人必须找别的出路。
  仍旧是“靠海吃海”,但十年后,产业模式已经完全转变。“以前是渔、景、港,现在是港、景、渔。”邬振元说。他现在是舟山市委市政府咨询决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渔都”舟山悄然转身,2009年,第一产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萎缩至9.8%,第二产业上升至45.3%。它最新的城市定位是:国际物流岛、国际性的海上开放门户、岛型的海上花园城市,以及现代化的海洋产业基地。
  2009年,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0%,港口吞吐量占浙江省近三分之一,包括二者在内的临港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约75%。
  疯狂的“海洋订单”
  不得不感叹海洋对这个城市的厚爱。“全国四分之一的岛屿在我们这儿,到处都是深水岸线,出去就是国际航道。”市海洋和渔业局经营管理处处长楼加金说,“发展海洋经济,没有谁比我们更有优势。”
  但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发展却受到国防的掣肘。作为海防重镇,军事禁区密布,最优良的港口都属于部队。“一不小心就踩红线了。”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张翼说。
  饭局上,一名当地官员讲的一个段子,可见其尴尬:在岛上搞基建,常会碰上国民党时期的废弃碉堡。这种随处可见的建筑,虽已无大用,却属于国防设施,若要拆除,需将报告一路递至中央军委,显然太过周折。于是当地人想了个歪办法,将碉堡四周地基挖空,让其坍塌,再以“年久失修、自然坍塌”的名义上报,于是乎基建一路畅通。
  更要命的是,当地羸弱的财力,足以让任何变革的雄心壮志化为泡影。2000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6亿元,GDP100多亿元,省内排名倒数。岛上基础设施落后,要去最近的宁波市,也必须依靠渡轮,极大制约了经济发展。
  机会很快到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任务,在之后的一系列中央和国务院文件中,“海洋经济”的分量变得越来越重。
  敏锐的当地分析人士发现,对舟山而言这似乎是个契机,足以改变其在东部沿海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发展海洋经济”,被纳入当地政府的规划中。
  与此同时,一项名为“山海协作”的政府工程,开始频繁见诸浙江省内媒体。
  这项工程的主旨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以项目为核心,省内发达地区企业与欠发达地区展开经济合作,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舟山在2003年被列为重点受援地区。
  政府主导下的资源配置迅速显效。舟山港和宁波港的一体化很快启动,二者共用一片水域、一条航道,但管辖权上长期分离,差距拉大,到2000年,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不及后者的三分之一。
  “舟山缺资金,港口资源无力开发,宁波财力雄厚,但辖区内的深水岸线已经开发饱和。”在邬振元看来,二者合一合情合理,2009年,一体化之后的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跃居全球港口首位。
  在省政府的协调下,银行主也动抛出了橄榄枝。在2008年9月的一次金融支持专门会议上,舟山获得了5家省级银行440亿元的授信额度,约相当于当年市财政收入的8倍。
  与此同时,一批大项目也相继落户。从大陆连岛工程的开通,到订单量雄踞全球第一的船舶企业的落户;从洋山国际港到六横矿山中转码头,舟山人无力做到的,挥舞着钞票的投资者都帮他们做到了。他们只需要让出延绵不尽的港口岸线资源,就能得到诱人的税收和逐年猛增的GDP。
  “2010年,我们的人均投资量已经达到4万元,跟省会杭州差不多了。”张翼介绍,“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今年的人均财政收入只有6000元,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这一年,舟山人骄傲地宣称,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的GDP、规模以上工业、财政收入,三项指标的平均增幅,都拔得省内头筹。
  一切都跟海洋有关。2010年,舟山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67%,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居第一。
