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0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字塔之谜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8-9 09:07 | 只看该作者
无法想象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8-9 14:00 | 只看该作者
失传的东西
墨家的机关
诸葛的木牛流马
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2:2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海棠轩2008-08-09 09:07发表的“”:
无法想象的 。。。
是啊, 人类的能量也是无法估计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14 03:1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外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15 18:3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的....
我真的无法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8-20 12:20 | 只看该作者
人要是全部能理解
那人就是道了
而不是人是人
道是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20 13:49 | 只看该作者
并非出于实用目的的建筑?不是陵寝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25 22:27 | 只看该作者
有科考队发现金子塔有过长期水淹的痕迹 而埃及河水位在那个高度是万年前的事  所以是不是埃及人造的还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迄今为止,埃及共发现金字塔80 座。这些大大小小的雄奇建筑,分布于尼罗河两岸,其中最高大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它修筑于4500 年以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个人工建筑物。胡夫金字塔耸立于开罗以西10 千米外的吉萨高原。那儿荒砂遍地、碎石裸露,是一片不毛之地。在这种地方修筑这样一座显然并非出于实用目的的建筑,设计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据研究,这座金字塔可以在风沙弥漫中继续存在10万年而不会损坏,这个时间结束以前,人类文明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令人徨惑之处还在于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运载神殿所需的巨大石料。传统的看法认为,古埃及人利用滚木运输,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固然能将巨大的石料运抵工地,但滚木需要大树的树干才能做成,而尼罗河流域树木稀少。在尼罗河岸分布最广、生长最多的是棕榈树,但古埃及人不可能大片砍伐棕榈树,而且质地松软的棕榈树干是无法充当滚木的。棕榈树的果实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粮食来源,棕榈树叶又是炎热的沙漠中惟一可以遮阳的材料,大规模砍伐棕榈树,等于埃及人在做自杀的蠢事。那么,埃及人很可能从域外进口木材。提出这样设想的人并没想到,从外地输入木材就意味着古埃及人拥有一个庞大的船队,渡河将木材运抵亚历山大港后,还得溯尼罗河而上,将木材转运到开罗,从开罗装上马车再送到工地。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大批科学工作者来到埃及。他们以诧异的眼光,望着这座庞然大物。古代埃及人把巨大的石块雕凿并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墓室的布局宛如迷宫。陵墓的通风道倾斜深入多层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华丽的浮雕,令游人叹为观止,但谁也弄不清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及雕刻技巧,不知他们运用怎样精良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400 年前,那时侯人类尚未掌握铁器。令专家们更不可思议的是建造这座金字塔,需要多少劳动力?据估计,建造金字塔时,埃及的居民必须有5000万,否则难以维持工程所需的粮食和劳动力。当专家翻开历史的册页时,便发现问题更难以让人理解了,因为公元前3 0 0 0 年全世界的人口只有 2000 万左右。



据测算胡夫金字塔是由260 万块每块重约10 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历经4500 年的风风雨雨,其缝隙迄今仍相当严密,一把锋利的尖刀都难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 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者奴隶之手,的确叫人难以置信。认为金字塔仅仅是埃及法老陵墓也同样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暂且不说这260 万块巨石如何开采,单说把它们堆砌起来就是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每天筑砌10 块巨石,那么完成这个建筑所需的时间为260 万天、即700 年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加速工程的进程,如果每天筑砌100 块巨石,那么,完成这个建筑所需的时间为26000 天,即70 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埃及法老们是可以算得出来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