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柏林迷宫/善良的德国人/德国好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5 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 片 名】The Good German
【中 文 名】柏林迷宫/善良的德国人/德国好人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公司
【出品年代】2006年
【首映日期】2006年12月17日(美国)
【MPAA级别】R 级(暴力和色情内容)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452624/
【IMDB评分】6.1/10 (2,313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剧情/神秘/惊悚
【导  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Steven Soderbergh
【主  演】博·布里奇斯 Beau Bridges
      托贝·马奎尔 Tobey Maguire
      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文件大小】1CD
【视频尺寸】512x384
【影片长度】105 Mins
【对白语言】英语/德语
【字幕语言】中文

【内容简介】

  影片改编自约瑟夫·卡农的同名惊险爱情小说。

美国战地记者杰克·盖斯默刚刚抵达德国,他这次的任务是为波茨坦和会做现场报道。在和平会议上,同盟国的国家领导人举行会面,商讨战败的德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全新的、自由的欧洲……当然,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用来欺瞒大众的,其实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搜刮干净作为战胜国能够得到的最后一滴油水。

杰克本人对柏林并不陌生,二战爆发前,他曾在柏林生活过一段日子,还经营了一家新闻办公室,并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留在了这里……当他坐着摇摇晃晃的军用吉普车再次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去机场接他的司机科伯罗·塔利是一名正在服役的美国士兵,这个来自于中西部的年轻人看上去热情、善良、正直,不过马上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看似天真的小伙子其实内心肮脏阴冷,专门发战争财,做黑市交易--杰克对此并不感到吃惊,毕竟这座城市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说不出口的秘密,包括他自己在内,他们希望在此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金钱、权力、生命,亦或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科伯罗的黑市交易和买家的真实身份,杰克都感到兴趣缺缺,但当他见到科伯罗的女友莉娜·勃兰特时,却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是如此之小:莉娜就是杰克以前在柏林生活时的爱人,然而,敏感的杰克很快就发现莉娜变了,不再是以前他认识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战争摧毁了她所有的信仰,在这座几乎已经变成废墟的城市里,就连呼吸似乎都变得异常困难。

科伯罗去俄国军队占领的地区做生意之后,第二天被发现陈尸荒野,口袋里的10万枚银币不翼而飞……在跟踪调查的过程中,杰克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神秘谋杀事件的漩涡之中,这背后还蕴藏着更大的阴谋,足以影响到美国和俄国的当权者。

当一切线索将杰克带回到莉娜身边后,他却发现莉娜一直在欺骗自己。杰克绝望了,因为他知道在这样一个仍然陷在战争的恐怖之中的国家里,想要找出事情的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中就是这样,想要活命就不得不向一些不道德的交易妥协,用信仰和人性去换取苟延残喘。

一句话评论:从故事到音乐都让人生厌,乔治·克鲁尼和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离婚”纪念品。

—— 《电影评论》

故事的主要线索是一场神秘的谋杀案,而穿插在其中的爱情只是调剂,至于“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交恶的导火线”,不过是一个吸引眼球、增加卖点的噱头而已。

—— 《精神与实践》

索德伯格完美地创造了战争时期黑色电影的调调与风格——以现在的审美标准看,精致而缥缈。

—— 《电影墙》

影片太过注重临摹黑色电影的风格了,因过度的形式主义而失去了内容。

—— 《胶片》

幕后制作:故事来源于约瑟夫·卡农的同名悬疑爱情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柏林为舞台,好莱坞兄弟连“索德伯格&克鲁尼”,携手完成《善良的德国人》的电影改编。索德伯格和克鲁尼联合创办的Section Eight影业,去年凭《晚安,好运》出色完成了公司“夙愿”的奥斯卡提名。而另一部作品《辛瑞纳》入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则可谓锦上添花。于是,在“2005年度好莱坞先生”乔治·克鲁尼的推动下,这部“德国版卡萨布兰卡”,实现了“前任蝙蝠侠+现任蜘蛛侠+精灵女王”的强力演技组合。一帆风顺的“奥斯卡得主”克鲁尼,对小金人的欲求显然乐此不疲。

【战后,在地狱中行走】

都说战争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就是一场残酷的浩劫,然而战争之后,有的痛苦确实结束了,但有的苦难,才刚刚开始……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代表着这场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的战争的彻底结束。6月,同盟国的军事力量大举侵入,分别划分出属于美国、俄国、英国和法国的占领区域。表面上,同盟国是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柏林正常的食物和燃料的供应、维持法律治安等等--这些都成了他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不同、本质相同的“侵略”而已,以帮助他人为借口,却在满足一己私欲。

就像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说的那样:“故事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代表个人、机构或政府,并未直接说出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却一直秘密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善和否定,却也是人性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战后的混乱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战争结束,并不代表着一切事物的新生,战后,我们仍然要与死神抗争,在地狱中行走。”