  美好的前景似乎不止于此。同样是这一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洋经济”纳入发展战略,批复一个省级、两个市级和一个县级综合开发试点调研区,舟山成为幸运儿之一。
  来自GDP的污染
  没有什么能比“龙门吊”这种设备,更能彰显中国沿海重工业的速度和冲劲。
  在舟山,它们巨大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港口,在码头,在船坞内,起重声嘶鸣,通宵明亮的照远灯,能划破黑夜抵达海岸边,照亮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推向水泥海岸的浊黄色的海水。
  这是临港产业时代舟山的缩影,现代化梦想的实现与海洋生态的破坏并行,繁华与隐痛共存。
  带来税收、GDP增长和少数人致富机会的同时,工业机器会破坏海洋,吞噬滩涂、礁石。
  2007年,东华政法大学举行了一场名为“海岛立法与环境保护研讨”的研讨会,一段关于舟山群岛破坏性开发的视频——“礁石被铲平,铺成狭长的造船码头,海岛上不断出现爆破点……”成为与会者的重点议题。
  与会的舟山籍环境艺术家,外滩艺术馆馆长杨海伦,后来成为舟山破坏性开发最尖锐的批评者之一,对“北鼎星岛因开矿被铲平”、“仙草潭遗址因项目引入而毁”等事故发出沉重叹息。
  邬振元透露,当地政府曾试图将部分海岛交给投资商开发,但因为临近公海,“属于界定国家领海的基准点”,未获国家批准而作罢。
  与此同时,舟山的滩涂围垦工程一直在进行,近4万亩生态系统丰富的滩涂,将成为建筑用地。
  这是大开发时代“寸土存金”的产物,势头正劲。一名当地官员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希望借获批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点区的机会,获得更大的贸易自由度、更大尺度的海岛开发权,以及更多的农保地转建设用地指标。
  尽管“保护海洋环境”早在“十五”规划就被列入文件,但趋势似乎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一名当地分析人士指出:“在临海产业建设阶段,必然会向陆地、向海洋伸手要地盘,与环境的冲突不可避免。”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舟山沿海就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拆船厂,厂主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国外的报废船买进来,拆下钢板,收集残留的机油,转手倒卖就能赚一大笔钱。邬振元曾经见过这种在露天海滩上野蛮开展的工作,“有用的都留下,没用的电子配件、油污都倒进海里。”
  之后拆船业式微,但崛起的船舶修造业,以及临海化工业,作为污染大户,成为环保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
  这片海域还遭受到更遥远的侵袭。给舟山渔场的海洋生物带来丰富养料的长江、钱塘江、甬江,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将大量的化学物质也带了下来,后果是水质恶化,海洋生物锐减。
惨淡的捕捞量,以及越来越少的作业海域——港口、航道和海底管道、电缆的出现,让大片的传统捕捞海域成为禁区,再加上政府对小渔船的不鼓励政策,让陈资强们面临一场赌博。
  这并非舟山群岛唯一的环境隐痛。这里还是中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赤潮爆发最频繁的海域之一。
  环保赌局
  曾被舟山人视为经济支柱的鱼类,其产量和品种的转化,足以折射舟山海域生态的变化。
  1974年,刚从部队复员的邬振元,一次退潮时随渔船靠岸,发现海滩上搁浅了不计其数的大黄鱼,“个头儿非常大,我双手只能捧得动两条。”
  邬振元当渔民的弟弟,对他讲述的一段经历则更像一个传说:一条行驶中的小渔船突然无法前行,船老大检查了仪表,都无异常,往水中一看,四周黑压压的一片鱼群,挡住了船路。船老大一篙子下去,戳上来3条鱼。
  曾经是舟山渔场主要经济鱼种的大黄鱼,上世纪70年代最高年产量达1400吨,近年不足10吨,一条1公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市场标价超过2000元。  
  邬振元介绍,过去的十年里,舟山市海洋渔业的产量,一直在120万吨左右徘徊。能维持这个数据的,除了近海养殖、远洋捕捞量增加,还得益于当地政府和企业每年都要向海中投放4000万尾鱼苗。
  近海鱼类资源锐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邬振元曾到北京与不少专家交流过这个问题,得到一致的意见:高强度捕捞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海洋污染。
