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芒山镇刘邦斩蛇碑,碑体夜间出现昂首挺胸,一手捋胡子,一手拿剑的神秘金甲武士像。
【缘起】
20多年前的一天深夜,一位路过刘邦斩蛇碑的农民突然发现碑上出现神秘的武士像,这个惊天发现震惊了人们,大家以为是刘邦“显灵”。到底是刘邦“显灵”,还是石质原因,或是其他无法探究的原因?当年石碑制作负责人刘永信进行了重重探究,本报记者也到实地感受验证。
斩蛇碑深夜突现魅影
陈文钦是永城市芒山镇的一位农民。1983年3月的一天深夜,陈文钦驾驶一辆三轮车路过刘邦斩蛇碑时,三轮车突然莫名其妙地熄火。收拾了半天才弄好,他启动车辆准备继续前行时,前方一个神秘的魅影让他惊呆了:只见车灯照射的前方石碑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人影,这个人影好像一个武士,一手仗剑,一手捋着胡须,昂首挺胸,气度非凡。“难道是看花眼了?”陈文钦将信将疑地揉揉眼睛,再仔细地看了几遍,没错,的确是一个武士的影子。
突然间,陈文钦想起小时候听到的一个传说:秦朝末年,时为沛县泗水亭亭长的刘邦,负责押送一批刑徒,到骊山为秦始皇修建陵墓,一路上刑徒逃亡不断,到达芒砀山脚下时,刑徒已逃走大半。按照秦朝法律,刑徒半路逃走,押解之人将被处以重刑。
刘邦干脆解开绳索,告诉刑徒各寻生路去吧。刑徒们各自逃散,瞬间又聚拢来报告刘邦,说前边有大蛇挡路,逃不出去。刘邦酒壮人胆,挥剑将蛇斩为两截。后来刘邦揭竿而起,成就汉朝大业。
后人为纪念他,在传说中的斩蛇处立下一块石碑,叫“刘邦斩蛇碑”,就是眼前的这块碑。“难道是刘邦显灵了?”想到这个传说,陈文钦出了一身冷汗,只觉得头皮发紧,脊梁发冷。慌张间,他赶紧驾车离去。
斩蛇碑刘邦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村民甚至永城市区的市民,纷纷前来看稀奇。碑旁本来宁静的马路,一时间车辆纷纭,各种流传的版本愈传愈玄,甚至引来不少村民上香求愿。
斩蛇碑现人像跟石质无关
三年以后,在永城县(今永城市)的刘永信才听到这个传说。
刘永信在县文化馆工作,当时和朋友聊天时,一个朋友突然讲起了刘邦显灵的传说,刘永信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又有人不断地向他说起。说得多了,他将信将疑,也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这年8月的一天晚上,他约了几位朋友,一同前往斩蛇碑看个究竟。当他们找到斩蛇碑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他们悄悄摸到斩蛇碑前,打开手电筒,期待看到那传说中的神秘武士像。但失望的是,神秘武士并没有如约出现。
是照射的角度有问题吗?刘永信和朋友们换了几种角度,但结果依然。他们发动汽车,准备倒车回去的时候,刹那奇迹出现了:只见车灯远远地正面照射过去,一个金光灿灿的武士出现了!
刘永信恍然大悟:原来是距离的问题。他们赶紧下车又试验了几次,才发现了刚才没有看到的原因,的确是因为离得太近了,什么也看不到,而且只有正面照射才能看得到。碑身的正面可以看到武士像,那么背面能不能看到呢?
他们如法试验,结果看到一个头戴凤冠的宫女模样的妇女,温柔慈祥地抱着一个小孩子。“一定是有什么玄机藏在石碑上。”刘永信并不相信刘邦显灵。这个石碑是他亲自操作竖立起来的。他决定探个究竟。
是不是石头中含有发光的原料?他想起斩蛇碑所用的石头取自紫气岩。
熟知永城历史的他想起《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刘邦早年起事的时候,就隐藏在芒砀山的岩石之中,他隐藏的地方有紫气,所以现在芒砀山主峰前面,还有一个地方叫做紫气岩。正好这块石头取自紫气岩前。
如果是石质的原因,那么其他的石碑也应该出现人像。芒砀山下埋葬着陈胜、西汉梁王家族等数不清的墓葬,所以山上石碑如林。这些石碑应该大多都取材于紫气岩。刘永信找了一帮朋友,趁着闲暇的晚上一个个照下去,奇怪的是,照了数百座石碑,没有一个能演绎刘邦斩蛇碑的神奇。
“刘邦现身”似乎与做工有关
为何只有这块斩蛇碑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难道真的跟传说中的刘邦斩蛇有关?刘永信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像有人分析的那样,是老石匠闫红军玩的花招,他通过自己精湛的手艺布下了这个玄虚?作为当年亲自监督制作石碑的人,刘永信仔细回忆起当年刻碑时的情形,排除了这种可能。因为闫红军不识字,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这个石碑的制作是在1982年的7月,当时天气十分炎热。为了在一个月内完工,闫红军找来两个帮手,先是用剁斧将一块从紫气岩找来的巨石挨着剁成平面;剁平以后又用磨刀石将平面磨得光滑;磨光滑以后,刷上了黑漆;等黑漆一干,就请芒山镇老私塾先生郑效治用毛笔写上碑文,闫红军就照着碑文刻起来。
刘永信对整个碑面平整的程度要求很高,但在磨过之后他才发现,闫红军找来的两个帮手之中有一个人的手艺不行,导致碑面有两三处微凹,而且在雕刻时将碑沿的菊花纹刻得乱七八糟。他当时就提出了抗议。
回忆起这些,刘永信恍然大悟:正是由于碑面的不平整,强光照射过去,不同的凸凹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反射,产生了明暗效果,这种明暗效果看上去像一位武士的形象。
黑漆的反射功能在成像过程中尤为重要。刘永信说,他第一次看到石碑背面宫女和孩子影像时十分清晰,但因为日久风化、油漆剥落,现在再看上去已经比较模糊了。
至于武士像怎么会产生金甲在身的感觉,刘永信解释说,隆庆年间的斩蛇碑碑文上,因为年代久远,不少字已不可辨,都是靠以前背过该碑文的郑效治补写上去的,为了让后人知道这些补写上去的文字为阕文,特意在每个补写的文字上加了方框,所以反射以后看上去就像盔甲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