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9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人文东阳】东阳方言[增补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4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阳话是80万东阳人民使用的语言,是东阳人在外的最鲜明家乡印记,就像岭北很多人现在还说东阳话一样。作为东阳人应该知道东阳话在人类世界语言大家庭中处于什么地位。
东阳话是吴语的一个分支,吴语传统上被认为是汉语的一种方言,而东阳话属于吴语南部金华片的一个分支(也认为属于金华和临绍片的过渡型)。东阳话吴宁音有28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47个韵母,8个声调,其分布与中古四声有整齐的对应关系。
传统将汉语分成官话(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和云贵川基本都说官话,普通话是以官话北京音为基础制定的,官话又称北方话、北语,内部又分东北、华北、江淮、西南、西北、中原、胶辽等多种)、吴语、粤语(广东西部和广西部分地区)、闽语(分闽南、闽北、闽东等多种,包括福建、广东东南部及雷州半岛、台湾、海南、浙江南部等)、湘语(湖南中南部)、赣语(江西中北部)、晋语(山西大部、内蒙古陕西接壤地区)、徽语(安徽省黄山地区和浙江千岛湖地区)、客家话(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台湾等)、平话(广西部分地区)等方言。而按照比较新的观点,吴语是和官话并列的独立语言,均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下的语言。有人要问为什么吴语可以成为一种独立语言,这和我们长期将国家观念过分看重有关,如北欧几个国家的语言,中国分别以国家称之为挪威语芬兰语等,但事实上这几国人民之间都可以通话,其语言差异比吴语和粤语还来得小,其实就是不同的方言。所以未必一个国家就得说一种语言,同样一个国家也可以说多种语言。国际上有语言使用统计的排名,吴语据说是8000万使用者,排名中国第二(第一当然是官话),全球第十。
不管吴语的地位是语言还是方言是否得到中国官方承认。我们来看看吴语的分布。为与目前主流宣传保持一致,以下暂将吴语还称为方言。
吴语分布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除南京、镇江(丹阳、高淳仍是吴语)外的其他地区,江北的靖江海门启东通州地区,上海市,江西省上饶市,福建省浦城北部和浙江省除淳安、建德(属于徽语)、苍南、平阳(属于闽南语)、泰顺(属于闽东语)外的绝大部分地区。还有安徽南部的铜陵、太平地区讲宣州吴语。
吴语分成北部吴语、南部吴语、宣州吴语三大分支,北部吴语包括常州、苏(州)沪(上海)嘉(兴)、湖州、杭州(杭州市区由于受南宋迁都影响语音和周围地区相差很大,自成一片)、临(安)绍(兴)、宁波等片,南部吴语包括金华、台州、温州、处(丽水)衢(州)等片。一般北部吴语内部可以进行通话,而南部吴语则比较困难。
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现代的吴语,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分别,的所谓“浊音”,现在吴语中的“浊音”包括“清音浊流”(分布在北部吴语区)和“真”浊音(分布在浙南)。浊音的发音需要振动声带,比如英语中的b、d、g、z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普通话的b、d、g、z则是清音。而东阳话显然具备这个特征。
吴语里面有丰富的词汇,有的是古字,如“箸”(筷子)、“镬”、“囥”(藏)等,读音可能发生了变化。有的词汇则在整个汉语中得到运用,如“噱头”、“蹩脚”等。由于各地吴语差异较大使用不一,因此一直没被得到重视。仔细发掘,我们周围很多词语都能在古汉语中找到对应的文字。
吴语分布的地区,自古就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明代朱元璋为了稳定统治这一地区,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吴语地区分成江苏和浙江两省。但是语言不会因为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至今我们和苏南、上海人民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现在的吴语分布地区,更是集中了全国一大半百强县、五分之一强的GDP、近一半的两院院士、近三分之一的上榜富豪……
小小广东因为有了香港,在国家对香港政策的庇护下,粤语大行其道,不但电视台有专门的粤语频道,公交车报站还将粤语放在官话前面。而使用人数更多的吴语的使用却不断萎缩,开国大典上宋庆龄主席用吴语上海浦东话发表讲话,现在却再也见不到这种场面了。
吴语的境地很危险,由于国家对吴语不进行保护,国家语委和广电总局以推广普通话的名义封杀吴语。吴语有失传的危险。网上流传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浙江金华小学生讲了两句方言被老师打掉门牙——令人联想到日据时期倭寇对台湾同胞的做法,而现在的金华也因为当地人民不屑说当地方言而出名。我们真为有这样一位邻居而感到羞耻。
好在吴语地区的人民已经开始慢慢醒悟,主动维护自己的语言权利。上海、杭州等地的电视台都开办了吴语节目。东阳的广播电台也曾经听到这样的节目。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尚芳(温州人)呼吁:要像抢救濒危动物那样,抢救浙江濒危的方言,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了。专家指出,方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多彩的方言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方言的变迁又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这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濒危方言需要抢救,也是有抢救价值的。
虽然我们和同属吴语的上海话等并不能自由对话,但要记得我们永远是吴语的一部分。吴语中的每一个分支都是文化,都是宝贵的财富,每一个东阳人都有保护的义务!让我们的儿女学会说东阳话!让东阳吴语发扬光大,永世流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7-4-14 10:5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我是东阳人哦
东阳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语言
和普通话差别很大
其实一种文化的保护
政府社会 的重视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这还是远不够的
对牛谈琴是可悲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养成一种人文意识
不管是对语言,对任何文化都应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难得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4-14 18:0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哦!!!东阳人  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18:1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随风飘零2007-04-14 11:20发表的“”:
难得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4-15 08:55 | 只看该作者
[s:41] 小王子是东阳形象代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4-15 08:58 | 只看该作者
东阳的,呵呵,貌似又很多是那边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4-15 09:02 | 只看该作者
雨怎么不换上头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5 09:05 | 只看该作者
[s:43] 不是。。最近忽然很想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4-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8楼飞天白菜2007-04-15 09:02发表的“”:
雨怎么不换上头象啊~
没碰到喜欢的头像,就懒的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