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楼主: mbax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行秀带你走遍天下(更新到9.4号)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6-7-17 09:37 | 只看该作者
[s:64]  [s:64]  [s:64]
8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18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篇:心中的凤凰


地理位置: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西邻贵州省松桃县和铜仁县,东与本省沪溪县相连,北与花垣县和吉首市接壤,东南与麻阳县为邻。东经109°48′,北纬27°44′——28°19′。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东西最宽50公里,南北最长66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梯级倾斜。最高海拔1117米,最低海拔170米。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山峦重叠,林谷深幽,沟壑纵横,溪河交错。境内有腊尔山、青龙山、南华山、巴斗山等47座山峰;沱江、万溶江、白泥江、牛角河等156条大小河流。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冬暖夏凉,光照丰富,四季分明,是最好的旅游佳境。
凤凰县地处湘黔要衡,交通发达,以县城为中心,东南有凤麻公路直抵怀化地区,西有凤铜公路直达贵州铜仁。有枝柳铁路从境内通过。真可谓东可看繁华的广东、秀丽的桂林山水。西可看莽莽的云贵高原,北可看奇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以至古老闻名的襄樊。加之本县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名闻海内的古城八大景;有誉满天下的奇梁洞;有沱江古城风貌;黄丝桥最完整的石头城;有三潭书院,天星山古战场;还有民族风情很浓的山江苗寨,乌巢河天下第一大石桥等,都是理想的旅游胜境。
8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37 | 只看该作者
凤凰古城:
北门城楼
本名"壁辉",因位于古城北面,俗称北门城楼。 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古城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乃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到清朝,古城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古城的建设也得到加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今。北门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前临清澈的沱江,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虽几经战火,仍巍峨耸立于沱江河岸,为影视名家所推崇,已有《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边城》、《血鼓》等数十部影视剧在这里。

