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连续高温,气象台发布紫外线强度可达最高5级。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品?记者调查发现,有关于防晒产品的说法五花八门,尤其是主要衡量产品防晒效果的SPF值,销售人员的解释也是各不相同。
由于销售员主要还是根据SPF值来推荐防晒产品,因此我们重点选择了以SPF30的防晒产品做测试。在一家大商场、一家大超市和一家生活用品专卖店,分别选购了7个不同品牌,这些SPF30、SPF15的防晒霜,有两个是国际大牌,价位在280元—450元。两个是中等价位的品牌,价格在百余元。其余四个是各大超市中的大众产品,价格在二三十元。
◆检测结果:总体效果都不错效果好不等于价格就高
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来看,这8种防晒产品均达到了完全防护紫外线照射的效果。吸光度(值)的高低与产品价格并不成正比。一款价位不到100元、标明防晒值为SPF15的产品,吸光度(值)却比一款价位在400多元的大牌还要高。不过,专家也提醒,判断一款产品的防晒效果,除了紫外线的吸收值外,还包括对人体皮肤的适应程度、防晒剂剂量等多种因素,因此SPF值只是其中一个参照因素。
◆专家点评:*SPF指数表明防晒时间长短
举例而言,假设有人没涂防晒霜,在规定实验条件下紫外线照射5分钟出现红斑;在涂了某种防晒产品后,此人照射150分钟才出现同样面积的红斑,两者间的比值是30。取数个被实验者的平均值,就是确定SPF值的方法。不同SPF指数表明防晒时间的长短,普通人上下班,SPF15—20即可。户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下,SPF30的产品也够了。
*指数过高增加皮肤负担
防晒系数越高的产品,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涂抹高SPF的防晒霜并不等于肌肤就一整天安全无忧,因为防晒产品在暴晒部位涂抹数小时后,由于汗水的稀释等原因其防晒效果会渐渐减弱,所以应及时洗去并重新涂抹。
PA标值到底防什么
日化用品专家解释说,PA(ProtectiongradeofUVA)是用来表示防护UVA紫外线的防护效果的。这是欧洲和日本有关国家化妆品工业协会制订标准,目前国际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来讲,PA+表示有效防护约4小时,PA++表示有效防护8小时,PA+++表示强度防护。
◆相关小知识
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三种,波长在200-290nm间的为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90-320nm的为中波紫外线(UVB),波长320-400nm的为长波紫外线(UVA)。
波长越大的紫外线穿透能力越强,UVC大部分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就被阻隔掉了,到达地面的紫外线通常为UVB和UVA。中短波的紫外线一般只有10%能透过真皮层,大部分只能透过角质层和表皮层,而长波紫外线的穿透能力显然更强,波长在350nm以上的UVA通常约有52%能到达真皮层。
◆穿长袖衣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防晒产品主要利用防晒剂来反射或吸收紫外线,因此防晒产品也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等方法。不过专家表示,日常的生活中最简单的遮挡法,如戴上墨镜、帽子,穿长袖衣服或撑伞等,起到的防紫外线效果也很好。
出门前30分钟使用最好
使用防晒化妆品最好在出门前30分钟,均匀地涂抹到需要使用的部位。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还需要每隔2-3小时涂抹一次。在办公室工作、下雨天、阴天或一般遮阳伞下也需要使用防晒化妆品,但SPF值不要选择太高。雨天紫外线照射率相当于晴天的21%-54%、阴天紫外线照射率相当于晴天的81%-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