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孤岛旅人 于 2009-6-15 21:53 编辑
禅茶一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暖是采茶的季节,花开是品茶的时候。一杯佛茶,几块岩石,独坐看海,看云。品茶,禅定。想,佛如何是佛,茶如何是茶, “佛”字“茶”字是何如来面目,是何大乘情怀。
解字说佛,说佛品茶。佛,人弗,弗人,左右不是人,是进化了的觉己、觉他、觉行,圆满的不强加意志于别人的三觉圣人。茶,好一个现在的茶字,草上木下,中间为人。采茶女在草木中采摘,喝茶的人在草木间,品的是自然的宁静和谐,品的是天地人合一的心境,禅的初机就在群僧入定的灵台萌动。
从来佳茗似麻姑,自古高僧爱斗茶。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佛与茶的故事便不解地在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了。茶圣陆羽从小生长在寺院,对茶道耳濡目染。他在《茶经》中记载,茶味至寒,最益精行俭德之人。茶是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圣物。当年禅宗初祖达摩面壁时,口噙茶叶,使气清,使神朗,渐入三摩地境界。佛门设有茶堂,有一整套的茗饮仪式,茶事频繁。唐宋以来,品茶论禅之风日盛。怀素和尚激情澎湃地写下了最早的茶事佛门手扎《苦笋帖》。帖文如下:“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14字锋正字圆,笔墨飞舞,尤其是“茗”字,气韵生动,充满了书家对茶的炽热情感。
禅茶一味,茶水一体。茶叶在水中沉沉浮浮,数回合后始得茶水融为一体。名曰品茗,实则品茶。茶叶就这样将自己一世的芳香甘醇交给茶水然后安心离去,徒留无穷的回味于人。所有的功名利禄所有的爱恨情仇只在那几个回合的沉浮中被铭刻,一世的经历到最终不过是两字而已——放手。放下所有的俗事沉浮,放下所有的牵绊,只是手捧一杯茶,尽心享受。所有的快乐在记忆里不会变质,所有的不快乐也会在记忆里淡化,时间让最后的一切都成为略带忧郁的甜美,在记忆里彳亍。
品茗需要心境,你可以没有视力,你可以失去听觉,但你不能没有心境。潮起潮落的日子里,带着些海风的腥味;花开花落的岁月里,翻着青涩的草香;忙忙碌碌的生活中,需要一点清净,一点舒坦,一点自我满足。品茗在这样的日子里自是一种净化的享受,生活如茶,苦后留醇。静心品饮,梵我一如,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随意自在的境界。
绿茶一壶苦,苦茶一壶绿。茶是苦的,海水是苦的,鱼快乐自在,喝茶喝的是人生八苦,虽受苦的逼迫,能静,能放下,自能开心。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说,须知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有一天,你说,禅是平常心,我的食粮是一壶佛茶,甚至是一碗白开水,你就喝佛茶喝得OK了。
水是流禅的,茶是清灵的。浮生若茶,一叶一如来的佛性需要冲泡才能释放前生深蕴的清香。
|