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3409|回复: 5

对法律基础考试用帮助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案例5----盗窃预备还是盗窃未遂 (侵犯财产罪案例分析18)</FONT></FONT></STRONG></P>
<P><FONT face=宋体>      张某从邻居男孩伟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 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伟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成功,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BR>A.盗窃预备      B.盗窃未遂    C.盗窃中止     D.意外事件<BR>[答案] B,<BR>注释:张某已着手实施盗窃行为,所以已不是“盗窃预备",其犯罪目的未得逞是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盗窃罪还是销赃罪</FONT></STRONG></P>
<P><FONT face=宋体>     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 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 )。<BR>A.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B.不构成犯罪<BR>C.独立构成犯罪                                     D.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BR>[答案]C,<BR>注释:乙对甲的盗窃行为无“共同的故意",所以不是共犯,乙独立构成销售赃物罪,参见《刑法》第312条。</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FONT></STRONG></P>
<P ><FONT face=宋体>李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FONT><FONT face=宋体>,萌生报复之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房,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窗外似有人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的行为属于:( )。<BR>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BR>[答案] B,<BR>注释:犯罪未遂关键在于“未得逞"是</FONT><FONT face=宋体>意志以外的原因造 成,犯罪中止关键在 于“中止"是行为人意志以内</FONT><FONT face=宋体>的原因造成即自动中止。</FONT><BR><FONT face=宋体>案例3</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防卫挑拨之故意杀人</FONT></STRONG></P>
<P><FONT face=宋体>王某与李某素有仇怨</FONT><FONT face=宋体>,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迫。待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 )<BR>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BR>[参考答案] D,</FONT></P>
<P><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案例6  共谋而不参加犯罪能否认定为共同犯罪</FONT></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BR>A.杀人预备              B.杀人未遂<BR>C.杀人既遂              D.杀人犯意表示<BR>[答案]:C,<BR>注释:“共同犯罪"概念参见《刑法》第25条第1款。</FONT><FONT face=宋体>共同犯罪中所有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行为,“共谋而非参加犯罪",我国认为也是共同犯罪。因此甲与乙、丙同罪。</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故意杀人犯罪未遂还是意外事件</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 ,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BR>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BR>B.属于意外事件<BR>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BR>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BR>[答案及注释]A,参见《刑法》第23条。</FONT></P>
<P><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案例1     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FONT></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 、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BR>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杀人            D.不构成犯罪<BR>答案:A<BR>注释:<BR>孙某明知自己对小孩不寻找、不报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小孩被野兽咬死的结果,但却放任其发生,</FONT><FONT face=宋体>属于间接“故意杀人"。</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杀人罪</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被告人赵某意图杀死妻子王某和与王某勾搭成奸的李某。某日夜间,赵某先在家中将王某扼死,而后窜至李某家用尖刀刺杀李某致其重伤,赵某误认为李某已死,李某遇救幸存, 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属于( )。<BR>A.故意伤害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杀人未遂 D.故意伤害未遂<BR>[答案] B<BR>注释:赵某的行为属于连续犯,既连续实施数个犯罪构成相同的犯罪。因此应定故意杀人罪。对李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未遂(能犯未遂)</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故意伤害罪还是猥亵妇女罪</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王某因恋爱受挫而产生报复女性的心理,从1990年初至1995年底,先后骑摩托车,用改锥、钢针等物.从背后猛剌行走、骑自行车的女性臀部,造成4人重伤,3人轻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BR>A.以持械刺人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R>B.故意伤害罪<BR>C.猥亵妇女罪<BR>D.侮辱妇女罪<BR>[答案及注释]B.猥亵妇女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侮辱妇女罪,指以追求精神剌激为目的,用下流动作或淫秽语言调戏妇女的行为;王某的行为以故意伤害为目的,应以故意伤害定罪。