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巴西 Brazil
1970-伟大巴西复古阵型
![]()
巴西复古阵型缔造一代王朝 去看巴西踢球!去看贝利踢球!墨西哥世界杯期间掀起了桑巴热潮。很多人认为,这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支球队。
雅伊尔津霍(查仙奴)、托斯唐、里维利诺、阿尔贝托……当然,还有球王贝利,巴西使用了复古的424阵型……
![]()
阵型:4-2-4
足球发展出现了倒退?1970年,巴西用复古的4-2-4阵型第三次夺冠。世界杯前几周才走马上任的扎加洛是个关键,他是1958年和1962年巴西两连冠的功勋队员。阿维兰热指定扎加洛接掌帅印时,他还没有教练证书,但1958年那支神奇的巴西队装在他的心中,他认定无论从实践或感情角度来看,4-2-4阵型就是他需要的,即使这个阵型已经过时。
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秘鲁等少数南美球队和极少的东欧球队还在使用4-2-4阵型。年迈的巴西队在英格兰世界杯折戟沉沙后,逐渐完成了更新换代,新一批天才已经涌现,但贝利仍然是扎加洛倚重的,此时的贝利还未满30岁。在其他位置,扎加洛对照1958年版的巴西队,分别找到了替代人选,组成了新的梦幻阵容。
小组赛中,巴西队1比0力克英格兰,尽管班克斯表演了“世纪扑救”,封出了贝利的头球,但巴西还是凭借一次精彩的团队配合,由后插上的雅伊尔津霍怒射攻入唯一进球。在半决赛中。巴西又3比1淘汰了乌拉圭,报了1950年世界杯的一箭之仇。
如果说4-2-4并非完美的话,那么巴西前场攻击能力之强大,也足以掩盖这些不足。除了小组赛对卫冕冠军英格兰,巴西每场比赛都有三或四球进账,即便是把“链式防守”演练娴熟,在半决赛淘汰了西德的意大利队,也被巴西灌进了4个球。
这场比赛是攻势足球的盛宴。里维利诺左路传中,贝利后点顶进了巴西队第100个世界杯入球,意大利随后前场反抢成功,前锋博宁塞尼亚射空门扳平。下半时,热尔松禁区前沿抽射破网,雅伊尔津霍接头球摆渡再下一城,锦上添花的一球更加精彩,从后场开始一连串看似漫不经心的倒脚后,贝利禁区前沿分球,队长阿尔伯托外脚背大力抽射破门,巴西队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扎加洛成了先后以队员和教练身份夺得世界杯的第一人,1970年的巴西队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观赏性的球队。
![]()
![]()
巴西经典11人阵容
本届冠军:巴西 最佳射手:穆勒(西德、10球)
这是一届优美的世界杯,其观赏程度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前两届中暴力横行的场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场赏心悦目的经典比赛。足球规则中首次引进了红黄牌制度,但本届大赛中没有一人被罚下(与1950年相同),同时,每场比赛可以换2人的规则也首次被确定,教练们不用再担心队员被踢伤后只能10人应战的情况发生。
擦去汗水,进攻!
这是第一次由欧洲和南美之外的国家承办世界杯,墨西哥最高达2680米的海拔令人担心,为迎合电视转播,包括开幕式在内的多场比赛被安排在中午12点,37度的高温让球员叫苦不迭。不过这并未影响比赛的观赏程度,秘鲁3比2逆转保加利亚、西德连扳3球3比2胜英格兰、意大利4比3淘汰西德以及决赛巴西4比1击败意大利的比赛都堪称经典。
![]()
轰炸机第10次投弹
在墨西哥的高原上空,一架德国轰炸机自由翱翔,盖德-穆勒两度上演帽子戏法,打进10球荣膺本届最佳射手,4年后,他又在本土4次投弹,以14球成为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人。在穆勒的前进道路上,炸毁英格兰的较量堪称经典,西德在前49分钟还以0比2落后,但随后贝肯鲍尔和乌维-席勒连进2球扳平,穆勒又在加时赛开了致命一枪。半决赛西德和意大利联手奉献了经典,双方在加时赛**打进5球,创造了世界杯之最,虽然穆勒2次为西德开火,但金童里维拉的进球帮助意大利挺进决赛。
王者巴西
![]()
世界杯之王
去看巴西踢球!去看贝利踢球!墨西哥世界杯期间掀起了桑巴热潮。很多人认为,这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支球队,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居高临下姿态俯视所有对手。雅伊尔津霍(查仙奴)、托斯唐、利维利诺、阿尔贝托……当然,还有球王贝利。主教练扎加洛曾是58、62年两届夺冠的球员,他在1970年的功绩之一就是劝说曾发誓不再踢世界杯的贝利重返球队,球王回归后,巴西队真正变得完美了。
没有人能阻挡这样一支巴西队,6场比赛打进19球,在击败对手的同时还在愉悦观众。1970年巴西同意大利的决赛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决赛之一,贝利的头球首开记录,雅伊尔津霍将比分改写为3比1,他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每场比赛都有进球的人,阿尔贝托最后的抽射将比分定格为4比1,巴西第三次夺冠,得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
贝利如何拼写?G-O-D!