战地记者杰克重回柏林,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契机,我们是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了这个曾经美丽的城市已经完全被战争变成了废墟……但最让杰克震惊的,还是曾经的爱人莉娜的转变,她不再可爱,而是目光呆滞、混沌度日--于是我们和杰克产生了同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让她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我们不知道这之前的杰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的当口,他却变成了一个痛苦的男人。也许他也曾经年少轻狂过,有过梦想和激情,然而一场战争却让他彻底醒悟,这种经历让他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狂躁之人。他生命中惟一的一抹阳光,来源于与莉娜那段曾经美妙的爱情,但是,当他们再一次见面时,一切都变得如此不一样了。

因战火分开的恋人重逢,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浪漫的邂逅,然而到了索德伯格的手中,却成了折磨二人心智的罪魁祸首,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也因为苛刻的战争环境而变得不再容易。我们能够看到生活在杰克记忆中的莉娜曾经是多么地快乐无忧,所以更加无法容忍她现在这般模样。然而,这毕竟是一个复杂时期下的复杂世界,正常的生活显得是如此遥不可及。

【与魔鬼做交易】

美国与俄国进入德国之后,并没有忙着修复被战火毁坏的城市,而是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他们发现德国从物理学、化学到机械学,都要比想象中进步得多,甚至领先了自己国家好几年的时间,这其中也包括争议颇多的原子弹技术和生化武器。于是,来自同盟国的两股势力以国家为单位开始了明争暗斗,美国也迅速确立了一个新敌人--俄国。

美国的霸道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到极限,这一次的目标是要独占德国的科学技术和机械理论,然而,俄国也在眼馋同样的东西,同样也是志在必得--本来是用来庆祝胜利的和平会议,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线:俄国人绑架了掌握关键技术的德国科学家,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美国也在伺机而动,他们秘密地将几位战犯身份的德国科学家运回到美国……这些战犯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进行杀戮,却要对在战场上死去的几千名同盟国士兵负责,因为正是他们研究的课题,造成了无数伤忘,是战争的帮凶。然而当美国与俄国的战争升级后,军事审判已经不再重要了,谁能得到这几名德国科学家,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于是,问题再一次从清晰变得模糊:“纳粹”真的只是指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人吗?

那么,杰克为什么如此关心科伯罗被谋杀的案子?他自己也知道,像科伯罗这种在刀尖上讨生活的人,生死本来就在一线间,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美国士兵死在俄国的军事领地里?这对于本来剑拔弩张、争得不可开交的两国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开战借口,然而美国和俄国却做出了令人生疑的一致反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竭尽所能地掩盖事件的真相。直到此刻,杰克终于意识到,当初表示纯粹出于道义而参战的美国是多么地伪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化解战争,而是要发动战争。而一直与“魔鬼”做交易的科伯罗,就成了两国政治斗争中可怜的牺牲品。

花絮:·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希望影片整体都是用好莱坞老式的电影方法来拍摄的,他甚至禁止摄影师使用现在非常流行、复杂精密的变焦透镜,改回过去使用的那种需要调焦距的镜头。此外,片场只能使用白炽灯,这种粗糙、不自然的光源正好可以加重画面的颗粒感。同时索德伯格还不让使用无线麦克,导致片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只能用耳语轻声地说话,以免影响影片的拍摄质量。录音也是用最老式的方法:工作人员要将麦克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举到演员们的头顶上,这种做法就逼着演员在念台词时,几乎是用喊出来的。

·胶片的高宽比为1.66:1--现在的电影院已经没有这样的放映设备了,所以影片仍然是在宽银幕1.85:1的影院上映,画面无法填充的部分用大黑边代替。

·索德伯格要求一些动作场面要乔治·克鲁尼亲自上阵,结果他那一直没好利索的背伤再次复发。

·影片拍摄期间,托贝·马奎尔的未婚妻为他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儿,马奎尔在片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乔治·克鲁尼和史蒂文·索德伯格已经决定关闭他们共同经营了六年的Section Eight制作公司,其最后一部作品是正在拍摄的《十三罗汉》……索德伯格同时也表示自己不善经营,希望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电影事业上。

精彩对白:Lena: You should never have come back to Berlin.

莉娜:你不应该回到柏林来。


WEB迅雷下载

Copy code
thunder://QUFmdHA6Ly93ZWJscTAxMDY0Ond3dy54eGp5Lm9yZ9Chz/680tSwQGZ0cDE3My56dXh1YW4uY29tLnJ1OjIyMTIvKysrtefTsCsrKy9bMjAwNzA1MTNdWzIwMDbDwLn6vufH6cnxw9hdW7DYwdbD1LmsXS9bd3d3LndlYmxxLm5ldLS/0+nA1l0yMDA2LrDYwdbD1LmsLnJtdmJaW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