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苹果公司出人意料地发布了一款名为“BootCamp”的小软件,使用它可以在苹果笔记本上安装Windows XP,并使之与Mac OS X共存,这让更多想拥有苹果却担心使用问题的用户雀跃欢呼。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在PC上安装好看并且好用的Mac OS X系统吧。
进入2006年,随着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全新iMac、Mac mini以及MacBook的全面上市,Mac和PC在硬件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少,二者软件的互通也越来越清晰。4月初,苹果公司出人意料地发布了一款名为“BootCamp”的小软件,使用它可以在苹果笔记本上安装Windows XP,并使之与Mac OS X共存。这一软件的发布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让Mac OS X的忠诚Fans痛斥苹果的“变节”,另一方面却让更多想拥有苹果却担心使用问题的用户雀跃欢呼。
苹果与PC之间的大门打开了,不过它是单向的,苹果用户可以使用Windows系统,却没有为PC用户发布Mac OS X系统。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对最新的Mac OS X 10.4.6的安装程序进行了修改,使它能够安装在普通PC上,而且它的运行效率已经和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Mac计算机没有多大的差距,甚至可以使之作为一些人的主要操作系统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在PC上安装好看并且好用的Mac OS X系统吧。
Part1 刻录和分区,安装Mac OS X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当然需要一台电脑,而且这台电脑的配置不能太低,运行Windows XP都不流畅的电脑肯定玩不转Mac OS X。有一个硬性的要求就是,这台PC的处理器必须支持SSE2或SSE3指令集,不过诸如Pentium 4、Pentium M或基于二者的Celeron处理器以及Sempron和Athlon 64处理器都符合这一要求。也就是说,2005年以来的主流电脑基本上都能安装。
2.硬盘分区。Mac OS X的一个“另类”之处在于它使用的是HFS+分区格式,Windows和Linux都不支持这种分区,甚至连一些常用的磁盘工具也不能识别它们,因此必须在安装之前为Mac OS X准备好可用的分区。
已经安装好系统的硬盘一般都没有可用空间了,我们可以将其他分区的可用空间集中到一起,并建立一个新分区。这个过程可以用PQ Magic、Acronis Disk Director来完成,不过更推荐使用Partition Manager(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25982.htm),因为它还可以完成下面必须的另一步操作,而其他软件大都不能同时完成两个任务。
之所以进行这一步操作,是因为当分区起始位置超过硬盘的前1024柱面后有可能会出现不能引导的情况。不过此时的分区格式还不能为Mac OS X所识别,需要进行进一步修改。右击新建好的主分区,选择“修改”、“更改分区ID”,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af”(不要引号),此时这个分区就变成Mac OS X使用的HFS+格式了(如图3)。 图3 在系统ID处输入AF
将Mac OS X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做好正式安装的准备吧!
Part2 按部就班,系统安装要注意驱动问题
启动电脑,设置为由光盘启动,如果引导成功的话会出现输入引导参数的提示,几秒钟后自动进入安装程序。
安装所需的时间取决于电脑的配置及光驱的速度。笔者使用的笔记本配置为:Celeorn M 370(1.5GHz/2MB缓存)、1GB内存、80GB 7200转硬盘、8X康宝驱动器、Buffalo WLI-G54无线网卡,整个安装过程耗时约30分钟,比安装Windows XP略快一些。
第一步是要求用户选择安装程序的语言(如图4)。我们可以看到Mac OS X支持包括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在内的15种语言,而相比之下微软则为每一种语言的Windows制作了不同的安装程序。另外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安装Mac OS X并不需要序列号。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我们已经提过,那是因为苹果靠硬件赚钱而微软靠的就是软件,所以还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处选择的语言只是安装过程中所使用,如果你希望安装好的系统使用英文或者其他语言,可以随时进行修改。
图4 选择安装程序的语言
接下来是对我们前面为Mac OS X准备好的分区进行格式化。打开顶部的“实用工具”菜单,然后选择“磁盘工具”,就会弹出一个新的窗口(如图5)。这个窗口左侧会显示出硬盘已有的分区,所有分区都会显示为灰色。如果前面的操作正确的话,点击第二个分区(可能会显示为disk0s2),底部的信息栏中会显示其分区格式为“Mac OS扩展(日志式)”,选中它之后在右侧的窗口中选择“抹掉”,然后确认后完成操作并返回安装程序(如图6)。
图5 调出“磁盘工具”
图6 “抹掉”磁盘分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Mac OS X可以读取NTFS分区但不能进行写操作,如果想和Window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话,最好将一个NTFS分区转换为FAT32分区,或者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MacDrive来对HFS+分区进行读写操作(后文会进行详细介绍)。
最后苹果还会问你是否需要购买.Mac服务,两个对话框中都直接选择最后一项不购买,设置过程就算告一段落了。看看Mac OS X清爽的界面,是不是非常有成就感呢(如图11)?
图11 终于进入了Mac OS X的主界面
正式进入系统后你会发现默认是英文界面,不要着急,前面我们已经说过,Mac OS X可以随意修改语言,点击屏幕下方的Dock中从右向左数第三个图标,会打开系统预置窗口(如图12);然后图标第一行的International图标打开区域设置窗口,从左侧的列表中将简体中文拖动到最上方(如图13),点击屏幕左上角的苹果菜单,注销后就会变成亲切的简体中文界面了
图12 调出系统预置窗口
图13 将“简体中文”拖到最上方
Mac OS X中的许多设置都是即时生效,在设置窗口中甚至没有“确定”按钮,这对于习惯了Windows的用户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Part4 启动设置,让WinXP和Mac随意切换
到此为止,我们的硬盘上已经有了Windows和Mac OS X两个操作系统,不过由于两个系统处在两个不同的硬盘分区中,而只有一个分区可以设为激活并引导系统,如果每次想切换系统都修改激活分区的话,岂不是太麻烦了吗?
