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视为引领风气之先的第一家银行版P2P——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在暂停3个月之后日前高调重启,引起市场的关注,平台上推出的产品也很快被一抢而空。不过,业内分析师在比较之后发现,与民间诸多P2P平台相比,招行版P2P在产品设计上缺乏新意,更多的是银行现有业务搬到互联网上来做,而项目信息透明度差、收益缺少竞争力、风险相对较高等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收益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显示,招商银行P2P自重启以来,其预期投资收益率一直维持在6.8%-7.5%之间,最近几期徘徊在7%左右。而资料显示,从去年5月到12月,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25.06%(该综合年利率,剔除秒标,包括了借款标的各种奖励)。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按借贷期限分类为:1个月内27.01%,1至3个月29.31%,3至6个月23.29%,6个月至1年19.47%,1年以上10.9%。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招行P2P产品并无吸引力。
显然,大部分投资人是冲着招行的金字招牌,接受了比行业平均水平低得多的收益率。对此,尽管招行负责对项目融资方的资质进行审核,且还款来源是融资方的未到期应收账款,但实际上,招商银行在项目融资方和投资者之间,只是提供平台以及相对有限的风险控制,如若融资方不能如期还款,招商银行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