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8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的由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9 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减乘除 (+,-,×(?),÷)等数学符号都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 才得到广泛使用。 加法符号, 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 写“et”也嫌慢了, 为了加快速度, 把两个字母连着写, 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减法也是同样, 使用英文minus (减少) 的字头m, 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 逐渐变成了“-”。 在“+”号出现了100年左右后, 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 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χ相混淆,建议用“?”作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容易与小数点相混, 仍坚持采用×号。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 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 例如, 100个苹果分给10位小朋友, 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 。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 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 莱布尼兹是使用“∶”代表除号, 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人们也用“∶”表示比, 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8-2-19 17:10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2-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s:41]  [s:41]  [s:41]  [s:41]  [s: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2-26 15:46 | 只看该作者
那么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