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53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大学毕业生:我们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7 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在广州某大学的学生论坛上,记者看到了一个题目为“毕业了,你还会对母校有感情吗?”的投票帖子,有53人参与了投票,结果有64.1%的学生表示会关心母校,但仅有18.8%的学生表示会依恋母校,甚至有人干脆用了一个“烂”字来形容母校。

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对母校无感情 称与母校之间只是一场交易

大学生对母校的感情为什么会逐渐淡薄?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大学生,他们表示,“如今一些高校也确实让学生失望:学费越来越高,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就业率越来越低,教育功利性越来越重……感情是产生于细节的,如此细节,怎能让学生对母校产生感情?”

大家对我们海院是怎么看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6-12-27 12:12 | 只看该作者
[mop098] 还米毕业所以不知道
3#
发表于 2006-12-27 12:14 | 只看该作者
学费越来越高,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就业率越来越低,教育功利性越来越重

原来不光我们学校
4#
发表于 2006-12-27 12:16 | 只看该作者
再见 舟山!
5#
发表于 2006-12-27 12:30 | 只看该作者
学费越来越高,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就业率越来越低,教育功利性越来越重]

早就有这种看法了.
6#
发表于 2006-12-27 12:37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毕业后非常怀念在学校时的快乐
倒不是说对母校很有好感,而是怀念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
可惜那种感觉已经不会再有
7#
发表于 2006-12-27 12:4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对学校有些不满,但是如果真离开了也会舍不得的,这是一定的吧
四年毕竟也有感情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12:45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视点:三成学生难以就业怎能对母校有好感

大学生对母校究竟该不该有认同感?对此,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熊丙奇就中青报调查结果发表了其个人看法:“目前的教育让学生对任何人都淡漠,都功利。”他分析说,目前看来,在基础教育阶段,联系学生和家长的就是钱、分数,在高等教育阶段,联系学生和老师的就是课时、就业率。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联系。

就业难怎可能有好感

“这些年,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高校的学费越来越高,扩招后师资力量反而不足,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精细。再加上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更加让学生感觉不好。从2002年以来,官方发布的高校就业率保持在70%,那就意味着每年至少有30%左右的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他们对母校怎么可能有好的印象?”

回母校就为了同学聚会

“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更多是来自老师。”熊丙奇说,但现在不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对研究生,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跟学生的交流越来越少。不要说教学生做人,就连最基本的教学都很难保证质量。

过去的大学生对母校有感情,是因为对老师有感情。现在的学生回母校就是为了同学聚会,甚至在同学聚会的时候都不会邀请当年教过他们的老师。因此,出现前述的调查结果,也就不足为奇。大学生对自己母校越来越冷淡,很可能就是跟老师有关,“因为很多大学生都觉得在大学里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没有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熊丙奇说。

对母校感情与老师有关

熊丙奇认为,从大的意义看,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就是对教育的感情。中国的高等教育分解在1000多所高校中,学生在这1000多所高校中能学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样的学习氛围、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母校、对教育的感情。

记者发现,熊丙奇的观点,在不少大学生中间得到了印证,在暨南大学调查后面的跟贴中,有的学生说:“我依恋母校,更多的是依恋自己的大学同学、依恋在母校里发生过的那么多开心的事……”,另一名同学则表示:“有时会心血来潮,想拿相机去拍以前学校的风景,好想看看到底她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更有学生留言说:“我很怀念大学生活,怀念老师、同学、教师、校园……暨南大学将会影响我一辈子!”(《信息时报》)
9#
发表于 2006-12-27 15:0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飞天白菜2006-12-27 12:14发表的“”: 学费越来越高,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就业率越来越低,教育功利性越来越重 原来不光我们学校
同感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