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定功率是厂家按照INTEL的标准进行标注的,它只是一个标准,而更能反映一款电源的实际输出能力的是“输出功率”。为什么这样说呢?<BR>我们以额定功率300W的标准为例,按照INTEL的标准,ATX2.03版本的主要输出的最大电流值是:+5V=30A、+3.3V=20A、+12V=12A,ATX12版本的主要输出的最大电流值是:+5V=30A、+3.3V=28A、+12V=15A。<BR><I></I> ATX<I></I> 2.03<I></I> ATX<I></I> 12V<BR>+5V<I></I> 30A<I></I> 30A<BR>+3.3V<I></I> 20A<I></I> 28A<BR>+12V<I></I> 12A(峰值14A)<I></I> 15A(峰值18A)<BR>比较两种版本的输出标准,大家可以看到,ATX12V的+3.3V和+12V的输出要高于ATX2.03,这就意味着,同样是额定功率300W的电源,ATX12V版本的电源实际输出要高于ATX2.03版本的实际输出,即ATX12V的电源,实际输出能力不止300W,这个实际输出能力,我们就称为“输出功率”,有些厂家称为“最大稳定输出功率”。<BR>除了不同版本的实际输出不一样外,同一种版本的电源,比如都是按照ATX2.03版本300W标准做出来的电源,实际“输出功率”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BR>(1)+5V和+12V的输出,一般还存在峰值输出这个指标,如+12V,最大输出是12A,而峰值输出可以达到14A,在某些情况下,电源可以以峰值电流工作,即高于300W。有些电源还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如航嘉磐石355,+5V的保护电流可以达到40A,这就意味着电源的+5V可以超过标准定义的30A,达到40A时才关断电源。<BR>(2)每个厂家的选材、制作工艺不一样,实际工作的“输出功率”也不一样。选材越好,工艺越精良,“输出功率”也就可以做得越高。一般而言,实际工作的“输出功率”可以高出额定功率50~80W。
<br>
<P>电源的实际输出能力受环境温度的影响</P>
<P>这一点很多朋友可能都不清楚。<BR>一般在冬天,电源的实际输出要高于夏天。一些朋友在冬天使用电脑很正常,夏天就感觉电源功率不足了,但一般不会想到是环境温度所导致的。<BR>由于温度会影响输出功率,因此对于功率紧张的朋友,选择一款良好散热的电源就显得很有必要,一般来说,风量越大的电源,散热效果越好。目前大风量电源也很多了,如航嘉冷静王、世纪之星大风车,风量都在22CFM以上,都是不错的选择。</P>
<P><BR>如何看待峰值功率?</P>
<P>很简单,就当没这个概念。峰值功率维持的时间极短,根本不能满足电脑稳定工作的需要。</P>
<P><BR>如何识别功率?</P>
<P>介绍一个小经验,用+5V的最大输出电流值乘以10,就相当于电源的额定功率。如+5V=20A,其额定功率就是200W,再加上50W,就大约是输出功率了。<BR></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