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晚报2月8日报道 “拜年短信像雪片一样飘来。”在媒体工作的赵先生今早这样告诉记者。昨夜至今晨,鼠年拜年的短信达到高潮,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人都能感受短信带来的春节热情。
记者留意国内几大网站,上面均开出了专为春节短信下载服务的特区。短信的内容五花八门,而其实质均以贺喜类吉利话为主。
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张婕今年28岁,她告诉记者,她与同事平时工作很累,所以赶上过节拜年,一般都会去网站上下载个好玩又代表自己心情的短信,然后发给自己的朋友们。“平常上班脑子就够累的了,过节时还是省省脑子好。”张婕说。
赵先生在媒体工作,平时接触的关系源较多。他称,除夕下午开始,他就收到大量短信,最后他不得不将短信提示音调为静音。结果10分钟以后,赵先生打开手机,里面有50多条未读短信。
同样,赵先生每年过节也要向朋友发短信表示问候。“我有2000多人的信息,单是发短信,就要耗费小半天的工夫。”赵先生说。
赵先生同时表示,他虽然不喜欢从网上下短信,但很喜欢转发别人的短信。“自己写的有时还赶不上人家的好,朋友的短信有时还是蛮有意思的。”赵先生说。
在昨天上午记者随机采访的30多人中,对方均表示自己要么是从网上下载短信,要么是转发有意思的短信,较少有原创的举动。但他们也承认,这样无原创的劳动确实给人以缺乏亲情的感觉。
特快追访 拜年短信下载数量下滑
昨天上午,记者从多家提供短信下载服务的网站了解到,这几年拜年短信下载数量逐渐下滑。
究其原因,是手机用户开始逐渐回归自我编写短信,而手机用户本身收到数量庞大的拜年短信也已足够支撑其向亲朋好友转发短信祝福。
记者声音 原创少难觅温馨
用短信为亲朋好友捎去节日祝愿已成为一种时尚。经常有手机用户在给朋友发送了一条拜年短信后,自己却收到数条稍微改头换面或完全一样的短信,而不少人甚至在收到拜年短信后看都不看就开始一轮转发。
拜年短信原创祝愿越来越少,大家已很难找到被祝福的温馨感觉,不少在几年前还热衷于短信拜年的人,在经历了多次的“千人一信”之后,已经开始抗拒短信拜年这一形式。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表示,拜年短信出现大面积拷贝转发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而大家的归属感和传统的心理日趋淡化。夏教授认为,大家应自己编写祝愿短信,哪怕在内容文笔上不如专业写手,但却能够真实传递自己的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