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上电影之路 上世纪50年代,波兰斯基似乎就已明确了从事电影的人生方向。他开始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电影短片,随后进入了波兰罗兹电影学校,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学习,并逐渐崭露头角。 在校期间,他的《两个男人与更衣室》获得了5项国际大奖,早期拍摄的短片《胖子和瘦子》以及喜剧短片《哺乳动物》,至今仍堪称同类影片中的经典。这时,他已显示出对黑色风格的浓厚兴趣。 1962年,他首次编导了影片《水中刀》,这部讲述战后波兰社会婚姻悲喜剧的影片,引起极大轰动,让他在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费比西”最佳导演,并获得第36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从此,他名噪世界影坛。 驾驭影片的大师 波兰斯基渡过了一段风光的日子,但1969年,不幸再次降临。他怀孕8个月的妻子被残忍地杀害。有人说,从此,波兰斯基对人生的认识,只剩下仇恨、疯狂与绝对的冷漠。 不幸的经历让他对作品灌注更多的黑暗与思考。《苦月亮》、《不道德的审判》、《第九道门》等一一问世,无论体裁如何,均被他赋予一种惊悚气质。 你评价他疯狂或天才都可以,他高超的驾驭影片的能力,让他赢得了广泛认同。2002年,他把一部《钢琴师》拍得沉重又细腻,先后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法国恺撒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以及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 今年4月,他将携《雾都孤儿》来华,这位大师和这部作品,都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