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看,救灾的主攻方向确实是错了,一开始将焦点放在了汶川县城,因为没有音讯,居然花费这么 长时间(11小时)才联系上,在此期间及以后救灾的绝大部分人力物力以及新闻关注焦点都集中在汶川 县城。如果第一时间(当天,震后并没有立即下雨)就有一架飞机或直升机过去低空侦察,取得联系, 根本不会将主攻方向弄错。而实际的重灾区如现在所知,是绵阳、北川、德阳甚至成都附近,这一错误 不知道造成了多少人死了。 救灾和打仗实际是一样的,大家都没有金手指,彼此都不知道位置,所以 首先要掌握敌情,侦察地图,不侦察就主攻结局会很惨的。另外,为什么11个小时才联系上?这11个 小时汶川党委和政府在干什么? 更奇怪的是,当第二天1时15分就知道汶川县城灾情并不那么严重, 3万多人处于安全境地,那为什么还要为了这3万人,置其他更多处于险境,埋在废墟中的人于不顾, 还是将主力集中于汶川县城?只要留一路人马就够了,而且关键你也不可能立即到达县城。救灾如打 仗,信息不明,容易误事啊!将主力集中与山间公路较劲(不是不应该,一路足矣,三万人毕竟是安全 的),另一边平原上的重灾区数万民灾民却在废墟下呻吟,情何已堪? 还是灾情情况根本掌握不了, 不知道其他地区更严重,但也更容易抢救,德阳、绵阳的情况更加严重,受灾人更重,处境更艰险,结 果正如现在知道的那样,死亡也最多。可能当时还不知道绵阳、德阳等地的灾情,因此还以汶川作为主 攻方向,关键还是情报搜集的问题。 这导致了另一个副作用,正因为主攻方向错误,在某种程度上给 了许多人一个理由,即境外救援队不必来,因为来了也进不去!进不去汶川县城,难道不能去绵阳、德 阳、都江堰?这些灾区都一度被边缘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