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65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给毕业生及准毕业生们的求职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7 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到了一年一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那些招聘会新闻照片上密密麻麻赛过蚁群的学生们以及他们脸上焦虑的表情,我一直想着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结合自己十多年的职场经验,包括招聘以及曾担任专职职业顾问的经历,给正在为求职而奔忙忧虑的毕业生朋友们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早做准备
    
  每到毕业学年一开学的9月、10月,一些公司就开始纷纷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了;很多同学都是在看到招聘会公告以后,才急匆匆地开始准备自己的求职材料,效果和信心难免大打折扣。
    
  建议您不妨在开学前的暑假就开始做相关的准备。现在已经开学两个多月了,即使以前没准备好,现在立刻着手也还不晚。
  
  记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求职材料的准备
  
  A、简历:
    
  通常毕业生制作的求职材料都很厚实,而且精美;因为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太薄的简历没有什么份量,不会引人注目,因此绞尽脑汁增加各种花絮、图片甚至诗歌、宣言之类的副产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周围绝大多数同学所准备的都是如此,基本形成了一个制作求职材料的思维定势。
  
  其实这里有非常大的误会!作为沟通的一种方式,我们需要考虑用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我们的信息。绝大多数招聘企业恰恰不喜欢厚实华丽的简历,他们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到求职者的概况,以便迅速判断并确定是否提供面试的机会。
  
  为了深刻的理解这一点,低年级的同学不妨在师兄师姐们参加毕业招聘会或者当地人才市场召开大型招聘会的时候去感受感受:招聘单位收到的简历难以计数,根本无暇仔细阅读并欣赏你的精美作品。
    
  所以,简历一定要简洁!份量和信心不是靠厚度来体现的。只要花些心思仔细琢磨和推敲,很多经历和社会工作都可以发掘成你的工作经验或者证明你拥有良好潜质的例证。篇幅而言,毕业生的简历一页中文加一页英文就足够了,连封面都是多余。
  
  还有一个小问题,通常我们看到的简历上都有“简历”、“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的字样作为标题。其实连这样的标题都是多余的,抬头的一行醒目地写上你的大名就足够了。
    
  B、求职信:
    
  准备一封求职信的电子版本文件作为样板。注意我为什么强调是样板,您知道原因吗?
    
  注意一下,除了公开信、广告信以外的大多数信件都是针对某一个特定对象的。比如情书,你一定是为某一个喜欢的女孩专门撰写的吧。求职信也是一样,需要针对你感兴趣的企业和职位有针对性的具体撰写。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事先准备好一份样板文件,当要投递给某个具体企业的时候,马上更改其中的一些内容,然后打印出来即可:
    
  尊敬的女士或先生:
    
  通过张贴在校园内的招聘公告得知贵公司招聘……职位的消息后,我非常感兴趣。特此……
    
  ……
    
  把这样的求职信和简历一起递交给对方,对方会给予你更多的关注。
  
  如果还有疑虑,再思考一下刚才的情书例子:假设你喜欢的一个女孩子收到了你写的情书,结果她感觉你写的情书适合寄给所有的女孩子。你还会有多少机会呢?
    
  C、证书、证件、成绩单复印件:
    
  此外,您还需要准备的一些备用材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荣誉证书复印件、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复印件,以及其它你所拥有的资历证书的复印件。
  
  如果招聘企业没有要求你提供,你就完全没有必要在提交简历时附上厚厚一叠证书复印件;你可以在简历里面分类列出即可。
    
  准备证书复印件还有一个小技巧,你可以把各种证书缩小复印后统一排列复印在一张或两张A4纸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你很多的复印费用,而且给人印象极好:新颖别致,一目了然;对方会认为你是个很有心而且注重细节的人。
    
  成绩单不要把所有科目都列上,把一些和本专业、应聘职位、应聘公司及其所在行业相关性差的科目都去掉;对了,有些成绩太差的能去掉就去掉,不能去掉就排到不显眼的位置上。
    
  D、推荐/证明信:
    
  如果你的成绩特别优秀、或者某一方面(当然这要对你应聘目标职位有利)非常突出、或者你曾经在某个重要的社团组织有过很出色的工作表现,或者你有过在某个企业的兼职工作经历,不妨请所涉及的权威人士(学院领导、指导老师、社团领袖、企业主管)为您准备一封推荐信或证明信:
    
  尊敬的女士或先生:
    
  我很荣幸地向您推荐……同学……
    
  ……同学曾经出色地……
    
  ……
    
  有权威人士帮你推荐或证明,结果自然会增加你的竞争优势。
    
  E、跟进信:
    
  求职无疑是激烈的竞争,特别是第一关:简历筛选。对于一个职位空缺而言,数百上千的应征者中,只会通过简历挑选出几个最多十几个应征者提供面试机会。由于人数众多而且人为挑选的原因,很多时候被淘汰的人并非就是不符合条件的人。
    
  所以,如果某一次的应聘中自己经过仔细分析和评估,你对自己的资历充满信心但却没有接到面试通知,你不妨及时寄出一份跟进信并再次附上简历,或许会让机会重新会到您身边!
    
