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4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昆明媒体深入调查 揭露“康王”商标纷争真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9 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5月26日昆明《生活新报》登载的《昆明汕头两“康王”商标纷争真相调查》文章

现将正文转载如下,以便消费者明辨是非,更好的了解“康王”商标纷争的真相:


“康王”商标纠纷的经过
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为云南省第二大制药企业,“康王”是其核准使用于药品和化妆品等多类别产品上的注册商标。其拳头产品之一的“康王”发用洗剂于1997年上市,现已成为同品类中的明星产品,年销售将近2亿元。汕头公司有一枚核准使用于牙膏、香皂的“康王kanwan”商标。

2004年,汕头公司将核准注册于牙膏、香皂上的“康王kanwan”商标违反国家商标法的规定扩大使用范围用到洗发水上。以 “深圳滇虹康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名义生产并销售“酮康康王”祛屑洗剂和“本草康王”祛屑洗剂。

在被广东省工商部门查处后,该公司又委托成都某知名药企生产“康王”洗发产品。对此,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侵害了滇虹药业“康王”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责令其作出赔偿。

之后,汕头公司又开始生产“美国康王日化研究中心(香港)国际有限公司监制”的“康王”洗发产品。
   
调查显示,“美国康王日化研究中心(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是两位自然人花费了100港元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
   
随后,滇虹药业将汕头公司这一侵权行为上诉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昆明中院经过调查,一审判决认定汕头公司侵犯了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权,判决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含有“康王”字样标识的洗发产品,并赔偿滇虹药业损失50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商标纷争过程中,包括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等数十家行政及司法机关针对汕头公司对滇虹药业“康王”商标的侵权行为进行了处罚。
   
就在滇虹药业起诉汕头公司的过程中,汕头公司在广东省茂名中院也起诉滇虹药业侵权,近日,茂名中院一审判决滇虹药业侵权。滇虹药业负责人表示茂名中院的判决与事实不符,将上诉至广东省高院予以纠正。


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茂名中院一审判决出来后,广东某报即进行了报道,本报也进行了转载,本来,这还是一个未生效的判决,媒体予以关注本也无可厚非,而奇怪的是,滇虹药业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几乎在同期收到了这些报道。对此,滇虹负责人指出,该报道中说滇虹药业无第三类“康王”注册商标,事实上滇虹的第三类“康王”注册商标注册有效期限至2015年4月6日,“我们欢迎消费者随时来查证注册证明,也可以到国家商标局去查。”
   
记者随后通过权威资料证实,滇虹药业拥有注册于第三类、第五类、第十类、第二十一类、第三十类、第三十二类、第三十五类及第四十四类等多类别计11枚“康王”商标,并注册了“滇虹康王”等一系列“康王”相关商标。目前滇虹“康王”商标是“云南省著名商标”,并且是云南六个“驰名商标”之一。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事件,但又是一个容易看清的事实”滇虹负责人指出,如配图两家企业的产品宣传海报所示,滇虹药业产品海报上突出标注的“滇虹康王”商标右上角清晰标示有注册标志(峭饭静泛1ㄉ系摹翱低鮧anwan”商标并无注册标志(馐怯糜谥斩诵牟泛1ǎ羰钦蠊饷鞯厥褂蒙瘫辏飧觯ó)不可或缺,孰真孰假不难判断。
   
本报调查发现,5月23日的本报转载广州报纸的报道后,滇虹药业在全国的很多经销商几乎在同时都收到了本报的复印件,对此,本报申明,本报的报道只是一个一审判决结果,并不是此案的终审判决,希望消费者檫亮眼睛,相信不久,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
   
另,本报在转载广州某报报道的过程中,未尽严格审查之责,致使部分细节有失实之处,特向滇虹药业及读者表示歉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7-5-31 16:13 | 只看该作者
嗯,从商标上完全可以看出来,两者有很大的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5-31 16:27 | 只看该作者
是有很多的不同,就要你在购买时格外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