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开复执掌的中国谷歌公司计划收购导航网站265.com的消息由来已久,近日,网媒已经从265.com的域名记录发
现,其东家已经写成了山景城 Amphitheatre大道1600号的Google公司.显然,虽然没有对外公开宣布,但是收购已经
在背后秘密完成.笔者作为全球Google的用户 和支持者之一,听到这则消息是感到极为震惊的.美国Google的企业训
言是“不作恶”,而中国这个名为265的导航网站正是通过用户十分反感的手段占领 用户的浏览器,其霸道程度堪比
此前人人喊打的“流氓软件”.
265的手段似乎不是用客户端的流氓插件,而是和掌握DNS服务器的电信运营商达成了某种交易.笔者此前用的是
Maxthon浏览器,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地址栏中采用快捷搜时,265的导航网站主页强行出现.此情此景,让笔
者感到愤怒和无奈.
这个导航网站的霸道作风如何猖獗?列位看官只需要用“265 骚扰”或是“265 烦人”百度一下,便可以了解一
二.
让人吃惊的是,这么一个“烦人”和“骚扰”的网站,居然被李开复的中国谷歌接收了下来,难道李开复真以为
“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一收购更是显现出李开复的尴尬境地.此前,在慢如蜗牛的中国本地化产品开发中,李开复团队除了模仿中国
本土互联网公司之外在创新上毫无作为.迄今为止排列在中国谷歌实验室中的四个产品(导航、热榜、输入法、生活
搜索),无一不是照虎画猫,输入法和生活搜索更是引发了“中国谷歌只会克隆”的口水之战.从导航的技术含量上来
说,一个学习Dreamweaver和HTML三个月的菜鸟即可完成,和美国Google传奇般的技术创新(比如 Google地球、Gmail
、电子表格)相隔十万八千里.
李开复收购265,否定旗下工程师的导航网页“菜鸟级”产品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把全球Google的“不
作恶”当成了玩笑,任由国内成千上网Google粉丝珍爱的品牌遭到肆意踩踏.
上一次注资南方的P2P下载工具迅雷,虽然“败笔执笔者”不是李开复本人(不知来头的一个亚洲投资总监),但
是在国内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迅雷虽是第三方的下载内容聚合商,其品牌广告得以显示的基础正是海量色情和盗版
内容可以在此高速下载.迄今为止,迅雷已经惹上了内容出版商的官司麻烦.在版权法律严厉的美国,诸如BT、Kazaa
这样的P2P工具早已在官司打压之下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即将让位于价格日趋低廉的正版收费下载网站.中国谷歌无
视P2P在美国面临的法律困境,却把迅雷当成了香饽饽.这一举动是一个十足的败笔.
后来的拼音输入法词库“抄袭门”风波,再次让李开复和中国谷歌陷入了一场信誉危机,并且让全球坦荡荡的君
子Google在中国步入了“不得不道歉”的尴尬境地.
李开复不止一次提到过,中国谷歌的发展历程是人才第一、产品第二、市场份额第三.在外界不为了解的招聘过
程在去年秋天宣告结束之后,中国谷歌的产品风波便一个接一个冒出,一个个低创新水平、低技术含量的所谓“新产
品”反而为领先的竞争对手通过口水战大肆进行市场推广提供了绝佳机会.在一场场风波之中,中国谷歌正在面向中
国的用户、中国的媒体竖立一个“创新上薄弱、品行上可疑”的糟糕形象.
四月份施密特访华,这位对于中国市场如“门外汉”的高管给李开复留下一个95分,以及许多十分“老外”的表
态:他说国内对李开复的负面舆论是对手的阴谋、他对于遥遥领先的百度根本不在意、他还以为中国谷歌有11个新
产品、他认为中国谷歌在本地化上优于百度.诸如此类,已经让这个95分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笔者已经在《施密
特真了解中国谷歌吗》给予了质疑.
综上所述,出身于语音识别专家的李开复在搜索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陷入了泥潭,更让人们搞不懂的是,
这位中国谷歌的掌门不顾国内 Google粉丝和舆论的不满声音,一再藐视“Don't Be Evil”原则,收购或者注资道德
操守可疑的厂商.如此的一个中国谷歌和一个“特制专供”的Google.cn,真不知道要滑向何方.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北大青鸟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的毕业生
,却成为了招聘会上的抢手人才。北大测试北航校区金校长介绍说:“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
,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据悉,北大测试的课程是一套系统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课程,这套课程是在面访100多位企业资深测试经理的基础
上,由中、印、美三方专家联手打造的,授课方法强调场景教学,通过18个项目实训和严格的准职业人训练保证一个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员在经过科学系统的学习后成为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北大测试复兴门校区刘校长介绍说:“金桥就业工程是北大测试北航校区和复兴门校区率先独家启动的整体就业解
决方案,方案立足点是实实在在为学员提供高附加值服务,通过与300多家IT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为学员搭建就业求
职的桥梁,校企联合招聘会以每周一场的速度推进,学员的就业能力来自高质量的授课和高附加值的服务,绝非一
纸漏洞百出的就业协议”
谈到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前景,两位校长表示: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软件
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前景将一路看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