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劲乐团,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弹几首曲子。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摸琴键,那时偶尔去同学家里玩,看见有电子琴就会偷偷地在上面按几下。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爸爸妈妈,也许幼小的我已经从父母的艰辛中明白家境的不富裕。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把自己的喜好埋在心理,我并不属于内向的孩子,但是从小确实不善于将自己的心事与别人沟通,长大了才发现这是缺少自信的表现。小时候很调皮,经常被父母和老师责骂,以至于形成了跟老师说话就会紧张的怪症。小学的时候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好学生,直到有一次和同学闹别扭,他丢下一句话:“好学生也这样子。”我才明白原来我在学校里一直处于好学生的地位(现在想想挺滑稽的,可是小时候最在乎的就是这个了)。那个时候,是不是好学生纯粹是以成绩来划分,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直是名列前茅。
小学毕业要考升级试才能决定上哪所初中,在父母的期盼下我当然以考上省重点中学为目标。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养成熬夜的习惯(每天十二点睡,虽然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属于熬夜了),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变得懂事起来,一直将学习当成任务的想法突然改变了。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甚至从前逼着我看书的父母也心疼起来。其实父母哪里知道让他们心疼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止这些。因为晚睡,晚上做作业的时候就容易犯困,我微少的零花钱根本买不起咖啡之类的提神品,于是我自创了一种提神方法------吃风油精。风油精很便宜。我很偶然的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听知风油精除了外用还可以食用,将风油精滴在舌头上发现除了奇苦难耐以外原来它还有能让人立刻变得很精神的功效。从那以后,风油精就每天陪伴我,父母一直不知道,我也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初中高中我都一直保留着这个习惯,直到上了大学才停止(事实上大学时是忘记了自己曾经发明的这个方法,因为大学的生活太散漫了)。其实风油精很苦,很难吃,每次吃了都想流泪。
虽然很努力,可还是差了重点中学分数线一点五分。知道分数的那一天我感觉很恍惚,脑子里不停地质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中考高考知道分数时的情景和小学时的情景是何其地相似。每一次都是恍惚地流泪,每一次都是质问自己为什么比自己差好多的同学都考出了比自己高好多的分数,每一次都悔恨自己那么辛苦的努力为什么总是会付之东流。现在已经很坦然了,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说后悔已经是让人耻笑的行为。可能自己一直就对大考试有恐惧吧,反正一路走来我都是属于失败的。
中学的记忆远没有小学时那么清晰,除了暗恋过两个男生以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但是至今对方也不知道我曾经暗恋过他们,我说过,我从小就是把自己心事埋得很深的一个人。中学里最让我骄傲的就是结识了几个我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虽然现在分开了,但是彼此的关怀始终是支持我一直努力的动力。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就说一生是不是太武断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记得97年我正好念初中二年级,我们学校(最后我还是去了那所重点高中)的一个音乐老师与她的作曲家丈夫一起创作了一辑庆祝香港回归的校园歌曲,并号召全校同学一人买一盒由学校统一送给香港的中学,我们可以在磁带上贴上自己的名字、联系方式和祝福语。几个月后我很幸运的收到了来信(我是我们班第二个收到回信的),是一位即将参加联考(相当于我们的高考)的大姐姐写来的。很新奇地看见信封上自己的名字居然被写成了繁体,信封和信纸都非常地漂亮,是整套的多啦A梦图案,全班同学都羡慕不已。整整五张信纸,最后一页还画了一个很漂亮的漫画女孩,信的内容我已经差不多淡忘了,但是有一句话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她告诉我中学的朋友一定要珍惜,因为这才是一辈子的朋友。第一次得到同龄人这么亲切的教导,让我铭记一生。那一年的圣诞节我给她寄去了贺卡,可是我再也没有收到她的回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写的英文地址太潦草我认错了,反正后来我陆续又寄出了几封信,依然石沉大海。
在即将告别校园的时候写下这些片断回忆,愿我的青春永远不要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