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14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海鲜的生活常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8 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食用海鲜要科学

华 辛

  海产品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专家提醒百姓在品尝美味时也要讲科学,切忌不要因为过量食用海产品而致病。

  食海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节炎患者忌多吃海鲜。海参、海鱼、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2.吃海鲜喝啤酒易患痛风。海鲜食品富含嘌呤,可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引起代谢性疾病,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因此,人们在喝啤酒时应少用海鲜做下酒菜。

  3.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食。鱼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水果同吃,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水果的某些化学成分与海鲜中的钙质结合,易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胃肠道,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食用时二者至少应间隔2小时。

  4.食用海鲜不易过量。进食过量海鱼可能导致体内水银含量过高。权威部门建议,少食大鱼,以保证安全。

  5.食用海鲜加工方法要适当。海产品中有一种潜伏在鱼、虾、蟹等体内的"副溶血性弧菌",可以用烧熟、烧透的办法来杀菌。在吃凉拌菜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浓度为1%的食醋,5分钟以后再吃,就可以减少中毒的危险。同时应慎食生鱼片及生虾。

---摘自《中国海洋报》1342期  


认识毒鱼 了解毒鱼 利用毒鱼
潘 虹 罗 茜

  针对近段时间不断发生的吃鱼中毒事件,广州海洋馆今年元旦推出了“认清海洋恶毒杀手的嘴脸”科普知识展,展示出了常见的有毒活鱼以及它们有毒部位的标本,让人们在观赏中认识毒鱼,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了解它的另一面,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据专家介绍,在1万多种海洋鱼类中,有700多种鱼有毒,其中剧毒鱼类有220种。常见的有人们俗称的河鲀、石头鱼、老虎鱼等。但这些鱼的毒性机理并不一样,有些是本身带毒,有些是吃了别的有毒物后累积的毒性。因此专家大致把有毒鱼分为3类:

  第一类是棘毒鱼类。这类鱼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通过鱼棘刺伤人体,把毒液输入人体,引起中毒。棘毒鱼类最毒的是毒鮋(俗称石头鱼),其次是鬼鮋(老虎鱼)、蓑鮋(狮子鱼),这类鱼是背鳍棘的基部有毒腺。

  第二类是鲀毒鱼类。即各类鲀鱼其肝脏、卵巢、皮肤、血液和肠都含有河鲀毒素,其中以东方鱼屯属的鱼类(俗称河鲀)毒性最大。河鲀毒素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1克河鲀毒素可致3000人丧命。

  第三类是其他毒鱼,情况较为复杂,也是大多数人最常遇见的。这些鱼有的肌肉无毒,只有内脏或皮肤、血液有毒;还有些鱼本身无毒,如石斑鱼、苏眉鱼等,一般情况下人们食用没事,但是当这些鱼吃到了有毒的甲藻或其他有毒的动物,就会把毒素累积到自己身上,人们再吃这些鱼时就会中毒。在餐厅里的石斑鱼、苏眉鱼等越大越名贵,但是毒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鱼越大食用也就越危险。因此,人们在食用此类鱼时不要一味地贪大,遇到中毒情况要赶快到医院进行处理。

  当然,有毒鱼伤人不是好事,但这些有毒鱼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动物毒素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毒性愈强,药效愈大。例如河鲀毒素有镇静、局麻、解痉等功效,能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缓解痉挛。作为镇痛药可取代吗啡、阿托品等;作为麻醉药品,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3000多倍。国际市场上1克河鲀毒素价值17万美元,是黄金价格的1万倍。在日本,河鲀价格比其他鱼价高几十倍,因此我国沿海各地早有人工养殖河鲀,每年都向日本出口。

---摘自《中国海洋报》1375期 

多吃“平安鱼” 健脑保平安

杨 威

  平安鱼,学名鰤鱼,在日本称“出世鱼”。该鱼是一种脂肪较多、适宜冬季食用的海水鱼,用来煎烤和涮火锅都很好吃。

  鰤鱼是日本富士山的名产,日本人似乎特别钟情于鰤鱼。在日本,鰤鱼从幼鱼长到成鱼的过程中,其每长大一点,就换一个名字,光是笔者知道的就有7个之多。考其名字的原意,大概是从形体变化而来,诸如:小毛鱼、牛头怪、长得快、铁头之类。只有鰤鱼长到7.5公斤以上,才能称它的正式名字--“出世鱼”。日语里“出世”的意思和中国话的“加官进爵”差不多,这大概也是人们喜欢它的理由之一。

