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ellSpacing=6 cellPadding=6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l15><FONT color=#666666> 有一位学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里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悔恨的”。我无法准确考证它的出处,只能说:的确如此!因为恨,恨自己不努力,恨自己不能上理想的大学;因为怨,怨命运不公。在时间的流逝中,恨自己、恨朋友、恨亲人,就在这种心境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在逆境中奋起,在逆境中消逝。<BR> 有些人“看起来”很努力,可说是无人能及的努力,可谁知道:他的思想也许已经游离于思绪之外,之所以像努力的样子,只是为能得到自我安慰,自我解脱的方式。<BR> 一直认为活得很充实、很惬意。可又会在无意识、毫无预警的状态下,突然间的空虚和百无聊赖,像被突然抽空的皮囊一样,变得冷漠、变得惆怅,似乎什么都不重要了,不要紧了,即使自己消失了也行。<BR> 我在给妈妈的信中写到:在大学里,好有意思!好多朋友,好多同学。虽然姐姐曾告诉我,不要把大学想得太好,否则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BR> 我在给同学的信里说:大学里有好多的活动,只要你有时间,随时可以参加很多的社团,而且好玩的活动是数不过来的。<BR> 我在给姐姐的电话里说:我正在找你所说的关于“失望与期望”的事,可能因为自己太在意的缘由,也可能是因为“秉承”了那句“好好的体验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那是你生命中难得的几年”,所以用去体验困苦的心态来生活,反而找不到令人难过的大学情节。<BR> 让我不解的是。那天,我的同学,重点大学,在网上,告诉我:他很自卑!透过冰冷的屏幕的另一面,我无法猜测他有怎样的表情,可却向一个女生说出,是怎样的无奈和失落!我不是一个喜欢把悲伤写在脸上的家伙,不过在那一刻,有种想哭的冲动。在这个时候,我还可以说,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活得很好。我信了?<BR> 想承认我错了,错在哪?我一直让自己能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即使在无人的时候,也总不忘找一些在别人看来无意义的却能使我露出微笑的事物——自我营造的和谐氛围中。直至现在,我依旧认为,我是活得快乐的。<BR> 难道,我又错了? </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TD></TR>
<TR>
<TD>
<DIV align=center></DIV></TD></TR></TABLE><B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