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海鲜要科学
华 辛
海产品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专家提醒百姓在品尝美味时也要讲科学,切忌不要因为过量食用海产品而致病。
食海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节炎患者忌多吃海鲜。海参、海鱼、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2.吃海鲜喝啤酒易患痛风。海鲜食品富含嘌呤,可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引起代谢性疾病,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因此,人们在喝啤酒时应少用海鲜做下酒菜。
3.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食。鱼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水果同吃,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水果的某些化学成分与海鲜中的钙质结合,易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胃肠道,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食用时二者至少应间隔2小时。
4.食用海鲜不易过量。进食过量海鱼可能导致体内水银含量过高。权威部门建议,少食大鱼,以保证安全。
5.食用海鲜加工方法要适当。海产品中有一种潜伏在鱼、虾、蟹等体内的"副溶血性弧菌",可以用烧熟、烧透的办法来杀菌。在吃凉拌菜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浓度为1%的食醋,5分钟以后再吃,就可以减少中毒的危险。同时应慎食生鱼片及生虾。
---摘自《中国海洋报》1342期
认识毒鱼 了解毒鱼 利用毒鱼
潘 虹 罗 茜
针对近段时间不断发生的吃鱼中毒事件,广州海洋馆今年元旦推出了“认清海洋恶毒杀手的嘴脸”科普知识展,展示出了常见的有毒活鱼以及它们有毒部位的标本,让人们在观赏中认识毒鱼,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了解它的另一面,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据专家介绍,在1万多种海洋鱼类中,有700多种鱼有毒,其中剧毒鱼类有220种。常见的有人们俗称的河鲀、石头鱼、老虎鱼等。但这些鱼的毒性机理并不一样,有些是本身带毒,有些是吃了别的有毒物后累积的毒性。因此专家大致把有毒鱼分为3类:
第一类是棘毒鱼类。这类鱼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通过鱼棘刺伤人体,把毒液输入人体,引起中毒。棘毒鱼类最毒的是毒鮋(俗称石头鱼),其次是鬼鮋(老虎鱼)、蓑鮋(狮子鱼),这类鱼是背鳍棘的基部有毒腺。
第二类是鲀毒鱼类。即各类鲀鱼其肝脏、卵巢、皮肤、血液和肠都含有河鲀毒素,其中以东方鱼屯属的鱼类(俗称河鲀)毒性最大。河鲀毒素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1克河鲀毒素可致3000人丧命。
第三类是其他毒鱼,情况较为复杂,也是大多数人最常遇见的。这些鱼有的肌肉无毒,只有内脏或皮肤、血液有毒;还有些鱼本身无毒,如石斑鱼、苏眉鱼等,一般情况下人们食用没事,但是当这些鱼吃到了有毒的甲藻或其他有毒的动物,就会把毒素累积到自己身上,人们再吃这些鱼时就会中毒。在餐厅里的石斑鱼、苏眉鱼等越大越名贵,但是毒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鱼越大食用也就越危险。因此,人们在食用此类鱼时不要一味地贪大,遇到中毒情况要赶快到医院进行处理。
当然,有毒鱼伤人不是好事,但这些有毒鱼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动物毒素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毒性愈强,药效愈大。例如河鲀毒素有镇静、局麻、解痉等功效,能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缓解痉挛。作为镇痛药可取代吗啡、阿托品等;作为麻醉药品,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3000多倍。国际市场上1克河鲀毒素价值17万美元,是黄金价格的1万倍。在日本,河鲀价格比其他鱼价高几十倍,因此我国沿海各地早有人工养殖河鲀,每年都向日本出口。
---摘自《中国海洋报》1375期
多吃“平安鱼” 健脑保平安
杨 威
平安鱼,学名鰤鱼,在日本称“出世鱼”。该鱼是一种脂肪较多、适宜冬季食用的海水鱼,用来煎烤和涮火锅都很好吃。
鰤鱼是日本富士山的名产,日本人似乎特别钟情于鰤鱼。在日本,鰤鱼从幼鱼长到成鱼的过程中,其每长大一点,就换一个名字,光是笔者知道的就有7个之多。考其名字的原意,大概是从形体变化而来,诸如:小毛鱼、牛头怪、长得快、铁头之类。只有鰤鱼长到7.5公斤以上,才能称它的正式名字--“出世鱼”。日语里“出世”的意思和中国话的“加官进爵”差不多,这大概也是人们喜欢它的理由之一。
鰤鱼含有丰富的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脑营养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它除了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预防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外,更重要的是DHA对大脑细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占了人脑脂肪的10%,对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实验表明,DHA摄入充分,人脑中的DHA值升高,就能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提高判断能力。毫无疑问,DHA具有十分显著的健脑益智作用,是青少年增进智力、加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的必需营养品。鰤鱼素有“补脑神品”之誉。而科学家研究表明,DHA只存在于鱼类及少数贝类中,其他食物如大豆、奶油、植物油、猪油、蔬菜及水果等几乎都不含有DHA。因此从营养和健脑的角度来说,人们要想获得足够的DHA,最简便有效的理想途径就是多吃鰤鱼。
鰤鱼的DHA含量与其他鱼相比也是较高的。DHA在各种鱼体内的含量并不完全相同,其健脑效果自然也会有所差异。那么如何选用DHA丰富的水产品呢?从总体上看,海水鱼中的DHA含量多于淡水鱼,深海鱼中的DHA通常要比沿岸和近海的鱼类多。营养学家根据现有的研究分析结果,推出了一个鱼类DHA含量表。
淡水鱼按DHA在鱼体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相对含量依次排列如下:鲥鱼、红鱼白、塘鳢、鲫鱼、乌鳢、鳜鱼、青眼鳟、鳊鱼、青鱼、鲢鱼。
海水鱼根据DHA占鱼肉中的百分比大小排列如下:金枪鱼、鲔鱼、鰤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海鳗、红鳟、鲑鱼、竹荚鱼、脂眼鲱鱼、鯵鱼、带鱼、鲻鱼、旗鱼、金眼鲷、鮶鱼、鲣鱼。其中的金枪鱼、鲔鱼、鰤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等,100克鱼肉中的DHA含量在1克以上,可谓名副其实的“DHA鱼”。
---摘自《中国海洋报》136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