  鰤鱼含有丰富的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脑营养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它除了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预防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外,更重要的是DHA对大脑细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占了人脑脂肪的10%,对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实验表明,DHA摄入充分,人脑中的DHA值升高,就能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提高判断能力。毫无疑问,DHA具有十分显著的健脑益智作用,是青少年增进智力、加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的必需营养品。鰤鱼素有“补脑神品”之誉。而科学家研究表明,DHA只存在于鱼类及少数贝类中,其他食物如大豆、奶油、植物油、猪油、蔬菜及水果等几乎都不含有DHA。因此从营养和健脑的角度来说,人们要想获得足够的DHA,最简便有效的理想途径就是多吃鰤鱼。

  鰤鱼的DHA含量与其他鱼相比也是较高的。DHA在各种鱼体内的含量并不完全相同,其健脑效果自然也会有所差异。那么如何选用DHA丰富的水产品呢?从总体上看,海水鱼中的DHA含量多于淡水鱼,深海鱼中的DHA通常要比沿岸和近海的鱼类多。营养学家根据现有的研究分析结果,推出了一个鱼类DHA含量表。

  淡水鱼按DHA在鱼体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相对含量依次排列如下:鲥鱼、红鱼白、塘鳢、鲫鱼、乌鳢、鳜鱼、青眼鳟、鳊鱼、青鱼、鲢鱼。

  海水鱼根据DHA占鱼肉中的百分比大小排列如下:金枪鱼、鲔鱼、鰤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海鳗、红鳟、鲑鱼、竹荚鱼、脂眼鲱鱼、鯵鱼、带鱼、鲻鱼、旗鱼、金眼鲷、鮶鱼、鲣鱼。其中的金枪鱼、鲔鱼、鰤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等,100克鱼肉中的DHA含量在1克以上,可谓名副其实的“DHA鱼”。

---摘自《中国海洋报》1362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20:15 | 只看该作者
吃死螃蟹会致中毒

高艳明

  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名贵水产品。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秋蟹味美营养高,但如果吃得不当可能会带来健康损害。

  吃死河蟹会中毒

  当螃蟹垂死或已死时,蟹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气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

  要买到新鲜的河蟹,选蟹时要做到“五看”:一看颜色;二看个体;三看肚脐;四看蟹毛;五看动作。蟹的颜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要大而老健;肚脐要向外凸出;蟹脚上要蟹毛丛生;动作要敏捷活跃。符合这5条的才好买。

  吃蒸煮的蟹最安全

  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均沾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可能会被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

  研究发现,活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虫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脑部,则会引起瘫痪。据专家考证,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肺吸虫感染率为20%。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而生吃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肺吸虫囊蚴的抵抗力很强,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钟或20%盐水中腌48小时才能杀死。生吃螃蟹,还可能引发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

  所以,吃蒸煮的螃蟹是最安全的。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煮20分钟,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内的病菌杀死。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吃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四样物质,因为其中含有细菌、病毒、污泥等。

---摘自《中国海洋报》1350期

话说海带

蒋小林

  长生不老,谁人不想,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曾派方士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不远千里到东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后来也有人说其实秦始皇所求仙药乃是海带。

  在日本,豆腐配海带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妙药。大豆含有五种皂角苷,它们能阻止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的过氧性脂质产生,抑制脂肪的吸收,促进脂肪的分解。但皂角苷会促进体内碘的排出,碘是甲状腺的成分之一,少了它,人易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病。配吃海带,可除此弊病。两者同吃还能预防肥胖、心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对急性青光眼、急性肾功能衰竭、乙型脑炎也有辅助疗效。

  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碘等多种微量元素。

  海带风味独特,食法很多,凉拌、荤炒、煨汤,无所不可。海带是一种碱性食品,经常食用会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在油腻过多的食物中掺进点海带,可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积存。在所有食物中,海带的含碘量最高,每100克海带中含有300毫克至700毫克碘。碘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人如果长期缺碘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吃海带则对此病有防治作用。孕妇如果摄碘不足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胎儿出生后发育不良、智能低下,所以孕妇应适当吃点海带。专家认为,由于人们对动物蛋白、精肉、白糖等摄入过多,易导致甲状腺分泌不足和皮肤代谢障碍,形成白发,常吃海带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头发变白。