参考(237条)</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拐卖妇女罪还是故意伤害罪</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郑某在甲地使用暴力方法绑架一名16岁的少女,准备卖往乙地,在 绑架过程中,由于少女极力反抗,郑某便用石块猛击其头部,造成其严重脑损伤,在贩卖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医治, 产生了脑外伤后遗症, 郑某归案后,经法医鉴定,该16岁少女己构成重伤,对郑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BR>A.己构成拐卖妇女罪、绑架罪,应实行并罚, <BR>B.巳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应实行并罚、<BR></FONT><FONT face=宋体>C.只构成拐卖妇女罪,绑架的手段和重伤的后果只是拐卖妇女罪中从重处罚的条件</FONT><BR><FONT face=宋体>[答案及注释]C,参见《刑法》第240条,造成重伤后果的只作为拐卖妇女罪的一个加重处罚情节。</FONT></P>
<P><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案例2      交通肇事罪还是意外事件</FONT></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贾其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破裂。贾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针,田某因药物过敏而死。贾某的行为</FONT><FONT face=宋体>对田某死亡</FONT><FONT face=宋体>而言属于</FONT><FONT face=宋体>( )。<BR>A.过失杀人罪            B.过失的重伤罪           C.交通肇事罪        </FONT><FONT face=宋体> D.意外事件</FONT><BR><FONT face=宋体>[答案D</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强奸罪还是强迫卖淫罪</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王甲强迫本村一个13岁女学生向蒋卖淫,蒋某不知该女为幼女便与之发生了性关系, 事后给该女20元钱。对王甲应以(  )论处。<BR>A.奸淫幼女罪共犯<BR>B.强迫卖淫罪<BR>C.奸淫幼女罪的间接实行犯<BR>D.强奸罪<BR>[答案及注释]B,参见《刑法》第358条。<BR>假如蒋某明知该女为幼女,则蒋某( )<BR>A、 构成嫖宿幼女罪;B、强奸罪;C、奸淫幼女罪D、不构成犯罪</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是绑架罪还是拐卖儿童罪</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某甲为了</FONT><FONT face=宋体>勒索财物,从托儿所偷盗一男性婴儿;某乙为了出卖牟利</FONT><FONT face=宋体> ,从医院产房也偷窃了一男性婴儿,对某甲与某乙的行为应当认定 为( )。<BR>A.某甲构成绑架罪,某乙构成拐卖儿童罪<BR>B.某甲与某乙都构成拐卖儿童罪<BR>C.某甲构成拐骗儿童罪,某乙构成拐卖儿童罪<BR>D.某甲构成绑架勒索罪,某乙构成拐骗儿童罪<BR>[答案及注释]A,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构成绑架罪,而乙是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拐卖儿童罪。参见《 刑法》第239条第2款,第240条第2款。</FONT></P>
<P><STRONG><FONT face=宋体 size=3>是否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FONT></STRONG><BR><FONT face=宋体>某地质勘探队队长孙某将队里配发的手枪2支出租给他人使用,出租期间,租枪人并未使用这2支枪,孙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BR>A.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BR>B.不构成犯罪<BR>C.构成玩忽职守罪<BR>D.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BR>[答案及注释]B。</FONT><FONT face=宋体>构成本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求,参见《刑法 》第128条第3款。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如有配枪必要的厂矿、企业、科研单位的保卫部门,有配枪必要的 地质勘探队、测绘队、远洋轮船等单位的有关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与第2款不同的是:同样是非法出租、出借枪支,刑法对“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构成犯罪的标准规定得低.而“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构成犯罪.以“造成严重后果"为必要条件,否则便不构成犯罪。</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6-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是否构成教唆犯</STRONG><BR>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 )。<BR>A.不犯罪 B.从犯 C.教唆犯 D.主犯<BR>[答案] A,<BR>注释:乙并无教唆的故意。</P>
<P><STRONG>是否构成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STRONG><BR>某小学校长某甲,对本校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危房的校舍不做任何加固处理,也不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致使校舍在使用中突然倒塌,造成死亡5人,重伤10余人的严重后果,某甲己构成(  )。<BR>A.玩忽职守罪<BR>B.重大责任事故罪<BR>C.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BR>D.过失杀人罪<BR>[答案及注释]C,参见《刑法》第138条。有关责任人员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构成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p></p></P>
<P><BR><STRONG>是否构成虐待罪</STRONG><BR>王某对其妻张某经常毒打、辱骂,甚至曾将其妻骗到外地欲将其卖掉,被其妻识破而未得逞。后王某与他人赌博,因输钱无力偿还, 遂将其妻作价900元抵了赌债。张某认为,只要不受毒打、辱骂,给人做牛做马都行。王某也称:“妻子输给他,坐牢我去,与任何人无关,我重新讨一个才好"。王某行为构成( )。<BR>A.赌博罪<BR>B.虐待罪<BR>C.遗弃罪<BR>D.无罪<BR>[答案及注释]D,参见《刑法》第260条第1、3款及第98条,注意,本案中,被害人张某并未告诉,也未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而只有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才能对王某定罪。 同时注意,第260条第2款为公诉案件。出卖亲生子女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以营利为目的,出卖不满十四周岁子女,情节恶劣的,借收养名义拐卖儿童的,以及出卖捡拾的儿童的,均应以拐卖儿童罪追究刑事责任。出卖十四周岁以上女性亲属或者其他不满十四周岁亲属的,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追究刑事责任。</P>
