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湾·情
阔别母校将近一年,许久没有听闻到文学社的事情了,恍惚中似乎少了什么,可能就是某处宁静的港湾吧。有位哲人说过,当船只离开了港湾,它需要有鹰的勇猛;但如果它迷失了回港的航线,那就等同于掉队的雁子。于是我急切地向着那处熟悉的港湾望去,希望能够通过抖落的文字来重温那份宁静与温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也许正是那份爱,让我在东港的五光十色中感觉到了水对于港湾的特殊作用。鱼岛的民风是质朴的,就像东港的夜景。华灯初上,浓郁的当地方言就会自觉地沿着斑斓的光束爬上海港的空气中,随着波涛的拍打和海风的吹拂让每一个沐浴其中的游客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吴音相媚好”。当然,我已经不是以简单的游客这个身份来享受这个黄昏了。每个日落时候,都有莫名的感觉,可能正是某处细胞的触角伸向了你浓我浓的文学中吧。港湾,带着不只一点的水,水也是毫无保留的依恋着港湾。也许橡树和木棉也会向这对恋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呢,当然也不会放过每一个日落的良机,感谢着每一个“波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塘头就在东港的不远处,每个来这儿的游客都会在星星月光的朦胧中信步而来,架起一个铁具,拾起一对炭火,送上海鲜和佐料,于是“罗曼烧烤”就在进行中了。当然,“罗曼”不仅仅限于妖童媛女,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朋友都会在这里享受一个浪漫的夜晚。听当地的一个老太太说,塘头的夜晚是笑得不停的。当然,夸张在所难免,可是有谁又能否认欢乐的价值呢?记得有一次和几个中文系的朋友来这边散步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收敛了诗词雅兴,却发散了“志摩式”的情感,“悄悄”成了那晚的主题,同时欢乐也悄悄地睡在了我们的心房。也许,对于文学来讲,需要不同的调味料,但我主张一种主旋律——积极乐观!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东港并不大,婉转就能知全貌了。不过他的好处就在于每一迈步,都是踏在波涛的起伏之上,每一回首,都能望见海天一色的激情,每一驻足都是和港湾亲切的交流。每当空闲的时候,邀上四五好友,或骑车,或徒步,或躺在滨海的花岗岩上,耳边响起理查德的星空,未尝不是“吾与典也”的至高至善的享受。情,自然就流露在这份返璞归真的真善美之中了。港湾并不需要巨型的起重机,但是不能缺少你的热情;港湾并不需要嘈杂的汽笛轰鸣,但是不能缺少你的真情实感;港湾并不需要高大的灯塔,但是不能缺少你的“爱情”!
祝愿你们,让《港湾》陪伴你我共度难忘的“花季雨季”!……
对中学的感怀,对大学的期望,方舟文学社,诚邀天下文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