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书记话马云
汪洋说,前些日子在上海考察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跟他特别提到了马云,并感慨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两人随后也就马云的话题进行了探讨,“俞正声的话让我震动很大”。
在今年1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俞正声面对政协委员,就对“上海为什么没出马云”进行了反思。他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给了他一个“刺激”:“有一天我见了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他跟我说,阿里巴巴一开始是在上海,后来回到了杭州”,“我为失去这样一个由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巨型企业感到相当遗憾”。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为什么像马云这样的人,在我们这儿没有成长’?这是俞正声当时提出的问题。”汪洋说,广东代表团在上海考察期间,俞正声又一次就马云与他展开了话题,由此他产生了“一定要到阿里巴巴来看看”的念头。
匆匆从家里赶回公司迎接汪洋的马云,显得非常普通,但汪洋显然不这么认为,他指着马云,当着在场的浙江官员的面笑称:“这是浙江的一个宝。”
汪洋对阿里巴巴兴趣甚浓,他与马云就互联网发展动态及阿里巴巴的业务状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直接制止了工作人员要求发言方尽量简短发言的示意,要求马云“放开讲,有多少事就讲多少时间”。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马云讲完了所要讲的事情后,广东代表团的大多数官员还在沉思之中,大多数人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甚至想示意马云继续讲。
马云介绍了阿里巴巴如何通过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同时开拓出口市场和内需市场,特别是在出口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阿里巴巴的发展路径与广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非常契合。”汪洋对马云说,广东的中小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一些困境,阿里巴巴的发展给他不少启发,他本人非常希望马云过几天到广东看看,并称愿意和马云合作,开辟广东市场。马云也表示了进一步探讨合作的意愿。
对于汪洋的“力邀”,在场的浙江官员笑着要求“汪书记要手下留情”,汪洋“安慰“在场的杭州官员说,他不会挖杭州的“墙脚”,但希望广东也要用好阿里巴巴,并给它增加营业额。
12 时15分,广东代表团离开阿里巴巴,这比原定行程推迟了20分钟。
经济发展“大渗透”
昨日上午,汪洋一行来到了浙江义乌,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一期二期市场进行考察。“汪书记对义乌的商品交易情况、外贸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询问,看得出,汪书记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发展模式非常感兴趣。”一位随行的浙江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中国小商品城2007年市场成交额实现348.3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58%。2007年前十个月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14.95亿美元,其中出口13.86亿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达到188个国家和地区。
广东省的外贸也因此受益,在义乌,很多广东的产品都是通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这个平台销往全球的。为此,汪洋对广东产品在义乌的销售非常关注。在考察期间,看到销售广东产品的商家都要停留一番,作些询问,了解产品的销路和摊位的发展状况。上述官员说:“浙江与广东的经济发展非常密切,很多领域都已经相互渗透,这在义乌表现得非常明显。”
浙江、广东两省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相互渗透。根据“在外浙江投资创业人员及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课题得出的结论,在广东发展的浙江人也占据浙江在外发展商人的很大一个份额。目前,在广东创业的浙江人有50多万,企业有5万多家,投资总额 2000 亿元。在广东的浙江企业近几年“反哺”浙江投资总额为 500 亿元,每年汇往浙江的现金超过 100 亿元。数据同时显示,目前有 500 万浙商分散在世界各地,年产品销售额逾万亿元,浙江商人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反哺”浙江的资金累计已近 5000 亿元。
汪洋对浙商“走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现象表示了很大的关注, 在20 日下午的浙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上,他说,“区域间的竞争,从长远看是文化的竞争”,浙江的文化竞争力正是广东所欠缺的。浙江有40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投资兴业,还有100万人在世界各地经商,“这种‘千方百计、千山万水’的全民创业精神值得广东学习。”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25日,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就发出了“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号召,并称“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随后,广东省委宣传部也组织当地媒体,到浙江参观考察并发回相关报道,甚至在全省掀起了一股学习浙江的热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