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2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跨专业考生经验:条理复习专业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4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跨专业考生经验:条理复习专业课
转自:http://www.nongxue.net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讲,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专业课的复习了。我作为一名过来人,在此与2008年跨专业考生分享一些复习经验,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跨专业的目的

  在复习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跨专业?自己选择这个新专业的优势是什么?很多同学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加思考一味的从兴趣出发,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到9月、10月份的时候,专业课压力过重,然后选择了放弃专业或者放弃考研。当然,兴趣是考研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尽量选择专业跨度不大的学科。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暑假对于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是学习专业课的黄金时期,所以,现在认真考虑专业问题是很有必要事情。如果感觉拟定的专业不合适,现在及早更换还来得及。
    
  复习安排

  很多人认为暑假期间专业课的复习每天1到2个小时就足够了,其实这是对于本专业考研考生的要求。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每天安排3到4个小时的专业课复习是一个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对于文科类的考生,复习参考书目比较多,所以提前准备才能追上其他本专业的考生。

  暑假的专业课复习最好进行两轮,至少到9月中旬的时候,两轮专业课的复习要结束。在第一轮复习时候,关键是对参考书目的熟悉,做到大概有印象。这个阶段以10-15天为宜(针对文科考生)。在第二阶段,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细致的看书和做笔记,跨专业的考生千万不要忽视笔记的作用,尤其是自己做的笔记,它能够加深你对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笔记与真题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搜集笔记和内部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你在复习的过程中少走不少的弯路,能够清楚的了解重点与难点。真题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很多同学认为真题出过了以后就不会再出了,抱有这样的想法的同学就犯了大错了。专业课重复出题的概率是非常的高的,认真分析你所报考的专业近五年的真题,你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甚至是题目都是重复的。另外,分析真题还有助于我们找准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找出易考点,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能够准确的抓住重点和命题点。
转自:http://www.nongxue.ne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8-3-9 18:59 | 只看该作者
※※《陕西教育》(下旬刊)征稿启事 ※※
电话:029-81186164  信箱:jiaoyu68@163.com
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陕西教育》杂志自2007年7月起由半月刊变更为旬刊。其下旬刊属于综合性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具有学士学位以上的高学历人群各类原创性的学术理论、工作实践、成果综述性文章,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及中等职业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评职、晋级等方面提供主阵地。
《陕西教育》(下旬高教)采用国际标准大16开本、128页码。封面典雅庄重,内文采用进口轻涂纸单色印刷,内文按照传统学术期刊版式标准,内容容量大,信息点集中,学科包含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于ASPT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龙源期刊网全球版权唯一代理期刊。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陕西教育报刊社
国际刊号:ISSN1002-2058    国内刊号:CN61-1018/G4
邮发代号:52-175        社址:西安市纬二十六街中段
责任编辑:张编辑        网址:www.sxjylw.com
投稿信箱:jiaoyu68@163.com
办公电话:029-81186164  86221430   工作Q Q: 693158513
主要栏目:
   特稿、新视点、人物、教育感悟、教学方法、教研.课标、经济.管理、领导艺术、学校管理、文化艺术、信息技术、法制.社会、金融.贸易、研究生论坛、今日大学生等。
投稿要求:
1.本刊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为职志,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导扬先进文化,关注学术前沿,发表未经任何形式(包括正式出版的纸张出版物、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正式发表过的关于法学、教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语言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学科和专门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2、本刊坚持扶助年轻学术人士,广泛吸纳优质外稿(海内外学者),坚持以质量取稿的原则。
3、文稿总体要求论题新颖,见解独到,论证严密,语言流畅,标点符合规范,篇幅2500~5000字以内为宜。少数论题容量大、材料丰富、层次复杂的文稿以7500字为限。尤其欢迎贴近时代脉搏、关乎当前学术讨论热点、焦点的论文或言简意赅的精粹短稿。
4、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请同时提供以下相关信息:①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②工作单位(含二级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电话);③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④文章内容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8个),以及文章题名(含副标题)和第②④二项的英语译文。
5、来稿文责自负,本编辑部有权作内容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作者自留底稿,本编辑部只函告审理意见,概不退稿。

-------------------------------------------------------------------------------
文化圈 www.ccclw.cn
●  整合中国编辑联盟,国内最权威的期刊资讯中心。
●  整合网上书店│图书音像│在线阅读│论文发表│报刊约稿│参考文献│文化名流│国学宝库│诗文赏析│摄影书法│收藏鉴宝│古玩书画│建筑设计│教育资源│教研课改│教育培训│音乐舞蹈│时尚综艺│商贸经济│民俗家居│考古历法│旅游美食│民族地域│课件下载│教案参考│写作技巧等资源。
●  文化圈内全体员工真诚的欢迎您的光临  》》》 www.ccclw.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