<P><STRONG>是否构成自首</STRONG><BR>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属于( ) 。<BR>A.立功表现<BR>B.自首<BR>C.坦白<BR>D.不能视为自首<BR>[答案B<BR>注释:参见《刑法》第67条。</P>
<P><STRONG>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STRONG><BR>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某甲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某甲的行为构成( )。<BR>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死罪 C.过失投毒罪D.故意伤害(致死)罪<BR>答案:C<BR>注释:向粉条上洒农药的行为,客观上已足以危及公共安全,但其主观上是过失,所以选择C,参见《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2款。</P>
<P><STRONG>是过失爆炸罪还是过失杀人罪</STRONG><BR>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 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BR>A.过失爆炸罪<BR>B.意外事件<BR>C.过失杀人罪<BR>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BR>[答案及注释]C,甲的主观方面是疏忽大意的过失。</P>
<P><STRONG>是否构成诈骗罪</STRONG><BR>某学生王某利用自己绘画的特长.伪造食堂饭票2000张,除自己使用外,还兑换他人使用,获款6000元。该学生的行为构成( )。<BR>A.伪造有价证券罪<BR>B.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BR>C.诈骗罪<BR>D.投机倒把罪<BR>[答案及注释]B,食堂饭票当属有价票证,参见《刑法》第227条。</P>
<P><STRONG>诬告陷害罪或报复陷害罪</STRONG><BR>某单位领导某甲曾批评过工人某乙,某乙怀恨在心,蓄意进行报复。一天,某乙用钳子将设备上的贵重金属触点全部拧下,偷放在甲的办公室内,由于设备无法运转.造成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公安机关侦察案件时,某乙又提出将某甲列为怀疑对象,公安机关从甲的办公室发现“赃物"后,将甲拘留。后乙罪行败露,乙的行为应定性为( )。<BR>A.诽谤罪<BR>B.诬告陷害罪<BR>C破坏生产经营罪与诬告陷害罪<BR>D.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报复陷害罪<BR>[答案及注释]C,某乙基于两个故意,实施了两种行为,破坏了生产经营并对他人进行了诬陷,并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分,应分别定罪。参见,《刑法》第243条.第276条。注意,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见《刑法》第254条。</P><STRONG>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STRONG><BR>宋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宋某的处理应当是( )。<BR>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BR>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BR>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BR>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BR>[答案及注释]B.参见《刑法》第77条第1款。
 楼主| 发表于 2005-6-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案例4---正当防卫还是防卫不适时</STRONG><BR>人口贩子张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女青年李某拐骗家中,并欲以5000元卖给一农民为妻。是夜李某得知被骗,遂用菜刀将借宿于该农民家的人口贩子张某砍死。李某的行为是( )。<BR>A.紧急避险 B.假想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正当防卫<BR>答案: C 本题不属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称的“正在进行...暴力犯罪"而采取的防卫行为。<STRONG>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STRONG></P>
<P> 一正当防卫者被改判无罪<BR>      一起已被法院判决的由于正当防卫造成的故意伤害案,日前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原审被告人最终被改判无罪。<p></p></P>
<P>  2000年7月的一天晚上,被告人梁正国与女朋友在北流市永丰广场休息长廊聊天时,有3个人向他们围拢过来。当他责问对方想干什么时,发现3人中的傅某腋下夹有一把菜刀,便拔腿就跑。梁正国跑出几十米后,扭头一看,傅某等3人正围着他的女朋友,便拿起一块木版来解救女朋友。傅某持菜刀与另两人向梁逼近围攻,梁挥动手中的木板自卫时,木板划中了傅的鼻骨。傅恼羞成怒,持菜刀挡住梁正国的去路,正准备再次行凶时,梁正国用木板向傅某打去,傅某被击中头顶跌倒在地,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p></p></P>
<P>  2001年3月,北流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原审被告人梁正国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梁正国不服上诉,玉林市中级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为此,玉林市检察院提请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提出抗诉。自治区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梁正国为了使其个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依法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提出抗诉,自治区高级法院随后作出指令再审的裁定。日前,玉林市中级法院采纳了抗诉意见,并对原审被告人梁正国作出无罪判决<p></p></P>
<P>     <STRONG>  刑法案例集:紧急避险 </STRONG></P>
<P>      [案情]侯某系某地长途客车司机。一日侯某驾驶客车由A城驶往B县,车上有50多名乘客,当行至一狭窄变道处,发现前面一老农赶着头耕牛迎面走来,赶忙刹车,突然发现刹车失灵,当时道路狭窄且一旁是山壁一旁是5米多的深堑,侯某只好大呼老农躲开,但最后还是挂伤了老农,系轻伤,并撞死了耕牛。<BR>  [问题]侯某的行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p></p></P>