前两届受伤的恶梦曾让贝利发誓,再也不参加世界杯赛,专心为桑托斯队踢球。1969年,贝利代表桑托斯队打进了个人第1000个进球,俱乐部生涯已无可征服,1970年,老友扎加洛成功的说服了贝利回归巴西队,球王也无法抗拒三夺世界杯的**。
![]()
球王登基
1970年世界杯上,贝利奠定了球王的地位。对英格兰,班克斯扑出他的头球攻门,留下了伟大的“世纪扑救”;英格兰队员为表示对王者的尊敬,没有一个人对贝利犯规,球王赛后也为他们鼓掌,这一度传为佳话。对捷克斯洛伐克,贝利在中场的吊射令人惊呼;同乌拉圭交手,他人球分跑绕过守门员,虽然射门偏出,但仍被认为是最具创意的一次过人。
决赛中,贝利头球首开记录,这是巴西的第100粒世界杯进球,“我父亲曾一场打进五个头球,因此这次我能头球破门感觉很美妙……”贝利赛后这样说道。进球后,他又两次助攻队友破门,巴西永久占有雷米特杯,贝利也成就了三夺世界杯的伟业。决赛中盯防贝利的意大利后卫博格尼切说:“赛前我对自己说,贝利也是和我们一样材料做成的人,但我错了。”决赛后英国《星期日时报》的头条这样写道:“贝利如何拼写?G-O-D!(上帝)”
世界杯史上第一射手 超高效的德国轰炸机:穆勒
![]()
穆勒的老照片集
1964年,一个矮壮的小个子来到拜仁慕尼黑签约,教练卡伊科维斯基看着他的独特体形说道:“我拿一个举重运动员能干什么呢?”他没有想到,这个“举重运动员”后来却帮助他缔造了一个拜仁时代,而且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射手。
禁区之王
这个矮个子就是盖德-穆勒(Gerd Mueller),著名的“轰炸机”,他也许是历史上最可怕的禁区杀手。1945年11月3日,穆勒出生在慕尼黑以北的诺西根镇,10岁时开始在当地的TSV队踢球,直到19岁那年。最初,穆勒踢球的目的是赡养母亲,后来曾试图转会纽伦堡,但因身材不佳被拒绝,1964年,还处在乙级的拜仁给了他机会,卡伊科维斯基将信将疑的签下了他,结果却得到了一位横行德甲14年的超级射手。
1962/63赛季,穆勒曾为TSV队打进过惊人的180球,但来到拜仁之初,主教练卡伊科维斯基却将他放在板凳上看了10场球,直到俱乐部主席Neudecker施压。1964年10月1日,穆勒首次在联赛中为拜仁出场,在对弗莱堡的比赛中独中两元,从那以后,曾对他抱有偏见的卡伊科维斯基转变了态度,亲切的称呼穆勒“我的矮胖子”。
穆勒的特点极为鲜明,他的射术一流,虽然身高不高,但头球技术很出色。他的“绝技”是抢点,对球落点的判断和射门的超凡脚感帮助他一次次的在对手禁区内投弹。从1964-65到77-78赛季的15年里,穆勒每一年都是拜仁队内的第一得分手,7次德甲最佳射手,71-72赛季,他一个赛季在德甲中打进40球,这一纪录至今无人可破。另外,在427场德甲中,穆勒共打进365球,这一进球率也无人能及。
在帮助拜仁升入德甲后,“马耶尔-贝肯鲍尔-穆勒”中轴成为了德国乃至欧洲最令人畏惧的组合,他们在1969年首夺联赛冠军,从1972到74年三连冠,而从74年到76年,更是实现了欧洲冠军杯的三连霸!在这样的成就中,轰炸机的作用丝毫不逊于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曾这样说:“拜仁拥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穆勒和他的进球。”
世界杯射手之王
没有任何国家队教练能忽视这样的射手。1966年10月12日,穆勒首次代表西德队出战,2比0击败土耳其。1970年世界杯是穆勒的巅峰岁月之一,他在那届大赛中打进10球,除了在三四名决赛中交了白卷外,其他5战场场破门,最终,他获得了最佳射手。“这届世界杯对我个人来说,甚至比1974年更重要。”穆勒这样回忆道。
1972年,穆勒帮助西德队获得了欧洲杯,1974年,他在个人荣誉上登上了顶峰。前6场穆勒只进3球,但最好的留在了最后,决赛对荷兰,他打进了反超的1球,帮助西德捧起了世界杯。这个球也是穆勒国家队生涯的最后一次投弹,甚至是他整个球员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球从邦霍夫脚下传入禁区,我的位置跑过了,球碰了我的左脚向后弹,我返过身去,转身用右脚射门,突然,我看到球就在网里了!”穆勒回忆说,“这当然是我最重要的一个进球。”
