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29 11:18
|
只看该作者
姐心中根蒂固便是這種想法。但大哥一來好奇,二來又是年幼膽壯,便想出門探個究
竟,我則一心想跟,大哥說:「那你別出聲噢!」,當我們出門探看時,大姐的描述是大哥看到一個黑
胡胡的影子從後門處一路飄到前廳,接著便消失無蹤,我追問大姐那我看到了什麼,大姐卻說,我只
說:「白白的,真好玩。」我自己也不知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四人又上床睡覺。
間隔了三、四日,有一晚我們被父親的叫罵聲吵醒,父親說道:「要就沖著我來,何必驚嚇女人、小
孩!」,原來那一夜,母親也聽到了腳步聲,從那日起母親便常患失眠,或許我們的生活都沒有遭到破
壞,但是精神的折磨卻是父母所不能忍受的。父親又常說自己做事光明磊落,心安理得,何以鬼物卻一
直要來騷擾呢?
有一夜二姐迷迷糊糊的爬起來(二姐小時曾有一段時間有夢遊的習慣),但人在夢遊時仍是有意識,只
是自己不知是夢是真,她走到客廳,接著就在客廳睡著了。第二天她醒來回憶起昨日的事,她只記得客
廳裡坐著一個女人,樣貌很年輕,穿著一件奇怪的服裝(後來母親由她的描述,知道那是和服)。但我
們不知到底是夢,還是真。
七、老人的再度來訪
這年端午外婆到家裡來,聽母親的訴說,一心要我們搬家,但是父親一向鐵齒,說非要弄個清楚才肯罷
休,父親說在大圳橋頭遇水鬼自己都不曾怕過(這事大家若想聽我再告訴各位),因此非得查個明白,
不然絕不肯干休,外婆會幫人收驚,對於神祇一事非常相信,因此便在取了大哥、二姐及我的衣服,回
家問個究竟,但結果都是一模一樣--衝撞女鬼,母親心下害怕,在外婆的陪同下去找了廟宇希望能將
那人請出來,問個究竟。但是一無所獲,那人不肯現身相告。
過了幾天,母親在前院餵雞,我和兄姐在前院玩跳房子,門鈴響了,大姐跑去開門,卻進來一個似曾相
識的老人,母親一看馬上認出就是救我一命的那個老人,母親拉著我,要我叫阿公,說:「這孩子是你
救的,給你做孫子並不為過。」老人摸著我的頭說:「孩子都長這麼大了。」,母親請他到客廳泡茶,
進門後,母親要大姐打電話找父親回來,老人說:「不用了,我是聽家裡人說,幾年前你們找過我,因
此想來問看看到底有何事?」母親追問之下,才知原來他目前的家裡人並非他的子女,只是他的姪子,
至於他的子女呢不知是早已遠離,還是不喜歡和己同住,因他沒說,母親也不便多問。
母親把事情說了一遍,又告訴他木偶已遵造地理師之意予以焚毀,老人的身體顫抖了一下,神情略顯激
動,但隨即平息下來,說:「無知,無知,真是害人不淺。早先我已告訴你們木偶絕不能損毀,為何你
們不信呢?」母親說:「那現在怎麼辦,歐里桑你一定要幫我們。」老人停頓了一下,有點遲疑,似乎
有一件很難抉擇的事,母親問:「是不是幫我們,對你會有所傷害?歐里桑拜託你,若有來世,我願意
作牛作馬報答你。」母親說完幾乎就要跪下,大姐說母親是個相當堅強的人,那是她第一次看她流下了
眼淚。
八、故事
老人扶起母親說:「別這樣,我受之不起。」他說起了一個故事:在台灣未光復之前,家中所住的房
子,住著一對夫妻,女孩子是個日本人,但丈夫卻是個本地人,丈夫的職業是在女中教書(當時家正位
於女中附近),聽說他們的婚事遭到女方家長相當大的反對,因此結婚後對兩人便不聞不問。女孩子在
女中教美術,生活到是頗為安穩。
但戰爭開始後,丈夫就被調到海南島當兵,一個好好的家庭就此被拆散了,臨走前,女孩子便用木頭刻
了兩個木偶,一只要丈夫帶著,一只留在身邊,希望能藉由木偶稍解相思之苦。母親說到這裡,我插嘴
說,好浪漫,是不是老人編的,母親說不是,好像日本人特別喜歡木偶,而我同時也記起了,二姐至日
本買回來那對木偶,因此便停嘴,聽她說下去。
丈夫一去兩年,毫無音訊,女孩子也漸漸絕望了,這時台灣正值轟炸的期間,因家居附近有個日本軍用
機場因此幾乎成了轟炸的重點,這樣頻躲轟炸的日子,那個木偶一直是那女子一直不離身的東西。
一日女子在家中作畫突然聽到收音機傳來的廣播,日本天皇宣佈投降的消息,同時台灣也即將收歸中國
所有,幾日後宣佈遣返所有台藉日人,那女子的心一下子降到了谷底,第二日女子的鄰居來按電鈴,卻
無人應門,爬進去後,才知道女子已在屋內自盡了。
但是卻找不到那個木偶,房子便一直空了下來,後來光復後房子收歸公有,輾轉賣出已經多人之手。
九、另一個木偶
母親原想問老人為何他知此一事情,但頗覺冒昧,便忍了下來,老人從袋中取出另一個木偶交給母親,
說:「這件東西你們把它燒給她,我想就會沒事的,唉!」,老人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我也該走
了,總算了了一件心願。」
臨走前老人摸摸我的頭說:「小迪乖,阿公要走了,以後要好好作人,可別惹媽媽傷心噢!」,我點點
頭,老人手中的溫暖我依然記得,我在我腦海中已經拼湊不出他的長像。母親一路送出大門,這時老人
突然想起一事,說:「房子本來原是一幢,你們卻將之一分為二,我想這不太好。」,說完話後老人便
走了,母親還想送到路口,老人微微一笑揮揮手,意思是說回去吧不用送了。
父親回來後,父母又登門拜訪,但老人已經離去了,就像上次一樣沒有留下任何的音訊。
父親從老人的家裡人得到這樣的訊息,聽說老人一生寡居,沒有子女,他一生從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