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一个人,就会接触那个人的世界,那个世界里的生命和真理。小雨故事里的人,用她的心里的字眼和符号,逐渐浮现在我眼前。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守心”,熟悉而陌生。
“牛牛,守心,你知道的吧?”
“嗯,知道这个名字,在你空间的留言板里见过,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网名,北方墨客,山西晋中学士,跟我们年纪相仿,怎么了,他应该是你的一个朋友吧?”
“认识他,是因为我们同在一个话剧社,那时基本上是一个月开会一两次,所以除了社长几个人外,大多数也不认识,日子过得很平静。直到守心加我扣扣,生活似乎多了几层浪花,刚开始很少聊天,他说我像他的前女友,貌似他们有段不愉快的经历。这个南城之都,曾给过他伤痛,一个孤单的灵魂,在浅秋之夜,愈加孤单。生日之时,他对着我说,‘在这里,没有朋友,惟一令我感到亲切和熟悉只有你……’我,看着,听着,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一个乐观的人,面对着一个悲观的人,只能默然,牛牛,有些温暖不是谁都能给的,我只是,不想,身边的同学,那么不快乐。只是相对于对待其他同学,对他,有点点不同。”
“呵呵,就是这点点‘不同’,他才在精神上对你产生依恋,若问孤独何处歇?故友相逢便终了”
“可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我不想代替谁而存在,我是乐乐,乐乐!”
“确实,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来到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见到的全是陌生的面孔,偶尔掠过熟悉的面容,沉默的惊喜是潜意识的,唤起刚刚举杯阔别不久,还没完全散去的还念的记忆,自然地会去接近那个人,像,只是感觉像,令人产生了恍惚的错觉,毕竟还是有所不同。在陌生的地方,人对熟悉的事物,总有一种倾向性,我能理解,谁也不是谁的替代。”
“呵呵,那时的他活像个小孩,就随他的任性,倾诉他一切的痛苦了。”
“无论普通朋友,还是要好的朋友,我只想把快乐分享给他人,并不想把苦涩的黄连摊开,扩散开来,弥漫形成压抑的空气,这多不好啊,不过我并不拒绝他人把苦闷向我倾吐。”
“牛牛,或许我们是一类人吧,总是把一些负面的,不好的藏着,等自己慢慢消化,然后很愿意把一些好的告知于人,使自己幸福,也使身边的人儿幸福,或是看着别人幸福也好。”
“其实吧,我们并没真正体会过墙外人的艰辛,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痛苦,如果我们感到痛苦,那真的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更大的痛苦,经历了大痛苦,那些小痛苦就不算什么了,想通了这点,就可以很坦然地直面现在的生活,至于孤独,形影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只要心灵上不孤独,就什么也不怕了”
“一个人孤独了,是因为心孤独了,而这孤独来源于现实直接的痛苦,假如没有很好地认识‘痛苦’,化解这份‘痛苦’,积压久了,就难念会悲观厌世。”
“嗯,或许正式这样,我们才选择寄托,或放荡形外,任自我流转;或寓情于物,只因天的那头,有伊人在翘首;或奋笔疾书,以解心中郁结。人总要有个盼头和希望,要不然真的“悲惨世界”了。”
小雨和守心,两人的交集本是空集,处于相离的两个状态。所谓的陌生人,大抵如此。但因为在同一个话剧社,这个平衡的相离状态,慢慢地被打破。绕着同一个圆,做着圆周相切运动,也终有一天她与他会相切。在同一映射中,相遇是情理之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