这个进球帮助西德夺取了世界杯,也让穆勒以14个球超过法国射手方丹,位列世界杯历史射手榜的第一位。在他身后,贝利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但单论进球和射术,世界杯历史上没有人能和“轰炸机”相比。
穆勒也许本可以进更多的球,但世界杯后,28岁的他却意外退出了国家队,留下了出战62场打进68球的成绩单。关于这个决定,有两种猜测,西德政府不允许球员的妻子参加庆功宴,这曾让穆勒勃然大怒,另一个说法是,穆勒对世界杯后拿到的奖金不满,他曾嘲讽足协“发的那点钱很可笑”。
1979年,穆勒离开了拜仁慕尼黑,后曾到北美联赛效力,并于1982年退役。离开足球后,轰炸机限于无事可作的状态,酗酒险些毁了他。当年的队友霍内斯拯救了穆勒,他邀请穆勒出任拜仁俱乐部的球探和助理教练,帮助训练前锋和守门员。
穆勒球员生涯数据:
国家队:出场62次,打进68球;1970年世界杯最佳射手(10球);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人(14球);1972年欧洲杯冠军、1974年世界杯冠军;1966年10月12日国家队处子秀,2比0土耳其、1974年7月7日最后一战,世界杯决赛2比1荷兰。
俱乐部:4次德甲联赛冠军(1969, 1972, 1973, 1974);3次欧洲冠军杯冠军(1974, 1975, 1976);427场德甲联赛打进365球、74场欧洲俱乐部赛事打进66球;7次德甲最佳射手(1967 (28球), 1969 (30), 1970 (38), 1972 (40), 1973 (36), 1974 (30), 1978 (24) );1次欧洲足球先生(1970)。
世界杯夺冠场场破门 贝利身边被低估的杀手:查仙奴
![]()
查仙奴的老照片集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为某些并不规范的中文译名拍案叫绝,正如“燕浩云”远比埃因霍温更能贴切体现荷兰人球场上的豪情一样,与“查仙奴”三个字相比,“雅伊尔津霍”这一常规译法简直显得“面目可憎”。相信对于很多老资格的中国球迷来说,每当听见这三个字,一位肤色黝黑射术鬼魅的巴西前锋形象便会在脑海中骤然浮现。迄今为止数百名曾经染指世界杯桂冠的球员中,能在一届大赛中做到夺冠且场场皆有入球的,唯有70年传奇射手查仙奴一人。
在英国《世界足球》杂志社上世纪的一次评选中,查仙奴排名20世纪百大球星第27位,在巴西球员中位列第六。在这一颇具几分地域性的评选中,查仙奴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排名,很大程度上源于70年墨西哥夏天的一幕...
1970年6月7日,墨西哥世界杯小组赛,当英格兰门神班克斯以一记史上最佳扑救将贝利的头球封出时,很多人认为这个状态奇佳的门将将是无法被攻破的,但下半时15分钟,贝利在禁区内从容停球之后向右侧轻灵一推,把接力棒交给身边埋伏已久的那个黑小子,接下来人们看到的便是一记火力极为迅猛的大力轰门,舍身扑救的班克斯也难以阻止皮球入网,英格兰人终于在巴西面前俯首称臣。
这个进球的黑小子全名贾尔-文图拉-菲里奥,人们习惯称呼他为查仙奴。
天生奇才
查仙奴出生于1944年12月25日,与诸多少年得志的巴西足球天才相似,出生于圣诞节的查仙奴在15岁那年便亮相巴西职业联赛中,在自己所效力的博塔福格队中,查仙奴也迅速确立了自己的偶像与奋斗目标——在那时比查仙奴年长11岁的老大哥加林查正处于巅峰期,火箭鸟如拾草芥的过人与射门也年轻的查仙奴一次次热血沸腾,同门师兄在国家队的辉煌也成为了查仙奴奋斗的最大动力。
如果人们只关注70年世界杯上查仙奴的表现,那么很容易想当然地将查仙奴看作一位天才的右边锋,但事实上在职业生涯初期,查仙奴更多的出现在左前卫或左边锋的位置上,因为博塔福格的右路加林查永远都是雷打不动的主力。然而当加林查偶尔因伤缺阵时,博塔福格球迷们惊讶地发现出现在右路的查仙奴也极具威胁,这意外的惊喜引起了巴西主帅费奥拉的注意,在19岁那年,查仙奴幸运地迎来了自己的国家队处子演出。
