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83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结号》VS《投名状》:比钱?比粮?!比娘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6 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部大片,都是做着亿万的买卖,都是贺岁档的超级大片。拿到一块来比较,事实上也比不出什么个子丑卯酉来,但大家伙非的较真说要强拉硬拽地PK一下,那我也就不妨勉力做这个苦工了。单以两片的题材而言,虽说表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时空的两码事,但细盘算起来也确实有着很多的相象之处。都是以内战作为时代背景,也都是阐述着兄弟情谊,而且作为导演的冯小刚与陈可辛也都是第一次碰这样的战争大片,要比起来还真是有着很多可以相通的门道的。

比视觉

    两部影片都以战争场面作为最大的卖点,虽说并不同宗同源,但也是相得益彰。《集结号》的战争刻画以写实为住,为了做足功课还特别拉来了曾以《太极旗飘扬》而闻名的韩国特效团队。无论是在爆破、巷战、阵地攻守方面做的都足够逼真,让人真有了亲临战场般的紧张感与刺激感。而《投名状》也走的是写实路线,刀马冲锋攻陷火枪大阵的场面也当真是让人慨叹,而且在形式上也表现得格外血腥与残酷。两种写实风格放在一块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集结号》的场面虽说没有《投名状》宏大,人头也不鼎盛,但视觉效果却决不输于后者,甚至还有比《投名状》中冷热兵器搏杀更骇人心魄的视觉冲击力。这一轮较量,我把票投给《集结号》,虽然与《投名状》相比两者的写实风格各有千秋,也都有不俗的成就,但贵在《集结号》是在以小搏大,寥寥几十个弟兄能与《投名状》中的千军万马相提并论,其实已经是胜了。

比调度

   两者在战争场面上都强调视觉冲击,但论到调度问题上还都有着一拼。《集结号》虽说效果强势,但场面略混杂一些,几乎是丧失重心的影像追逐,只把画面集中在枪火与爆破的层面,整体模糊而不清晰。这一点,《投名状》略强,虽说刀马冲锋,但可贵的是战法清晰上下得体,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此强彼弱的战斗力量的对比,既知道怎么胜的,也清楚是怎么败的。这取决于导演的调度功力与平衡功力,陈可辛虽说第一次实践这么大的场面调度,但却没流露出半点生涩,各个环节都调配得很纯熟,在这一项上他是要胜出冯小刚的。


比残酷

   战争除了残酷之外,不会给人留下任何美好的观感。所谓的暴力美学的概念,在被人山尸海所堆砌的战场环境内外是不存在的。假若残酷也能拿来相比,那我相信《集结号》和《投名状》都有出格的资本。一面是枪弹横飞,动不动就在炮火中粉身碎骨;一边是刀枪相象,动不动就分头断臂。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前所未有过,也是从没有所实践的残酷影像。

   比残酷不是在比视觉,假若比谁死得更惨谁死得更夸张,那估计连电影局的老大们也都看不过眼急着动剪刀了。单拿影片的战时环境而言,我相信《集结号》远远不如《投名状》更为骇人。前者虽说是以小搏大,以生命作为代价执行着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毕竟还有个命令撤退的集结号作为生存的指望。而《投名状》中则已经是完全没有退路的搏弈,自八百人去冲击五千人的军阵开始,全军覆没的威胁就一直存在着,一直到最后攻陷南京后也没能摆脱死亡的威胁。谷子地死了兄弟,毕竟他还能活着,还有人记得他们的荣誉。但庞青云哥仨就没能那么好运,死的冤屈,死的无足轻重。《集结号》的残酷是短暂的,而《投名状》的残酷是自始至终的。无论是氛围、环境、细节上,《投名状》都让人感到压抑得无法喘息,让人陪着故事而绝望。苏州城外的嚎叫、战壕里填满的坑尸、乱箭下的太平军,那种感觉更让人震慑,有着惊心动魄的颠覆力量。这一点,恰恰是《集结号》最为缺乏的,同时也是它最需要给予篇幅展现的。

比情谊

    两部影片的战争氛围仅只是表面文章,最为关键的部分还都集中在兄弟情谊的升华与颠覆上。谷子地与九连的弟兄们的情分在《集结号》中并没有给予什么诠释,之间的细节大半都集中在他自己的自说自话,还有他与团长都曾经在八区教导队的事情等等。而《投名状》则是从相识到相反,里外所有的矛盾纠葛与恩怨都阐释得很清楚,兄弟情份,哪怕是与同乡出来的娃娃之间都有着相应的情感篇幅,可谓是全面而完整。这也就是说,《集结号》中的情谊是略显苍白的,哪怕是后来谷子地与炮兵团长之间的情谊也仅只停留在朝鲜战场上帮他拆掉个地雷而已。他与九连的感情,多半都集中他自己的愧疚以及他做连长的责任感的层面,他总认为自己聋了没听到集结号响,也总认为是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兄弟,没给他们最后一条活路。所谓的情谊,也就多半都集中展现在他自己的自责与内疚上。不足之处在于篇幅不够,毕竟他与九连所共同存在的段落有些太过简短了些。也许相比于《投名状》,它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战争片,战争只是它的一部分而已。说它是谷子地一个人的忏悔经历是不为过的,所谓的情谊反而退下去沦为陪衬了。