回龙阁吊脚楼群
回龙阁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南 华 山 森 林 公 园

南华山横亘古城南天,对县城形成半包围之势,山高峻林茂密。纵则奇峰巍然耸立,直插云表;横则红松水杉掩映,满目黛绿。《凤凰厅志》记载,南华山“林深木茂,翠色千层。朝则薄雾笼青,暮则斜阳凝紫。绿螺岱髻,晴雨皆宜”。生花之笔,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南华山。
  南华山森林公园,林木竞秀,花草茂密,是一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山上有松、杉、柏、竹、椿等用材树种和水杉、银杏、珙桐、香果等珍贵植物;有油茶、油桐、板栗、漆树、楠竹等经济林木和天麻、灵芝、人参、党参、百味莲、野百合等名贵药材,林海万物争荣。
  南华山森木公园重峦叠障,沟壑纵横,是一座天然的动物乐园。林麝、山猫、野兔、松鼠、灵猴、竹鼠游戏于山石之间;长尾雉、相思鸟、猫头鹰、野斑鸠、画眉、八哥、杜鹃等腾跃于松柏之上,透出勃勃生机。
  南华山森林公园,地域广阔,景点密布,是一座神异的深山迷宫。公园总面积9500多亩,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5公里,45座峰峦,72条沟壑。有虎尾峰,芙蓉台、奎星阁,文昌阁、烈士纪念碑、观景山、观日台、金钩挂玉、南华禅林、南华石阶路等十数个景点。
  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南华山半腰上。碑高20米余,是“凤凰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近代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以及争取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凤凰先烈。
  碑建于1987年3月,是年10月1日竣工。建成后的纪念碑,基座分两级,下级刻有浮雕,上级为名人题词,高4.3米,方6米;碑身高15.7米,方2米。整座碑高20米。碑座四周是平台,平台390平方米,有青石护栏。碑正面的碑名“凤凰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为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祖春所书。碑右有中国人民海军研究学院政委刘仲明的题词:“边城河山秀,世代育英杰,更展先烈志,硕果献灵台”。碑左有中国武警总队政委李振军的题词:“沱水含烬骨,南华抱忠骸,英烈瞑慧目,人民继遗业”。省音协主席易扬在背面的题词是:“血洒渭阳千家泪,魂归南华万木春,泽慧五竿人奋发,唤起凤凰上青云”。原湘西州副州长龙再宇在碑上题诗:“再造山河倍险艰,英雄浩气薄云天,骨埋黄土遗青冢,血染征衣化杜鹃。革命捐躯歌亮节,献身为党效前贤。人民何处同瞻仰,立下丰碑垂万年”。
  岭头紫云绕,碑下大江流。烈士纪念碑处在一片庄严和肃穆之中。瞻仰纪念碑,往往会浮想联翩,真想问一句:先烈去矣,忠魂安否?!
  南华山石阶路是南华山森林公园的一大景观凤凰闻名石板路,石板路展现的是一种纯朴的原始的图案美,而南华山的石阶路,表现出的却是一种象游龙戏水般的曲线动感艺术。南华山登山石阶近2000级,每一级都宽2米,高20厘米。石阶缘山势铺陈,平平陡陡,曲曲弯弯。路两旁,古树参天,山花遍地。坡势陡峻处,林木更为茂密。石阶路两旁的古树,虬枝相接,绿叶相掩,石阶路科象一条蜿蜒上升的绿色隧道,行走其间,登临者一定会有几许曲径通幽的感慨。
  转过纪念碑,石阶路沿山而上,时而没于山弯,时而现于峭壁。峰回路转中忽闻流水潺潺有声。循声而望,绿树红花中飘然一亭,这便是著名画家黄永玉题书匾额的“壹停亭”。“壹停亭”即游客到此一停小憩之意。壹停亭建成于1995年5月。亭不大,6根亭柱,柱间有额枋相联;6个翘角,如鹏鸟展翼。屋顶高耸,六条垂脊交汇于顶,上有彩色圆葫芦冠盖。亭内,横枋联柱成凳,围成一个正六边形,后有一米左右宽的回廊,回廊上有护栏。亭咸上方有一小井,曰“饮虹井”,水清澈至冽,涓涓线流绕亭而下,一直流进谷底,小溪上有两座小石桥,给一停亭凭添几份雅致。游客漫步进亭,在石凳上小坐,饮古井洁净之水,听天半松涛之声,陡增一番谈兴;亦可迎风凭栏,背靠青山绿树,面对小桥流水,顿感神清气爽。
  除小亭,山势转向陡峭。路旁奇树,崖边怪石,鬼斧神功。石阶路缘崖蜿蜒,穿云架雾数百级,便登上南华顶峰。峰顶有一观景台,五层,高近20米。登上观景台最顶层,面城而望,烟雾迷蒙中,山城景色尽在眼底;蓝天白云里,奇峰突兀姿态万千。此时此地,登临者会有一种洗尽铅华,返朴归真的感觉,真个是“其喜气洋洋者矣”!


 朝   阳   宫
朝阳宫位于古城北西侧的西门坡,原名陈家祠堂,民国4年(1915年)由乡绅陈炳、陈开藩等发动族人捐资兴建。民国12年(1923年)时任湘西巡防军统领的国民党中将、凤凰籍人陈渠珍又率众族人扩建。至此大门、正殿、戏台、左右包厢、厨房、厕所等14间房屋浑然一体,构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
朝阳宫的大门为紫红色砖墙楼,高8米。大门两旁镌有对联一副:瑞鸟起蓬蒿搏云高万里;嘉宾莅边隅眼看楼台总多情。左右对称式地堆塑山小花鸟浮雕12幅,飞檐翘角,别具特色。
入大门,从戏台下穿过,即为一宽敞的四合院天井,全用方形青石板铺成,整齐有序。正面就是一栋三间木结构正殿,台基用精雕细钻
红砂条石浆砌,高出天井坪1.2米。明间前铺设有9级紫红砂石扇形石阶;内檐开圆形月拱大门,拱门四周镂冰纹花格。两边次间正面均为花格通风木窗,前有木琢栅栏走廊。这是旧时过官贵人看戏之地,雕梁画栋,红柱碧瓦,华丽精美,雄伟壮观。特别是栅栏和花窗,工艺精细,造型别致,美仑美奂。
  正殿左右两侧各建包厢1栋,均为二层3间,下层空置,供看戏者避雨,上层才是雕花木栅栏包厢,方便座客看戏。
  戏台背靠大门牌楼,与正殿相对,离地2.1米。台上正中题曰“观古鉴今”,台前两侧悬挂对联一幅:“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玄妙而又真切。台后正中彩绘福禄寿三星画,上面藻彩绘戏剧人物九幅,均是一幅一典。台顶为重檐青瓦屋面,飞檐翘角

