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章只是转载,不代表个人意见!为什么我们南方人普通话不如北方人标准,因为我们的方言就是古汉语的变体,而普通话和古汉语没关系!
一直以来我都对诗词有浓厚兴趣,但是从未尝试自己写过。为了能更好的欣赏诗词也为了偶尔“附庸高雅”一下,我看了一些关于诗词韵律的文章。令我遗憾的是,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读古代的诗词,就会发现有非常多诗词平仄不对称,句尾也不押韵,比如山行,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这当然不是古人的失误了。毫无疑问,这对欣赏唐诗宋词的音律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古代汉人说话说的和我们现代人是不一样的,古人也不肯能听懂现代“汉语”,古汉语发音四声中的“入声”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了,但在吴语,客家话等方言中存在。而现在汉人所说普通话即北京方言,不是继承于祖先所创造的令人骄傲的文化,非常令人痛心,是高雅的古汉语与北方鞑子语言混合而成的怪胎。也就是说现在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每个人都会说的普通话,不是正统的汉语,而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极大程度上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影响而形成的语言。满人统治中国几百年,其代价之一就是中国人失去了自己的语言,现在北方方言中已经没有古代汉语的特质了,绝大部份(注意是绝大部份)汉人已经不会像祖先那样交谈了。
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我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当然也包括自己民族的语言。说着普通话的时候时时感觉一阵可耻,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的侵略,这场侵略在消灭我们的语言。一直以来我都痛恨满清以及其文化,这就是现在为什么我听到北京人或者东北人说话就会感到头疼,其语言中的卷舌音和儿话音是继承于满人的语言的,而南方人说普通话没有卷舌音和儿话音,再加上自己家乡的一点口音,听起来容易接受一些。但是我家乡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还是北方方言,接近北京话超过吴语等南方方言。
那么古汉语还存在吗?可喜的是,虽然我们的汉语被满语同化几百年,虽然天朝不遗余力地普及普通话,但中国还是有一个保留显著古汉族特征的汉族民系,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市,江西的赣州地区18个县市区、福建西部,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浙江和香港部分地区。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他们就是“客家人”,他们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如果你会客家话,你用客家话来朗诵唐诗宋词,你就会觉得比用普通话,更符合平仄,更有韵味,更顺口一些。而吴语,闽南话等南方方言也不同程度保持了古汉语的古音因素。 台湾省大多数是说闽南和粤语,的确是继承了中国的文化!
我个人不反对普及普通话,但是这普通话绝对不能是北京方言,而是以客家话为基础,结合吴语、闽南话等南方方言,参考古籍资料吸收各语言中的古汉语因素,再进行一番改良,最后拥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的正统汉语。恢复古汉语是复兴汉文化的必须之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