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7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十三棵泡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3 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傍晚,拿着玻璃杯去隔壁寝室倒水,无意间瞥见有人在放的电影,对白是带的不知道是四川还是湖南的口音,因为有点像毛泽东说话的口音,也有点带邓小平说话的那种调子。最初并没有太在意,礼貌性的问了下这个电影啥名儿? 十三棵泡桐。场景正好是第一次在学校旁边吃烤肉的情景,背景是学校墙边几棵泡桐在那里摇曳。

    渐渐的,被电影的情节和气氛氛围,以及那种隐晦的基调,朦胧的手法又非常真实的世界吸引。放下了杯子,再问了一次,这个电影啥名? 十三棵泡桐,根据何人草的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原著就是一本很阴翳、晦涩的小说,当然了改编过来的电影就更是云里雾里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情,冲突,潜台词都很令人费解。很多镜头回放了好多次才明了其中的潜在意义。残酷的青春,平实的写实手法拍摄,真实地反映了80后的中学生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这个电影吸引,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从拍摄的效果技巧上应该说也不是特别的好,在表演上也不是很自然, 它吸引人, 却又无法 说 出 到底 哪里吸引人, 或许是它的晦涩, 它的朦胧的感觉, 或许是它的真实, 贴近我们曾经的生活, 或许是它的忧伤, 平静中透溢出让人心痛的伤感, 或许是它的残酷, 让人不自觉的就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

    虽然很多镜头多次回放,以为自己应该看明白了,但是到片子结束,最原始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却还是没有答案,为什么题目是《十三棵泡桐》,那贯穿全片的两把刀又是什么意思?那个应该是幻想中的骑骆驼的新疆人物又有什么意义?...

    点看了一些网上的评论,是这么说的:之所以用十三棵泡桐这个片名,一是男女主角约会的地方有十三棵泡桐,更因为泡桐这个树种虽难于成才,但非常有生命力。他想借此喻示片中的孩子不一定成为什么栋梁之才,但非常有朝气和活力。对于片中主人公喜爱的两把刀子,青春象一把刀子,锋利敏感,冲动、新鲜;而生活像另一把刀子,厚重敦实。

   当青春和生活这两把刀子对削的时候,
   青春这把刀子就会慢慢卷刃,
   而人也就在生活中慢慢成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