苗 疆 边 墙
长城一向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用以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线,令人意外的是,最近在南方的湖南凤凰县也发现了极少见于史端的苗疆长城。 
  哺育了沈从文、黄永玉等艺术大师的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4月下旬从北京等地请来了考古专家、文化名人,对凤凰古城进行全面考证。其中有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长、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来到凤凰古城后,罗等人对绵延几百里、当地人称作“边墙”的古长城遗迹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它进行了详尽调查考证,4月底作出了此“边墙”实是中国南方苗疆长城的鉴定结论。经专家证实,凤凰发现的苗疆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全长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县的喜鹊营,南到贵州铜仁境内的黄会营,其中大部分在凤凰县境内贯穿而过,大致经过新凤凰营、阿拉营、古双营、得胜营、镇溪营、振武营。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当时沿线一般驻有4000-5000人的军队,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明朝,湘黔边境的苗人被划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从朝庭政府管辖的少数民族,他们因不堪忍受政府的苛捐杂税与民族欺压,经常揭竿而起。为了安定边境地区,镇压反抗,明朝廷拨出4万两白银,在生苗与熟苗之间修筑起了长城。清朝统治者后来也对苗疆长城作了部分增补修建。也许由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不如北方少数民族强大,苗疆长城也就没有修筑得像北方长城那样雄伟壮大,所用石块只有北方长城的1/10到1/6大小。
  明清以来,苗疆长城上的石块不断地被当地人拆去建房、垒坎。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时断时续的城墙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长城到底还保存了多少,目前还没有人沿线调查统计过。罗哲文称,他搞长城研究50年了,以往历史学家只是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知道中国南方也有长城,但许多人皓首穷经也没能找到它客观存在的一星半点证据。他认为,说苗疆长城是中国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争议,应和北方长城一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他进一步指出这仅仅是一个有关行政手续的问题。

 奇 梁 洞
奇梁洞位于县城北四公里处,属典型的碳酸盐岩洞,该洞以奇、秀、阔、幽四大特色著称。洞长6000余米,共分五大景区:即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和阴阳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瑰丽的画卷。
  一条小溪穿洞而过,水流平缓,灯光打在岩壁上,皱襞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打在石笋、石幔及石花上,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内有一大厅,据传是土匪纠集的地方,厅里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地吹,整个大厅会回荡着低沉的号角声,当年的土匪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八大特色景观

1.洞口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水往洞内流。

3.蝙蝠奇观。

4.钟乳石雪白晶亮。

5.雨洗新菏顶级绝景。
6.林海雪原天然音乐厅。

7.桃源春色溶洞奇观。

8.天宫群仙



西门峡漂流
西门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吉信镇,全长12余里,河水清澈见底,河床狭窄,滩险流急,共有30余个滩。其中青友滩至龙吟谷的落差达20余米,两岸怪石林立,风景如画。这里流传着无数美丽的传说,也曾经是苗汉的分界线。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及数不清的狼烟风火由此而起……而今西门峡已成为苗汉友谊的桥梁。
  乘舟搏浪,越虎跳漳涧、穿白龙、青龙滩,过鬼见愁、闯龙王滩、冲龙吟谷惊雷闪电,夺人心魄。进入静谷,西门峡的神秘面秒便可揭开,小鹏绝壁处一对光着屁股的小童在涧里捉鳖,使你啼笑皆非。大鹏处千年古官道、跳岩、石板桥让你见证历史的变迁。龙王洞水、绝壁处的吊脚楼,《乌龙山剿匪记》外景拍摄地
84#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38 | 只看该作者
 德 夯 苗 寨