  F、感谢信
    
  获得面试往往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大半。积极做好各项准备,信心十足地参加面试,去抓住你的机会。
    
  还是老问题,百里挑一出来参加面试的人,一般情况下谁比谁差多少,或者谁又比谁优秀多少呢?面试时候的发挥固然重要,但人事部门和具体职能部门的最后抉择往往也会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一整天的面试结束之后,除了表格上的勾勾叉叉和评分以外,他们通常很难还清楚记得每一个参加面试人的形象和具体表现。
    
  这个时候,如果有心的你及时寄出一封感谢信,想想吧,印象分是不是会增加呢?礼多人不怪,至少不会有任何负面的影响。不过,感谢信的写法还是很有讲究的。
    
    
  3、关于笔试
  
  许多针对毕业生的外企招聘都会有这个环节,主要是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基本测试,能找到一些现成的题目做些基本的了解以外,没必要专门准备。因为准备了也没多大作用。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练习来提高你的某些基本素质或者改变思维习惯。
    
   有时候会有这样的英语笔试内容:给你一段话,要求中译英或英译中。有个窍门,多数企业提供的题目内容都和本企业的历史、企业文化和使命之类的有关;所以提前上上该公司的网站看看,或许会对你大有好处。
  
  另外,参加笔试最好自己准备几张草稿纸,没把握的先打打草稿,免得在卷面上改改划划,显得凌乱不堪。
    
    
  4、关于面试
    
  网上关于面试技巧的文章非常多,但对你而言面试最重要的环节是在面试之前,你必须花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还是那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那么需要准备什么呢?
    
  内容:
  A、熟读自己的简历,做到所有的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而且对于自己的优势亮点和不足之处了如指掌!面试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问题会来自于你的简历。
    
  B、收集并熟悉应聘企业的各方面信息:历史、规模、业务、行业地位、今后的规划发展、企业文化、理念。在面试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对方会相信你至少不是象多数学生一样盲目地随大流来应聘的。你给对方多一分关注,对方也会给你多一分关注。
    
  C、复习招聘广告上列出的职位基本描述和对应聘者的具体要求,对应自己的情况做一些分析和思考。那些是对方强调而自己具备优势的,那些是对方要求而自己有所不足的;思考一下优势如何强调,劣势如何弥补。
    
  D、思考面试时候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应对思路;必须准备的问题包括“自我介绍”、“今后的职业规划”、“你为什么要应聘这个职位”、“你为什么要选择……公司”、“你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等等。最好的准备方式是自己练习以后再找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来做一次模拟面试练习。
    
  道具(或许不是一个很恰当的词汇):
  
  A、服装:
  
  通常面试着装的原则是,招聘企业希望你在工作时或者面对客户时是什么样的形象,面试时你就应该穿成什么样。但是,对于毕业生而言不能这样苛求,穿着整洁朴素就好了;因为对方知道你是毕业生,没有必要一定要扮演职业人士。
    
  B、备用品:
  * 2-3份备用的简历,以备有多个面试官时你可以献献殷勤;
  * 笔,填表或者参加笔试;
  * 可以用来在面试时候记录一些问题的笔记本;
  * 几张草稿纸,参加笔试备用;
  * 英语辞典;呵呵,万一遇到翻译而又允许用辞典,你就等着别人羡慕你吧;
  * 打印出来的应聘企业的背景资料;可以在等候时临时加深印象;
  * 个人证件(学生证、身份证),以及企业要求面试时带上的其它资料,如证书复印件或者原件;
  * 零钱(坐车、打车、打电话);
  * 纸巾;万一皮鞋脏了可以擦皮鞋,手心紧张得出汗了可以擦手,呵呵。
    
  C、个人卫生和形象:
  
  洗澡;换干净的衣服;仔细修剪好指甲;仔细擦亮皮鞋;出发前照照镜子,对自己微笑并给自己鼓励和信心。
  
  女同学可以稍微化一点淡妆,可别用香水(万一对方过敏或者恰好反感你用的香水味道就糟糕了),切忌浓妆艳抹!
    
  一定记住,面试之前的准备越充分,下的功夫越足,你的临场信心就会越充分,发挥就越得心应手。
    
  至于面试时候具体问题的回答,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您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很多经验文章,或者有具体问题的时候发消息给我。
    
  作为本文的结束语,送给大家一句英文的谚语:
  
  To find a job is a full-time job!
  
  在目前毕业生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有效的求职知识和技能是您顺利离开校园走入职场的一门重要必修课!
    
  祝愿所有毕业生朋友求职顺利,前程似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22:5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人支持呢?
3#
发表于 2006-12-18 02:19 | 只看该作者
[s:51]  [s:51]  [s:51]
4#
发表于 2006-12-18 10:06 | 只看该作者
[s:40]
[s:69]
5#
发表于 2006-12-18 10: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6-12-18 11:09 | 只看该作者
顶上!!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1:32 | 只看该作者
顶上啊
8#
发表于 2006-12-18 13:0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下  不错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