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5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大立春习俗喜迎春姑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8 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人心中,立春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因为它标志着冬去春来。先让我们读读下面这两首欢快的“春姑娘”诗歌: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吹着悠扬的口哨,把温柔的春风送过溪岸,拂过树木;她绽开美丽的笑容,把山间的动物都吸引出来了。  
    春风带来了春姑娘,春姑娘美丽又善良文字文字文字,她把绿油油的衣裳,披在小草们的身上,她用花草串成珠链,将大地扮得更漂亮,她愉快的轻声歌唱,乘着白云到处飘荡,她走过田野绕过村庄,拂过海面飘过山岗,她飞过高山掠过海洋,赶走冬寒带来温暖,到处充满着蓬勃气象,到处充满着光明希望,到处充满着蓬勃气象,到处充满着光明希望。
      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八,就是可以宣布2008年的春天正式来临——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开始之意,文字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    老朽查阅了许多资料,在我国庆祝立春有许多传统习俗,因年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异,但大体相近,特归纳了六条,其中一些习俗在当今社会还很完整地在民间传承,有一些已经很是鲜见。
                      一、鞭春牛
鞭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    在清代,各州、县的地方官员,立春之日会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毕,要用彩纸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内所装的干果食品,随之抛洒一地,儿童争而食之。
                                   二、抬春色
       清朝时,潮汕地区有一种称为“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 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
                          三、送春牛、迎春鸡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也有地方缝制春鸡,立春前缝制的谓之“迎春鸡”,立春当天缝制的谓之“打春鸡”。“迎春鸡”缝一只,“打春鸡”缝两只。缝好后分别缝在孩子袄袖和帽子上,或者分别缝在两个袄袖上。
                           四、咬春、尝春
     有的地方还曾流行“咬春”、“尝春”的习俗。“咬春”其实就是在立春时吃生萝卜。据说立春之日咬一口生萝卜可消除春困。“尝春”的情形实际上和“咬春”差不多,只不过咬的不是生萝卜而是春饼和春盘。春饼是用面烙制的薄饼,春盘又称“五辛盘”,是将五种辛辣的生菜装到一个盘里,通常是用葱、姜、蒜、芥菜疙瘩、辣椒等切成细丝调和而成,有点类似于拌凉菜。现在吃春盘、春饼的习俗已不多见,大多改吃饺子、面条了,民间有“迎春饺子打春面”的说法。
                            五、试  春
    在鲁西北流行一种用鹅毛或者鸡毛“试春”的活动:把一根竹筒埋进地里,在露出地面的筒口上放一根鹅毛或者鸡毛,立春时刻一到,鹅毛或者鸡毛就会飞起来,说明地气萌动,春已来临,当地俗话叫做“春来鹅毛起”。    南方客家人还有在立春之时立生鸡蛋,拿一个生鸡蛋直立放在平滑的桌面,只要心诚,时辰一到生鸡蛋自然立起来了,也预示新年将风调雨顺。有的地方还有在秋分或春分时立生鸡蛋的。
                            六、迎  春
    立春这天,山东人通常要三五成群到野外去迎接春天,有的地方似乎连春天从什么方向来都知道了,说是出了村庄往东走,而且迎接到的“春天”也很有意思:出村庄后不论远近,只要遇见穿红衣、戴红帽、披红围巾或者提红包袱的人,就算是迎着春了。运城地区新嫁女,立春这天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8-2-8 17:2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