德夯距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西郊20公里处,属省 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区内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风光秀丽迷人。自矮寨镇沿溪上行4公里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车、水辗、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脚楼,一派田园诗情。九龙溪穿寨而过,四周山色清幽,悬崖如削。过石拱桥可登盘古峰,峰高400余米,山巅有大、小两峰,顶宽约5公顷多,为盘根错节的原始森林,四周绝壁,站立峰顶,方圆景色尽收眼底。 

  景区为苗族聚居地,苗族同胞日常相互交流均用苗语,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女子喜戴银饰,穿无领绣花衣,男子爱扎绑腿,穿对襟衣,吹木叶。他们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手工织品巧夺天工。他们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纸、碾米、用筒车提水灌田。每到春天,小溪河旁,筒车串串,筒槽百节民俗旅游项目有苗家做客、拦门对歌、敬酒、苗家跳歌晚会、歌舞会、苗族鼓舞、灯火送客等三十多个。在德夯旅游,还可以亲手榨油、造纸、织布、碾米等,可以充分体验古老的民俗风情和大自然美的享受,就好象到了一个美丽的古老童话世界.  

  天门山为国道319干线(旧称湘川公路)公路奇观。自下而上经13处弯道始达坡顶。山势陡峭险峻,近坡顶处有一公路天桥,全国罕见。山顶建有“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及“开路先峰”铜像 。
8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41 | 只看该作者
张 家 界 森 林 公 园

张家界,又名青岩山,面积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一颗璀灿的风景明珠,有黄狮寨、金鞭溪、腰子寨、琵琶溪、砂刀沟、后花园、朝天观七条主要旅游线路。
  
  张家界以岩称奇。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张家界以水显幽。这里,石缝间的山泉,幽谷里的潜流,汇成五条溪流,四处白沙泉水、两处悬岩飞瀑,蜿蜒曲折,东流而下,与红谷绿树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
  
  张家界又以林见秀。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7.7%。有成片的原始森林,保存有不少古老珍贵的树种、花卉、中草药资源。仅木本科植物就有九十三科五百一十七种,比整个欧洲林木种类还多一倍。成片的原始次森林中,珍藏着银杏、珙桐、红豆杉、鹅掌楸等古老珍贵的树种;石峰溪谷间,生活着灵猫、娃娃鱼、红腹角雉等珍禽异兽。

■■■ 黄狮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黄石公在此隐居而得名,它海拔1080米,由诸多的悬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积16.5公顷。其主要景点有:天书宝匣 、定海神针、南天一柱、金海探龟等,是张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站在台上纵眼南望,奇峰怪石尽收眼底。往东鸟瞰 ,可见金鞭溪两旁奇峰林立,仿佛一盘玲珑剔透的翡翠真是美不胜收。因此她有着“不上黄狮寨,枉到张家界”的美誉。
■■■ 金鞭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00米,穿行于奇峰绝壁之间,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被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有诗赞曰:“青青溪水青青山,山如书屏人如仙,仙人如在书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
■■■ 千里相会位于金鞭溪的中段,远远望去,似一对情侣紧紧相偎,男的浓眉魁伟,女的低眉含情。相传土家青年巴朗与土家妹子阿英自幼青梅竹马,私订终身。不料新婚之日,巴郎被朝廷官兵抓去修筑万里长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得相见。但巴朗因作战勇猛,战功显赫,屡屡提升。十年之后,战乱得以平息,巴朗和阿英也终得相见,相见之时,二人泪流满面。此情此景,不由使人想起: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识君。
■■■ 天下第一桥高375米,长40米,宽5米,厚3米,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雄伟异常。相传向王天子与官兵激战,无奈寡不敌众,只得撤退。不料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险象环生,感伤之极,只得长叹:我命绝矣!不想,天空落下一段彩虹,化为天桥,得以脱逃。两座石峰,受仙气所至,天长日久,对向而生,竟成天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43 | 只看该作者
苗人谷
山江(苗语:叭咕),地处凤凰北部,亦称总兵营,源于清朝镇压苗民起义时在此驻兵设过总兵营房,山江离凤凰古城十八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寨,也是湘西最后一代苗王统治中心.
神秘的山江苗人谷,她不仅有柔美醉人的自然风光,更有不同凡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苗人谷内百花争放,百鸟争鸣,一弯溪水潺潺流淌:二垅崃谷曲回幽深”两大洞穴四通八达:三帘瀑布从天而降,气势磅礴.其谷中藏洞、洞中藏谷、天外有天。尤以肉眼看不见、相机却能照得出的隐形苗人头,理旬堪称“天下一奇”。清朝乾嘉苗民起义军被打败后藏到这里,正是利用苗人谷独特的山川形势割据一方,因地制宜,设计出军事进攻、隐藏、逃避等易守难攻之布局,宛若迷宫,清军围剿数月。仍无法攻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收兵回凤凰城,后来土匪们也是利用这里独特的山川形势和城堡独霸一方,具有极高的军事研究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这里有苗家阿哥阿妹恋爱特色的边边场:民风淳朴的早岗古苗寨:汉代苗人寨部落遗址:乾嘉苗民起义时的扎营地和湘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匪城堡、土匪战场……
  在此一游,您可以在领略湘西神秘的同时,
  感受一番苗族人保存下来的各种原生性的民族民间文化:
  品尝一顿纯正可口的苗家饭菜。
  目睹一把苗族民间传统绝技:
  沐浴一身高崃乎湖的灵气……
87#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46 | 只看该作者
凤凰美景:









