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北站有去周庄的车,半个小时一趟,票价是14.5元人民币,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在下午六点抵达周庄,花了五块钱雇了辆人力车,拉车的大叔很友善,一路交代我们要怎样玩才能最省钱。周庄白天的门票是一百元,过了下午五点便是半价,而晚上九点后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前进镇都是免费的,拉车大叔把我们送到镇外的一家旅馆前要介绍我们住店,不过我们还算是比较有头脑啦,婉言拒绝老板后直接买了票进镇,进镇以后就开始寻觅住的地方,在双桥附近发现一家叫贞固堂的民宅旅馆,据说是沈从兰的故居,感觉很好,古色古香的木头房子,靠近小河,条件也很不错喔,热水器,空调,电视,卫生间都很齐全,重要的是那家旅馆属于公司经营,比较正规,于是便住了下来。我们两个人要了一间标准件,价钱150元,房间里意境很好,蓝色印花布的床单和窗帘,家具和门窗都是木质材料,最有意思的是门,门锁是古式的插栓,很有复古的味道。
我们在房间里休息了片刻,放下行李就出了门,找到一家靠河的酒家,菜很贵,点了一个万山蹄48块,一碟野菜15块钱,看了一下菜单最便宜的青菜也要十块钱,重要的是菜烧得并怎么可口,万山蹄不如想象般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吃起来有些还是油腻,结果两个菜都剩下很多。
接下来,去了沈厅和张厅,沈厅晚上七点关门,张厅是九点,这两个地方是需要门票的,包括在开头买的五十块钱里面,所以要赶在买门票当天参观完。其实这两所宅子倒没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晚上进到里面去自然别有一翻滋味,上灯的时候透着一些莫名的哀伤,或许这就是老宅的魅力所在,历经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却还依旧,是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吗?或许。
从宅子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八点,这时候周庄的人还是不算少,不过大部分都是附近镇子里的居民晚饭后来这里散步,听说当地人进来这里是不要门票的喔。夜已经很黑,这里沿河两岸都点起了灯,街边的店铺都还没有打烊,很喜欢这个时候的周庄,褪去白天的喧嚣,微风吹过的时候,带给人安宁,人们平静轻松地交谈,一切都是那么协调和自然。踏在石板路上,仿佛已走过许久的沧桑世事,所有曾经在意或是不在意的都变得微不足道,更加情愿深吸上一口气,洗净五脏六腑,跟朋友开起玩笑来说,以后若是跟老公吵架,便消失到这里来透气。
周庄有很多蜡染店,卖一些漂亮的头巾,帽子还有桌布和小布袋,据说店铺里这些美丽的花布都是店主自己的手工艺品,我们拐进入口第一家蜡染店,这家的老板娘是个漂亮的姐姐,有着我所喜欢的眼睛,自然这家店里的东西也很精致,我们挑了一顶帽子和一块头巾还有两匹桌布,帽子和头巾加在一起是四十块钱,桌布五十一匹。老板娘说话很温柔,也很好说话,不过估计我们的价钱已经接近底线,要再低也不太可能了。
出来以后在双桥上坐下来休息,这时候,人已渐渐散去,店铺也要开始打烊了,周庄很静,偶尔能听见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人们小声的交谈,小镇变得冷清,脱掉一切外加的色彩,周庄很真实,它跟你更加地接近,青石小路,老楼都在慢慢向你靠近,跟你诉说他们的岁月。我们在双桥附近逛了一圈就回到了贞固堂,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五点就起来了,因为是夏天的缘故,所以天已经大亮,店铺都还没有开门,偶尔会有卖豆腐花的女孩子挑着担子从你身边经过,对了,不妨尝一下,味道很不错。其他便是一群扛着相机的摄影师在来回走动抢镜头。早上的周庄很美,不错,一点也不夸张用这个字来形容她,不用去什么所谓的景点到处走走便已足够,我们拍了一些照片等到八点钟开始坐阿婆的摇摇船,在水上欣赏这个小镇感觉会有所不同,仿佛更加融进周庄里。摇船可以容纳八个人,每人十块钱便可,给阿婆小费的话她会给你唱歌,声音很有味道,虽然听不懂她在唱什么却颇有感觉,所以还是值得的。
下了船以后人开始渐渐多起来,周庄又开始了喧嚣的一天,这个时候我和朋友便又躲进贞固堂里睡起了大觉,中午十二点钟退房出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