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7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关于人禽流感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3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述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全球首例人类禽流感发生于1997年5月的香港,是一名3岁儿童。目前已知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有H5N1、H7N7和H9N2三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小儿和老人易并发肺炎,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发展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二)病原学
   根据禽流感病毒株致病性强弱可分为非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病毒。H5NI血清亚型属于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在22℃时或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在4℃能保存数月,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能保持致病性。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日光直接照射下容易灭活。对热、酸和有机溶剂的抵抗力弱,常用消毒剂如甲醛溶液、脂溶剂、漂白粉、稀酸、碘剂等能迅速破坏其致病力。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病禽或带病毒禽类,以产蛋鸡群多发。病毒随病禽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空气、水和食物等。人类因接触病禽或带病毒禽类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而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传人的确切证据。
   2.传播途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与病禽密切接触者为高危人群。
   4.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多发。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
   目前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新近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能直接侵犯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而致病。致病性强的病毒还能造成病毒性肺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致病性弱的病毒仅侵犯上呼吸道引起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
  病理解剖仅限于禽类。病变可累及肝、肾、脾、肺、心、胰、脑等多个器官。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7天,一般为1至3天。
  急性起病,初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感样症状。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感染,查体可发现双肺干湿性罗音。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导致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最终因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少数患者病情较重。病情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感染病毒亚型;年龄较大或较小;治疗较晚;出现肺炎、肝损害、肾损害等多种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降低或略有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2 。x线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部实质炎性改变,部分伴有胸腔积液。
   3.血清抗体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即双份血清(发病头三天和发病后2~3周)抗体滴度呈4倍增长可确诊;H5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阴性可以除外H5Nl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
   4.病原学检查:取患者早期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病毒或应用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
   5.肝功能检查: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明确病禽接触史或到过禽流感疫区,约一周内出现高热、流感样症状,应高度怀疑禽流感并及时转送上级医院。
   2病例分类:
   (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与人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一周内出现临床症状。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核酸)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或检测到病毒核酸,发病初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
   (二)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单从临床上不易区分,流行病学史中是否与病禽密切接触有助于鉴别诊断.病毒分离鉴定是确诊的唯一依据。
   2.感染性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咳痰,x线检查表现为肺部浸润性阴影。感染性肺炎病原复杂,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引起,最终确诊要靠病原分离。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住院治疗,单间隔离,卧床休息,输液,退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发生Reye综台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出现各种并发症,例如肺炎。
   (二)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有明显抑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复制的作用,早期应用可以降低病毒含量、减轻病情并且缩短病程。在发病两日内使用效果更好。成人每日100mg,分两次口服,疗程5天。幼儿及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5mg,分两次口服,疗程5天。金刚烷胺的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表现。前者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后者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眩晕、嗜睡等,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和运动失调。
   (三)抗生素的应用
   对于免疫力低下、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主要目的是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严格封锁疫区,疫点周围三公里内捕杀病禽,焚烧和掩埋病禽尸体及其污染物,疫点周围五公里内对禽类进行强制性免疫接种。彻底消毒污染的禽舍及其周围环境,严禁活禽流通。
   (二)切断传播途径
   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与禽类接触,接触病禽时应戴口罩、护目镜和橡胶手套,穿隔离服,接触病禽或其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教,注意卫生,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少去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疫情报告】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乙类传染病,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即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医疗机构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医务人员是责任报告人,无沦患者是否本地户籍、是否本地常驻人口,都要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不得空项或漏项,并且同时城镇于发现后2小时内、农村于发现后6小时内通过电话、传真、网上直报或专人传送的方式向当地所属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