   《集结号》与《投名状》还有着一点小小的贴合,虽不有趣,但也颇为令人寻味。139团的团长,也就是胡军客串的那厮为了顾全大局,舍弃了九连的弟兄们,把他们推到敌人的炮火下去送死。这就有点象庞青云了,庞青云不也是为了顾全政局才决定给自己的兄弟掘了一条死路。不同之处,在于解放军的团长是为了革命而大义求存,而庞青云则就只能被定性为为了权力而自保,虽然他也有怎样怎样的政治理想。而139团的团长虽说很主旋律地做了罪人、成了英雄,但却没得到观众们的半点怜悯,而庞青云则意外地成为观众们的同情对象,在黑色的政治轮盘下被视为最值得说道的无辜。


比戏剧

    陈可辛与冯小刚的电影有本质的不同,冯小刚历来都不讲求叙事的章法,常以段子取胜,而陈可辛则是以文艺片的态度去经营戏剧,不仅完整,而且细腻有余。以整体来衡量,《集结号》是缺少细节的硬性创作,而《投名状》则是有张有驰的戏剧良品。前者只为观众描述清晰了一个矛盾重重的谷子地,而后者则将三兄弟人人刻画得栩栩如生,甚至连幕后的三位朝廷大员的嘴脸与内心也相应给予清晰地诠释。这一轮对比,我还是要把票投给《投名状》的。

   《集结号》的开局火暴,但后面明显有着剧力不足的苍白呈现。谷子地在回乡之后,基本就是在没有任何戏剧冲突的辗转中做着这样或那样的等待,这个过程未免有点漫长,对于观众而言也是倍感乏味的。《投名状》通篇杀戮,矛盾越往后越集中,一待爆发时人情、时势、环境都变得危机重重,令观众有了欲罢不能的观感。谷子地要的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庞青云三兄弟却是互相要命,《投名状》的结尾颇为黑色地将兄弟情谊与天下时局做了最暴虐的颠覆,流露出导演的一点摧毁欲,裸现了更加强势的戏剧野心。而《集结号》则仅成为如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般的焦灼守望,让谷子地如小魏老师或秋菊一样只为了一个说法而存在,只为了一个诺言而执着的艰难行进过程。

    这一项,我仍把票投给《投名状》,陈可辛的电影叙事功力明显是高明于冯小刚,而在戏剧火候的拿捏上也有着冯大导远远不及的地方。如果定性,我认为《集结号》把工夫过于停留在表面,只在形式上取得了一点点铺张的胜利,剥去外在就几乎无甚可谈。而《投名状》中值得剖析的东西则很多很多,无论是三兄弟的性格与命运,还是三大员所经营的政治利用,一系列的美谈与争议都是较能吸引人们为之津津乐道的。


比缺失

    两者半斤八两,这一环节可以打上一个平手。《集结号》缺乏的是历史常识与军事常识,只停留在视觉这么简单的层面上做表面文章,让细节变得不值一晒,这一点我已经集中谈论过。但《投名状》显然也有着失势之处,就在于导演陈可辛历史观的缺乏与影片所曝露出的一系列历史错误上。还好,《投名状》的故事虽脱胎于《刺马》,但自始至终也没故意去沾《刺马》的边,甚至连清末太平天国作乱的历史背景也故意模糊起来。想来,这是陈可辛导演的有意安排,不过这在口味比较刁钻的内地影迷眼里也有着欲盖弥彰的成分,当记上一过。


结论

    没有准备打分的序列,所以我就单纯以个人观点来权衡两部影片的质地。在我看来,《集结号》是良萎参半,难说优秀,只能说可以一看。而《投名状》则略显精致,单拼亮点也多于前者以倍数,是很好看的商业电影,向上拔高的余地也比较大。

    另外,我很憎恶《集结号》所曝露出的主旋律腔调,这有违于原作小说的创作根本。这让影片丧失了些许草根本色,也流失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在这一点来看,《投名状》的创作思维是明显要高明于它许多许多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7-12-26 13:34 | 只看该作者
《无极》----------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黄金甲》-------- 两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投名状》-------- 一堆馒头引发的血案


《色戒》: 女人不可靠
《投名状》:兄弟也不可靠
《集结号》:组织更不可靠
《苹果》:老公老婆都他妈不可靠
《长江七号》:地球人最不可靠
《命运呼叫转移》:还是中国移动可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26 13:46 | 只看该作者
[s:43]  [s:43]

两部电影都没看过

没什么发言权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2-26 14:01 | 只看该作者
两部电影没一部好看的
感觉现在的影视作品都很委靡
没什么优秀的作品
也没什么大片
期待明年的《长江七号》
看星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26 15:37 | 只看该作者
《命运呼叫转移》:还是中国移动可靠

就是中国移动的广告片  超级烂 烂到家了简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26 20:00 | 只看该作者
都没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2-27 11:05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