  “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邬振元发出感叹,他所在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已经开始着手制定《舟山渔场振兴规划》,海洋环保是重点议题之一。
  当地渔民面对媒体曾发出过“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大小黄鱼基本绝迹”的感叹。他们是海洋环境破坏最直接的受害者。
  在沈家门渔场,一名叫陈资强的渔民告诉新金融记者,2年前,他和5名合作人合资打造了一条价值50万元的钢制渔船,为此背上了10万元的债务,每年能获得4万元的收入,其中的四分之一要用来还利息,余下的用于日常开支、孩子学费,最后所剩无几。
  惨淡的捕捞量,以及越来越少的作业海域——港口、航道和海底管道、电缆的出现,让大片的传统捕捞海域成为禁区,再加上政府对小渔船的不鼓励政策,让陈资强们面临一场赌博:要么借更多的钱,打造更大的渔船,在承受更高风险时有机会赢取竞争;要么放弃自主的机会,成为别人渔船上的打工者,领取微薄的薪水。
  选择前者,普遍背上沉重债务。2002年末舟山渔村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舟山渔民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50%,船老大和小船股东是主要负债者。
  贫富差距也因此拉大。船主们有机会在一次出海中获得几十万的收益,也可能赔个精光。
  幸运的前者成为当地的富人,“那个老大,有两条船,去年赚了百余万。”1月1日,台风,在小店里和人玩纸牌的间隙,陈资强指着一辆绝尘而去的马自达轿车说。
  90%的绿色希望
  给舟山带来荣耀的发展模式本身,也在经受挑战。
  2008年,全市GDP增速,从一年前的16%掉至14%,之后两年掉落到11%。
  “GDP掉这么多点,是很不得了的事。”张翼分析,“除了部分大项目的投资周期已完结,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的冲击,也是最重要原因,我们工业产值的一半都靠船舶工业支撑。”
  “现在我们也比较为难,如果要保增长,必须靠传统的船舶修造,但这个产业的淘汰更新又是大势所趋。”张翼说。
  尽管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总量,但舟山船舶修造业的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一直为分析人士所忧虑。“我们曾经去奉化一个船厂考察,他们搞了条1万7千吨的海洋工程船,造价7000万美金,我们造一条17万吨的船,也是这个价。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船是钢板价,人家的船是技术价。”邬振元如此比喻。
  “舟山船舶修造业必须转型,必须搞人家搞不了的。”邬振元认为。
  如果说,8年前,舟山人借助外力造就了经济的腾飞,那么今天,他们必须承受因此带来的诸多烦恼。
  新的烦恼还包括:许多投资额巨大的码头,属于货主码头,虽然能带来GDP的漂亮数据,以及旺盛的人气,却无法给当地财政带来多少税收。
  “比如宝钢在马迹山的矿砂中转码头,投资13个亿,货物的进出,都属于宝钢内部的划拨,根本不在本地纳税。”张翼说。
  类似“赚人气、赚不了财气”的项目,还包括中石化的数个巨型油库,以及支撑起舟山“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七分之一强的洋山港。这个港口条件世界顶级的码头,管理体制或许也是独一无二。
  作为投资方的上海,拥有经营管理权,所在地浙江则有行政权,码头公司都在上海注册,税费几乎尽归上海。
  当地政府已经开始明白,坐拥优质的资源,不能再为他人作嫁衣。办法就是转变港口商业模式,培养本地公司,主动切入利益链中。
  “今后的港口方案,我们倾向于做公共码头,而非货主码头,通过公共码头去做贸易、配送,拉动整个港口产业链。今后选择招商对象,我们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张翼表示。
  已经开始调研,计划用十到二十年形成框架的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也将为这个城市带来新的契机。张翼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着力于进一步开发开放,提高产业的现代化程度,环境与经济建设相契合。
  幸运的是,在这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有90%的海岛仍保存完好,无人染指,适合开发的优良岸线资源也远未饱和。今天,这片富饶的水域承载的不仅是GDP,更是绿色“海洋经济”的希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2#
发表于 2013-7-14 23:20 | 只看该作者
全面的眼光和见识令人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