在这场巴西4-1击败葡萄牙的比赛中,查仙奴上演了颇为完美的处子战,他为球队攻入了锁定胜局的一球。不过在人才济济的巴西队中,这样的表现还不足以迅速让年轻的查仙奴取得立足的机会,他再次入选国家队的机会直到一年之后才到来,而这一次等待年轻的查仙奴的却是相当严酷的经历——查仙奴在连续15场比赛中维持着尴尬的进球荒,直到66年世界杯前同瑞典马尔默的非正式热身赛中才取得了为国家队的第二粒入球。而当查仙奴的状态似乎刚刚迎来转机时,更大的磨难其实还在后面等着他。
1966年世界杯对于辉煌年代的巴西队永远是一次无法治愈的伤痛,贝利与加林查的才华在对手凶悍的砍杀战术面前遍体鳞伤,连续三场首发出现在左路的查仙奴也无所作为。1-3,巴西负于葡萄牙,小组赛即遭淘汰,从葡萄牙到葡萄牙,22岁的查仙奴与老大哥们一同体会了几乎是一个60年代巴西国脚所能经历的最伤痛,查仙奴的国家队恩师费奥拉也就此下课。此后直到1968年,淡出国家队两年的查仙奴才得到重返国际赛场的机会,在这场复出亮相4-0击败乌拉圭的比赛中,查仙奴取得一球进帐,这是一个良好的新开始,查仙奴终于可以出现在自己最为擅长的右前锋位置上,一个平均两场便能奉献一粒入球的射手就此诞生了。
场场进球,世界杯史上唯一一人
70年世界杯是属于诸多巨星的一届盛会,而查仙奴则在墨西哥赛场上将自己的名字永留世界杯殿堂中。这个身披7号球衣的右边锋永远不是场上最为显眼突出的人物,但每场比赛中人们都能看到他的精彩入球。首战捷克查仙奴两记进球皆可圈可点,一记挑过门将轻松送球入空门,另一球则是从本方半场开始长驱直入,闪开两人防守将球斜射入死角。与对英格兰的那脚劲射类似,查仙奴连续在比赛中扮演着替贝利弥补遗憾的角色,半决赛同乌拉圭一战,贝利在充满想象力的人球分过之后小角度面对空门打偏,而仅仅几分钟之后查仙奴便在“自己的地盘”发威,从禁区右侧拍马杀入将球推入守门员无法触及的球门死角。
当决赛巴西2-1领先意大利时,所有人都意识到第三次世界冠军正向桑巴军团开始招手了,而查仙奴则知道他的下一进球不仅会完成场场破门的纪录,更会帮助球队以更大优势确保胜局。7号射手的进球运在这个夏天似乎是不可阻挡的,当队友的右路传中落在小禁区前时,查仙奴停球后的大力射门并未踢中皮球,但他的挥腿动作却晃晕了意大利队门将与后卫,混乱之中皮球居然沿着查仙奴停球的轨迹缓缓滚入了门内,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意大利反超比分的希望就此失去,而查仙奴也为自己的墨西哥之旅留下了完美句号。
70年世界杯之后,查仙奴告别了自己效力10年并夺得三次圣保罗州冠军的博塔福格队,开始了欧洲淘金之旅,不过经过在马赛队中一段短暂的不愉快日子之后,查仙奴回到了巴西并效力克鲁塞罗队。74年世界杯查仙奴和里维利诺领衔的巴西队尽管实力强劲,但他们遇到了更具攻击力也更具激情的荷兰队,最终查仙奴的两粒入球只能帮助巴西队取得第四名。这是查仙奴的最后一届世界杯,但他的国家队生涯却并未就此停止,直到1982年,38岁的查仙奴才宣告退出巴西国家队,巴西1-1战平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赛成为这位传奇射手的告别演出,在效力国家队的82场比赛中,查仙奴攻入34球。
退役之后的查仙奴也和很多当年队友一样开始了教练生涯,尽管他至今未能步入**教练的行列,但在90年代执教业余球队克里斯托瓦奥的查仙奴却为巴西足坛发掘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1991年他发现自己队中有一位天赋禀异的14岁少年,于是他开始对这个孩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查仙奴的**之下,这个天才少年先进入了巴西少年队,两年后转投克鲁塞罗...直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查仙奴不无欣慰地目睹着自己这位当年得意弟子的进球为巴西带来了第五届世界杯,那也许是查仙奴在1970年之后最为愉悦的一刻。
当年的那个少年当然就是罗纳尔多,而即便是他在韩日世界杯上的神奇表现,也终究未能重演恩师32年前为冠军队场场入球的辉煌,这一纪录时至今日依然只属于查仙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