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办浙江海洋学院第四届法律知识竞赛决赛的通知
决赛入围名单:
新生:罗晨,马显欢,梁立彪
邓泽,潘弈锋,王国坤
申屠佳,杨先斌,戚君燕
朱梅,屈新星,王慧婷
老生:何宁,李雨枝,毛超
王超,梁仙江,卢旺兵
黄曦,罗健,周石海
胡春明,沈燕,吴建丰
决赛: 1、时间:2006年12月18日(周一)晚6:30
2、地点:杨存国会展中心一号报告厅
(二)决赛:
1、形式:必答题、抢答题、辨析题(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
2、范围:老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生活与法、劳工与法、经济与法、科技与法、校园与法等,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等。
3、评分标准:(每队基础分100分)
必答题:每小组共12题,前6题10分一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后6题20分一题,答对加分,答错即止。
抢答题:共20小题,10分一题,答对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
辨析题:总分50分,由评委评分(A、法律条文引用的正确性;满分30分; B、表达流畅,充分恰当,逻辑性强;满分15分;C、其他;满分5分
4、赛场纪律:
A、进入比赛场地自觉关闭手机,不许携带任何与比赛有关的资料。
B、参赛队员答题语言要清楚明白,一律说普通话,仪表端庄大方。当主持人向观 众介绍参赛队时,选手应起立。
C、 观众互动奖:30名 (奖予在决赛互动环节中参与的观众)
5、决赛模式:采取“开心辞典”的模式
竞赛流程:①、必答题:
先由进入决赛的所有选手共同回答三道题,有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或者简答题。在答题时间范围内答分最高的进入决赛(如果参赛队伍胜出出现并列第一时,答题时间短的进入决赛),面对主持人单独进行12道问答题的比赛。答案数量增加则题目难度相应增加。比赛时问题由计算机的显示器显示,并由主持人读出。决赛选手到决赛台上顺序回答主持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便获得相应的分数。当该队伍被淘汰后,其他队伍选手则再次进行12道问答题的比赛,知道第四组回答结束。每一个队伍在场上回答问题的时限为每道题30秒。如超时,主持人将有权宣布该选手的比赛结束。
②、抢答题
③、辨析题
竞赛规则: 为了体现竞赛的公开、公正、公平,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则,要求每支参赛队必须严格遵守。可以携带笔和适量资料,但要求回答问题时必须背答,否则取消成绩。活动过程中如出现分歧,由活动组织委员讨论决定。
①必答题时,选手在大屏幕上抽取一组问题,一组里面有12个题目,选手必须回答,答对过关,答错停止。 在这个环节,有两条“求助线”帮助度难关 。比赛的选手回答问题时有两次机会使用不同的“求助线”求助,“降低难度”和“现场求助”, 每一种“求助线”方式只能用一次。在二选一时禁止使用“降低难度”这条 “求助线”。
②抢答题
③共答一个辨析题。总分50分,由评委评分(A、法律条文引用的正确性;满分30分; B、表达流畅,充分恰当,逻辑性强;满分15分;C、其他;满分5分)
6、奖励情况:①、物质奖励:本次竞赛设有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各奖项将获得相应的奖品。
②、颁发荣誉证书。
十一、竞赛有关事项的解释权归属主办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宣传部
浙江海洋学院团委
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部)
浙江海洋学院学生普法协会
2006年12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