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议十佳
今日去新区,见评比“十佳教师”的大块画幅挂于校团委的外墙上,想起昨天晚上班里响应此活动而评十佳的情景,不由苦笑。
想来学校的意思是通过评比十佳,以促进教师间竞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教师个个能够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只是,学生未必这么去想。
“当然评自己学院的老师了!”这是最多的一种说法。笔者班级评比,只见提名中自己学院的老师选票高居榜首。当然,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并且心甘情愿地把票投给他的老师,自然有其优点,然而,“十佳”不是学院的十佳,而是全校的,由学生自己提名,不可避免地绕入了推举自己学院老师的圈子中。
为什么评自己学院的老师?“自己学院的老师获得了十佳称号,代表了自己学院的水平高!”这样的话,出自于许多同学口中,不知道在他们看来,这么说,算不算是尊重老师的行为?可怜的老师们,无辜地被当作了学生之间、学院之间攀比的工具。笔者这么说,绝不是说自己学院的老师不能评,当然可以评,只是,对其它学院的老师、对全校公选课的老师不加以考虑,而且一律排外,就不免有失偏颇了。
论坛里很早就有人提出,像会展中心的高老师那样的老师怎么评。显而易见,这种由班级提名,依次淘汰的评选法,根本不可能涉及到一些不给自己班上课的老师。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哪个班级的学生全都熟悉一个并没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那么,在这方面,“十佳”是不是还有所欠缺呢?
“哪个老师给咱班过了最多的,就选他!”这算是笔者听到最天真的话了。然而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评选的意向。被挂科的,甚至重修不过的学生,想来也不会评选任课教师为“十佳”,凭什么啊!除非这个老师实在有其过人之处,否则,又失去了很大的机会。
“不过是形式而已。”说这种话的同学,也许是受了社会这个大染缸的影响,将一切都看作形式了。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活动,学校是形式不了的,主动权还是在学生手中,只是,毕竟是第一次以这种方法评“十佳教师”,学校的操作方法还是有所欠缺的,在很多方面,因为客观的原因,评选还是不能够做到真正完全公平的。但是,不应该说这只是形式,你可以把社会上太多太多的评选当作形式,但不能把这权利交给学生的活动看作形式,如果你这么认为了,那么,或许形式的只是你自己。
这只是笔者看了自己班级里评选“十佳教师”情景有感而发的一些议论,不知其它班级如何,不敢妄加评论。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请拿好手中的选票,认真地填上心目中的好老师,请别把它当作形式,评选“十佳”,需要你的真心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