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11月24日《新京报》报道,前不久,哈尔滨市一翁姓离休教师因恶性淋巴瘤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住院67天,花费了500多万元人民币。医疗卫生市场的特殊性和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是造成这种天价的医疗费用的根本原因。
昨日,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有重大进展。卫生部调查组近日发现,在该事件中,哈医大二院涉嫌严重造假:患者病历和医疗信息存在涂改现象,尤其是病历的第2-8页出现了较严重的伪造现象。
“1180次会诊”属明显造假
11月22日晚,调查组成员发现,哈医大二院在该事件中涉嫌严重造假:患者病历和医疗信息存在涂改现象,尤其是病历的2-8页出现较严重的伪造现象。
卫生部调查组指出,哈医大二院提供的患者病历有13处修改,分明是明显的伪造,相关人却互相推卸责任;病历中的1180次会诊,也属于明显造假。
造假还体现在,医大二院血库的出血单与医嘱单并不相符,病历、收费单、化验单也互相不符。血库的出血量大于医嘱,血的去向不明。调查组要求必须查清信息中心和血库是否也在配合ICU造假,以作为下一步组织处理的依据。
输血问题曾遭到患者翁文辉的家属强烈的质疑,在67天住院时间内,翁文辉总共输入了25.8万多元的血液制品,其中7月30日这天,一天输血就达94次。
存在重复收费现象
除了涉嫌造假外,调查组还认为哈医大二院存在五大问题:违规把药品收入记入医护人员的奖金;通过院方提供的材料就可以看出,存在过度治疗、过度开支和重复收费;ICU病房值班医生有两次无证上岗,且两人替别人下医嘱;自购药品事宜比患者家属反映的情况严重,药品去向不明;科主任管理混乱。
调查组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医院管理的混乱,其中一个是:患者病危时,值班医生给家属发短信叫其回来,心外ICU主任于玲范却让家属去买节目单。卫生部纪检组监察局局长王大方特别指出,医院信息中心权限太大,检验科还存在违规打包收费问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