不要着急,通往罗马的路当然不止一条。如果你很少使用Mac OS X,那么可以进入Windows系统,将Mac OS X安装光盘上的Chain0这个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然后用记事本打开boot.ini文件(默认属性为隐藏),在启动菜单[operating systems]字段下加入一行:
C:\Chain0="Mac OS X"
引号内的内容可以自行设置,在Windows XP启动时会显示出一个菜单供用户选择。不过使用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在这个启动菜单中选择了Mac OS X之后,Mac OS X还会再出一个菜单需要选择,操作上自然是麻烦了一点。
如果你对Mac OS X比较满意想让它留在硬盘上与Windows共同为你服务,而且想一劳永逸的话,就需要使用第三方软件来配合了,在众多多重引导软件中,笔者推荐OS Selector(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25934.htm)。OS Selector是Acronis Disk Director软件中的一个组件,最多支持在同一台电脑上安装100个以上的操作系统(不过估计很少有人会这么做),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只需一路回车即可。
运行OS Selector后它会自动搜索硬盘上已经存在的操作系统,并显示在图形化的列表中。尽管它可能不能识别这个修改版本的Mac OS X,将它显示为Unknown(如图14),但是并不影响它的正常启动,选择这个Unknown的系统仍然可以正常引导Mac OS X。选中Unknown系统的图标,然后在左侧的任务列表中选择“Properties”,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对这个系统进行重命名及更改图标等操作。可惜的是,OS Selector默认的图标库中并不包含Mac OS X的图标,如果想追求完美的话可以自行修改它的安装文件,这些图标都是以PNG格式存储在安装包中的。
图14 OS Selector将Mac OS X识别为“Unknown”
OS Selector默认的显示分辨率为800X600,在CRT上显示的效果尚可,可是到了液晶显示器上面就差强人意了。在OS Selector主界面的工具栏中找到Option图标并点击,然后选择“Display Properties”(显示属性),在右侧设置适合显示器的分辨率及色深后应用,这样看起来就非常舒服了(如图15)。 图15 设置OS Selector的显示选项
前面提到,Mac OS X不能对NTFS分区进行写操作,但是可以对FAT32分区进行读写。如果你担心在Mac OS X下操作时会因为误操作伤及FAT32分区上的东西,那么可以在OS Selector中为不同的系统设置不同的分区隐藏选项。方法是选中系统,然后点击“Properties”,然后在左侧选择“Partitions”,在右侧的窗口中就能对分区设置隐藏了(如图16)。 图16 为不同的系统设置不同的分区隐藏选项
OS Selector有三种工作方式,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延时模式。进入OS Selector选项设置窗口,在左侧选择“Startup Options”,在右侧选择“With timeout sec”(如图17),然后返回主界面选择一个系统作为默认引导项。 图17 填写延时启动的时间
Part5 利用软件,实现WinXP和Mac OS的数据互访
Mac OS X本身就可以识别Windows XP所使用的FAT32和NTFS分区,区别在于对NTFS只能读取而FAT32可以读写操作,所以在Mac OS X下基本上不存在访问Windows数据的问题。
然而反过来,要在Windows系统下访问Mac OS X分区的文件,则必须借助第三方软件(如前面提到的MacDrive,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31914.htm)来实现。虽然一般情况下没有这种需求,但是在对系统进行修改时,使用这种方式却比使用Mac OS X的字符界面终端要直观方便许多。
安装MacDrive后会要求重新启动以加载驱动程序,重启后会在系统托盘中显示一个图标,点击后即可弹出MacDrive的向导式主界面(图18)。在这个界面上点击“View Mac Disks in My Computer”会在“我的电脑”中打开一个HFS+分区窗口,“Burn a Mac CD or DVD”用来刻录苹果格式的光盘;“Partition a Mac hard disk”可以设置HFS+分区,“Change MacDrive Options”则可以对MacDrive软件本身进行一些设置。 图18 用MacDrive来让Windows访问Max OS X的分区
有时候虽然加载了MacDrive驱动,但是Windows XP并不会将HSF+分区显示在“我的电脑”列表中,这时我们可以使用Partition Manager对该分区进行加载。需要注意的是,MacDrive加载硬盘后默认可以进行写操作,在进行删除等操作时要小心不要破坏了HFS+分区的数据,否则可能造成Mac OS X系统不能引导。
Part6 取代Windows?Mac OS X的实用性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不接受Mac OS X的主要原因都是可用的软件太少。这一局面到了今天已经大为改观,Adobe与前Macromedia公司的系列软件一直就有Mac版本,微软也为Mac平台发布了专门的Office软件(不过在文本样式方面还没有做到100%兼容),至于邮件收发、音乐播放等方面,Mac OS X的iMail、iTunes比之Windows平台下的软件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图19)。
图19 在Mac OS X中收发邮件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QQ、MSN、Yahoo通和Google Talk等即时交流工具比大型软件更为重要,而这些问题在修改版的Mac OS X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如登录腾讯QQ可以使用iQQ、登录其他IM软件可以使用Adium,其功能及易用性都是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