<P>  [法条]<BR>《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R>  [分析]<BR>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紧急避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BR>  1、前提条件,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紧急情况,才能实行紧急避险。 <BR>  2、时间条件,必须是为了避免正在进行的、正在发生的危险。<BR>  3、限制条件,必须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BR>  4、主观条件,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BR>  5、对象条件,作为紧急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比保全的合法权益要次要、较小的合法权益。<BR>  6、限度条件,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此外,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别责任的人员,如军人必须参加战斗,消防队员必须扑救大火等,这些人员则不适用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BR>  [结论]<BR>本案中,侯某为保护全车旅客的安全,撞死了一头耕牛,轻伤一名农民的行为属于紧 急避险行为,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负民事责任。<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STRONG>第二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TRONG><STRONG>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分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TRONG><p></p></P>
<P>案例1<BR>汪洋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出狱后,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自费学了开车技术,后来受雇于某钢铁厂开货车。在他出狱3年零1个月的一天,汪洋因违反交通管理法规,撞倒了一个过路的老农,他下车一看,见老农昏迷不醒,便将老农抱上汽车,准备将老农送往医院。但汪洋转念一想,把老农送到医院自己得承担医药费,就产生了抛弃老农的念头。于是他调转车头,向荒郊开去,将老农搁在荒郊的小树林里,后来老农尸体被发现,经鉴定,系因撞伤未得到及时医治而死。<BR>问题:1、汪洋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2、汪洋是否构成累犯?<p></p></P>
<P>案例2 是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p></p></P>
<P>某甲系一名驾驶员,其持有正式驾驶执照,某日酒后驾驶一辆车况欠佳的货车在一国道上行驶,在与对方车辆会车时,判断失误,采取措施不当,将正常行驶的一骑自行车人撞倒致死。 <p></p></P>
<P>案例3 是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p></p></P>
<P>某乙持摩托车驾驶执照,驾驶两轮摩托车并带两名乘客在一乡村的石子路上行驶,在一路口转弯时,因车速较高,且采取措施不当,与对面一正常行驶的农用三轮车相撞,致其摩托车后侧的一名乘客被撞摔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p></p></P>2.选项所列犯罪中,哪些犯罪不要求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1996年多选题] <BR>A.爆炸罪  B.放火罪  C.交通肇事罪  D.玩忽职守罪 <BR><BR>答案为:A B<BR> <BR>A和B是故意犯罪,危险犯。而C和D是过失犯罪,必须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 <BR><BR>3.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轧死五人,撞伤十九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1995年单选题] <BR>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故意杀人罪 <BR><BR>答案为:B<BR> <BR>A和C是过失犯罪可以排除,因为李某主观方面为故意。D被排除是因为李某的犯罪对象是不特定的多人而不是特定的某个人。因此B正确。 <BR><BR>4.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内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已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是(   )。[1995年单选题] <BR>A.放火罪   B.失火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BR><BR>答案为:A<BR> <BR>王某放火是出于故意,因此A对B错。C错因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是类罪名,不能以类罪名定罪。王某的一个行为实际触犯了两个罪名,放火罪和破坏生产经营罪(想象竞合犯),根据重罪吸收轻罪原则,应只定放火罪,故D错。 <BR><BR>5.某农民偷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构成:[1994年单选题] <BR>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R><BR>答案为:C<BR> <BR>A罪要求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故A错。李某的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B错C对。至于D,能以其他具体罪名定罪时就不以这种概括性罪名定罪。 <BR><BR>6.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甲、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1999年单选题] <BR>A.甲、乙均无罪 <BR>B.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 <BR>C.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BR>D.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BR><BR>答案为:D<BR> <BR>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对于接受枪支质押的人员,可以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BR>7.某甲系省射击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一日,某乙向某甲借枪打猎,某甲碍于情面,就将枪借给某乙用了半天。某甲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2000年单选题] <BR>A.非法出借枪支罪  B.玩忽职守罪  C.非法出租枪支罪  D.不构成犯罪 <BR><BR>答案为:D<BR line-break"><BR line-break">
atr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1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6-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P>是不是真的有用啊 </P>
pd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1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