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6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创业九天破产敲响警钟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9-22 09:23 | 只看该作者
是呀,要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22 10:29 | 只看该作者
深痛哀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22 13:15 | 只看该作者
[mop098]  [mop0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29日,由于“没有房子、汽车做抵押,也没公司当担保”而没贷来款,“陕西正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舒正义决定让公司“破产”,至此,成立于4月21日,仅存在九天的公司“破产”了。为此,有业界前辈称,“真的有点太夸张”。

   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一大民生问题,所以备受人们关注。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载,今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59万,比上年增加64万人。面对如此之众的就业大军,创业就自然要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

   舒正义的大学生公司独撑九天危局后就“破产”了,这不是闹剧。我们不能不从中去作深入思考,更恰当地说,舒正义公司的破产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固然与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密切相关,但除此之外,是更深层地暴露了我国对大学生创业工程投入的相对滞后甚至缺失。

   首先是大学教育对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普遍不够重视,诚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王义军副教授所言: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没有符合国情的本土教材,几乎是空白。笔者所在学校虽然开了一些创业教育理论课,但多数是设而不开班的。创业教育的落后,不仅会淡薄学生的创业意识,还会使学生的创业天赋长期得不到培养和挖掘。

   大学生在大学时代的创业实践也很关键,但大学生很难得到专门的实践机会,据一份调查显示,占70%的大学生都选择了兼职的实践形式,大学生普遍是靠兼职来获得极其有限的创业能力锻炼。也有一些大学因为片面追求就业率,而根本不顾及对创业教育的投入,甚至不把其纳入常规教育体系中。如此种种,使得大学生就业学习还处在“自习状态”。

   另据一份调查显示,有创业意愿者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经验和资金上。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但在实际中,像舒正义“没有房子、汽车做抵押,也没公司当担保”而很难贷上款的现象并不少见,最终,公司在奄奄一息中无奈“闭目”。银行作为商业机构,不放心放贷于年轻历浅的大学生,我们无话可辨,但国家和社会总应多给那些时代新秀们多些支持吧,尤其是对于那些很有创业头脑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国家和社会更应多些理性扶持。

   笔者以为,“全民创业”不应是一个空口号,也绝不该赶个时髦,那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靠个人的“修炼”,还要靠教育的大力投入以及社会的注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