88#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48 | 只看该作者
民 俗 风 情

苗 家 婚 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
  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也有早婚的现象,大约在十四五岁,早婚夫妻通常要到双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许多地区苗族有结婚当日夫妻不同房的习俗,新娘与送亲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办婚礼是主要在女方家。黔东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后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离婚。一般地,提出离婚方须向对方赔礼赔钱。寡妇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转房习俗,一般是同辈转房,但不带有强制性。 苗族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苗族社会主要的家庭结构。女子与男子不管婚前婚后地位比较平等,在家庭事务中妇女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总体上还是男权社会。子女的血统从父,世系依父系计算,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苗族有父子连名制,现以黔东南为典型,其他地区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现在大多已通用汉姓。
89#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52 | 只看该作者
宗 教 信 仰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多数情况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常给人类带来灾难、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而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常被认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苗族还认为自然界存在许多精怪。比如牛在厩内以粪便盖身或在厩内打转、将粪踩成圆圈,猪吃猪仔或躺在食槽里,鸭吃鸭蛋,老虎进田,遇到两蛇交尾,母鸡发出公鸡的鸣叫等均属出现了相应的精怪。
  苗族地区的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萨、土地奶、家神、祭桥、水井等。土地菩萨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块石板搭成,极为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神”偶像。祭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对象。
  图腾崇拜方面。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
  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牯脏至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牯脏)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每届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年之久。
  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除了这些原始信仰之外,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我国内地传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一些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新中国建立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的影响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复苏的趋势。
90#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53 | 只看该作者
丧 葬 习 俗  
 
老年人寿终正寝要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吊丧期一般为3~5天。办丧期间,芦笙声不断,昼夜向死者致哀。祭奠杀牲,以牛为贵。葬礼上至关重要的是请鬼师(巫师)超度亡灵,苗语即为之“开路”,念诵焚巾曲或曰指路经,指引他们回到祖先的地方。一些地区的苗族认为,人有三个灵魂,人死后,一个灵魂沿祖先迁徙而来的路线回到祖先的故地与祖先团聚,一个安守墓地,一个与子孙同在、并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
  
苗族主要实行土葬,现在一般有木棺、石棺两种灵柩。前者使用更为普遍。黔南部分地区是石棺土葬。很多地方苗族以宗族为单位有公共墓地。一些地方苗族有东西向横埋的习俗,以示引导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故土——东方去。凶死、暴死、难产死、上吊死等被认为不吉利,不举行葬礼,实行火葬或者二次葬,而且不能葬入集体墓地。苗族历史上曾实行岩洞葬、悬棺葬、风葬等习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