  中医认为,海带性味咸寒、无毒,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通行利水、祛脂降压等功效;可治痈肿、宿食不消、小便不畅、咳喘、水肿、高血压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从海带里提取出褐藻酸钠盐,具有降压作用。日本科学家用60℃的水浸泡海带,再浓缩浸出液,给高血压患者服用,使其血压降低。科学家还把海带析出物甘露醇硝化制成冠心病的特效药,给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服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带析出物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它进入人体后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减轻脑水肿、浮肿等功效,是水肿、小便不利病人的食疗佳品。海带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海带是碱性食品,含钙量较高,钙是防止血液酸化的重要物质,有助于防癌。海带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胡萝卜素也有助于防癌抗癌。海带可以排除癌细胞对人体胃肠的影响,防止胃癌的发生。

  但海带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海带中含有一定量的砷,摄入过多的砷可引起酸性中毒。因此,食用海带前,应先用水漂洗,使砷溶于水,浸泡24小时并勤换水,可使海带中的砷含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摘自《中国海洋报》1340期

预防心脏病 吃鱼有讲究

月 明

  人们常说,吃鱼不但可以让人更聪明,而且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不是每种鱼都能产生同样作用的,吃鱼也要有讲究。

  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煎、炸出来的鱼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大大逊色于用其他方法做出的鱼。研究人员对4815名平均年龄在72岁的人进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在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饮食结构、年龄、种族、体重等因素后发现,那些每周食用4次金枪鱼和鳕鱼等烤制出的鱼的人,患房颤(一种因心率失常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的危险性是每月只吃一次、或不吃这些鱼的人的三分之一,而吃煎炸鱼的人和吃鱼肉汉堡的人,比不吃这些食品的人患房颤的危险性反而要略高。

  研究人员解释说,烹调方法不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鱼的种类才是关键。金枪鱼、三文鱼和鳕鱼等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肪,这些脂肪丰富的鱼也经常被烤来食用,而那些用煎炸方法烹调出来的鱼往往体内含的脂肪本身就很少,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异。  

---摘自《中国海洋报》1336期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20:15 | 只看该作者
幼儿食海鲜要谨慎

白 天

  各种海鲜不仅含有大量的高品质蛋白质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而且所含的丰富钙质更是幼儿骨骼、牙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此外,鱼油中所含的脂肪酸DHA还有利于幼儿的脑部发育及智力发展。但在选购鱼和进食时应讲究科学,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在选购鱼时应注意:新鲜的鱼眼珠呈水晶状、透明、光亮、饱满,用手触之能转动而不掉落,鱼鳃为鲜红色,鱼鳞整齐贴身,鱼鳍不易脱落,腹部肉质有结实感且富有弹性。烹调鱼肉时必须煮熟,因淡水鱼多为养殖鱼类,在养殖场容易受到污染,易长寄生虫,因此必须彻底煮熟后才可食用。应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生食任何海鲜,保护好孩子的肠胃。有些小孩从断乳期开始就非常厌恶吃鱼,原因多是对鱼腥味排斥。可利用醋或葱、姜、蒜等调味料除去。此外幼儿常会惧怕鱼刺,可选购鱼刺较少的鲑鱼或旗鱼等。

  银鱼粥适合幼儿的口味,选购银鱼时要注意鱼身是否干爽,色泽是否自然明亮。鱼的颜色也不要太白,因为可能掺有萤光剂或漂白剂。可在烹调前多冲几遍水,或用热水烫一下。此外,海洋鱼类为了保鲜,捕捉后常覆以盐保存,这时就要注意烹煮时不要又添加大量盐,原味就足够了。太咸会加重幼儿肾脏的负担,且养成幼儿口味重的饮食习惯。因此,在调味料的添加方面严禁与大人相同。

  小鱼干拌饭富含钙质,钙在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对于牛奶过敏或乳糖耐受情形不佳的小孩,吃些带骨头的小鱼干会得到补充,让小孩有健康的骨骼。但选择鱼干时要谨慎,注意是否干净、有无腐烂或添
加剂等有害物质。

  鲔鱼沙拉亦是小朋友欢迎的食物之一,但几种食物混合在一起拌匀之后,应立即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出外野餐,必须放冰桶贮存,否则很容易变质。

---摘自《中国海洋报》1373期



去蟹腥味

可用少许烧酒滴在手心里,两手心相互使劲揉擦后,再用清水冲洗,即可去掉手上腥味。

可摘几片菊花叶子放在手里揉擦,再用清水冲洗,也可除去腥味。

衣服沾上蟹黄,可用蟹腮(俗称马牙子)放在蟹黄迹上轻揉,再用清水洗,衣服上的蟹黄迹也可除去。
4#
发表于 2006-5-29 06:39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谢楼主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21:32 | 只看该作者
在海边生活就要注意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